于家堡 金融新城样本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京津冀,一体化,金融新城
  • 发布时间:2015-08-03 11:51

  如果这种责任变成一种标准和经验,进而向其他地区输出,于家堡无疑将成为现代金融新城的又一样本。

  “这里海河比较窄,于家堡在天津海河入海口的一个地方,比这里要宽的多。”透过落地窗,天津新金融董事长、于家堡的掌门人李波首先强调的便是于家堡的地理位置。

  于家堡整个区域面积为3.86平方公里,区内总的建筑面积大概1000万平方米。天津市决定用5-10年的时间把这个区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服务健全、配套完善的金融改革创新基地。

  要达到这个目标,基础建筑规划、核心即溶服务以及优质企业和创业者的引流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逐步落实、万众创新的浪潮铺开,于家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现金的规划理念,使其未来令人期待。

  智慧新城

  “我们尽量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来管理于家堡,这两方面的拓展体现了于家堡智慧城市的理念。”李波介绍说。

  据悉,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作为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改革的基地,在建筑、能源、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城市管理等规划中贯彻“低碳、智慧”的理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低碳指标体系。

  于家堡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智慧城市的概念。比如,在这个区域中采用新的能源供应的方式,整个区域在设计之初就采取了能源中心的这样一个做法,整体能耗降幅约为25%左右。

  另一方面,于家堡区域因为是整体拆迁重建,因而力求建筑内75%的面积通过自然采光来解决照明。通过采用新技术,于家堡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10公斤。与此同时,于家堡跟碳排放交易正在积极地进行沟通,希望将这样的低碳设计转化为收益。

  在交通配套设施上,据李波介绍,于家堡各个交通平台的换乘都可以在地下完成。系统采用了整体设计的方式,地下一共三层,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连自行车都可以在地下成为交通工具。

  高铁作为智慧城市的标配当然也是必不可少。公开信息显示,北京至于家堡的高铁将于今年6月底试运行,8月通车,这无疑将使于家堡搭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速列车。“这样我们就与北京通上话儿了。”李波用略带天津腔的普通话不无得意地表示。

  建立这样的系统不光是为了“看起来很美”,更是对未来负责。如果这种责任变成一种标准和经验,向其他地区输出,于家堡无疑将成为现代金融新城的又一样本。

  绿色金融

  拥有智慧的硬件的意义是为了搭载“软件”,而绿色金融就是于家堡最具特色的“软件”。

  批准设立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是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重大成果之一。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全面推进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加强合作,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鼓励开展绿色贸易。搞好天津示范中心建设,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于家堡金融区是亚太经合组织2010年第九次能源部长会议批准建设的亚太经合组织首个低碳试点示范城镇。在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和专家组指导下,已经制订了于家堡金融区低碳建设标准,并在亚太经合组织有关经济体实行。

  金融区聚集了以天津市绿色供应链协会、天津绿色供应链服务中心、低碳城市设计研究院等绿色发展机构,为落实《北京宣言》、天津总体方案和建设天津示范中心、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我们现在的采购都要求是绿色采购。我们从采购来入手,引申出碳的交易,之后是全产业链。”李波说。

  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建设领域绿色建材评价和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促进住宅产业化等示范项目建设,不断扩大示范项目范围、领域和类型,积极开展绿色供应链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这不光是于家堡的方向,更是未来城市的方向,只是于家堡作为绿色金融的试点走在了前列。

  创新中心

  京津冀一体化的这阵东风乘着高铁一直吹到了于家堡。于家堡在搭建软、硬件之后要做的就是“引凤凰”。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量,于家堡向众多高新企业展开了追逐。并且由此打造了三大基地。首先是创业孵化基地,于家堡预计将入驻50家种子期或初期创业团队、20家成熟创业企业;再者是即时办公基地,预计入驻50家小型创意文化企业,以周为单位,酒店式订房位;第三个教育培训基地,联合全球最大商用软件公司ORACLE(甲骨文)、知名高校天津大学联办教育培训基地及金融创新实验室。预计年培训量5000人次,同时在学500-1000人。

  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政府创业孵化平台,这里将以全新的“创业孵化基地—教育培训基地”双基地并行互促的运营模式、“高端时尚+年轻奋进”的设计理念,结合“金融+自贸”的产业特色,打造服务功能齐备、创业氛围洋溢的创新及技术人才高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广大创业者。

  “今年4月,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与腾讯达成协议,拟在于家堡建设国内规模最大、服务手段最领先的腾讯创业基地,致力于打造京津两地互联网创业新地标。目前,双方已签署投资协议,该基地拟于8月30日正式运营。”李波介绍。

  由此可见,于家堡的创新创业不光停留在理论、政策上,目前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吸引企业更要吸引人才,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空间,为人才更要提供生活拓展空间。未来于家堡将在区域内实现饮食的多元化,教育、医疗的配套化,让来到这里的人才生活好。“有了好的生活加上政府的一些政策,只要我们坚持如此,积累下来就会有质的变化。”李波说。

  于家堡拥有智慧、绿色和“创新创业中心”这三项核心优势,再借自贸区和京津冀一体化的东风,发展成为渤海明珠似乎指日可待。

  文|黎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