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融入格力电器发展血脉

  “好空调,格力造”,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道出了格力电器对于高品质空调的执着追求。在信息化建设上,格力电器也有着自己的执着追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信息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

  “破茧成蝶”的信息成果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正式成立。公司先后建有家用空调一期、家用空调二期、商用空调及生活区等工程项目,总投资约44亿元,占地面积约1525亩。目前是中国中东部最大、中国第三大的专业化空调生产基地。2009年,投资生产的第一年,合肥格力就完成了年产空调器420万台,年产值119.78亿元的好成绩,跨入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行列,迈入“合肥企业50强”的第五位。而在2010年公布的“安徽企业100强”中,合肥格力排名第23位,跻身安徽百强企业。

  目前企业信息网络已经普及到格力电器合肥子公司的每个工作岗位,并延伸到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格力电器合肥子公司申报合肥市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其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市信息化主管单位的认同,也是对公司前期信息化工作建设的肯定。

  格力电器成立了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机构,积极进行复杂而精细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同时将信息网络应用作为解决管理中“扯皮”问题的方法,实现全面的信息化覆盖。

  信息化为格力电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1~6月份产能达474.99万套,同比增长54%,实现产值117.05亿元,缴纳税费4.05亿元。作为中国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代表,格力电器还引领着整个电器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变革。

  格力电器合肥子公司从在母体中孕育就带上了信息化的深刻烙印。

  2007年破土动工之时,格力电器合肥子公司便成立了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机构。这一时期正是格力电器筹建、试生产阶段,而信息化建设作为其中重要工作之一,也开始进入到蹒跚学步的初步建设时期。在信息化建设管理小组的带动下,格力电器在筹备阶段就已经建设完成了公司网络布线和厂区智能信息化电子监控工程、引进了智能信息化生产检测设备、推广应用计算机类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工作;为了保障正常的办公需求,格力新增400余台计算机;行政楼、总装分厂、两器分厂、注塑分厂、钣金分厂等也陆续完成了基础网络建设;同时部署如传真系统、零星申购系统、酷点图文系统等多个信息化软件系统。这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基础建设,为格力电器的信息化发展铺展开旷阔的道路,使其发展拥有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2009年,公司正式投产的第一年,也是格力电器“两化融合”快速发展时期。秉持着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工业化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格力电器各项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网络布线基础建设方面,新增300多个信息点位,在此基础上新增仓库的网络布线,满足仓库网络需求。随着产能的扩大,为了有效保障生产需求及质量监控,公司大力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不仅建成了多条高智能专业化空调生产线,还建立了多个国际先进的实验室。厂区智能监控工程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建成近千个监控点位,新增围墙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完善了公司的安防系统。信息化软件系统方面新增20多个,尤其是文档加密系统的推广使用,有效地确保了公司信息安全。

  格力电器在大力发展的同时,格力电器的信息化建设也不从曾放慢自己的脚步。MES项目(制造执行系统)的引进成为了2011年格力电器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该项目成功实施后将覆盖生产计划、供应商管理、物料采购、检测、配送、生产过程监控、质量监控、成品管理、账务对冲等诸多模块,从而加大公司对于物流、生产、质控、财务等诸多方面的有效监控管理,达到减员增效的最终目标。MES项目的引进如同为格力电器的飞速发展插上了翅膀,拥有丰满羽翼的格力,展翅便朝向更高更远的天空飞翔。

  信息化与企业合二为一

  如今,格力电器合肥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步走向成熟,并且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好时机。这不仅得益于格力电器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氛围,更得益于合肥市优良的信息化建设环境。

  2010年,格力电器合肥子公司申报合肥市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其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市信息化主管单位的认同,也是对公司前期信息化工作建设的肯定。

  信息化已经融入了格力电器的发展血脉,格力电器已经积极地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合二为一,制定出详细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一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信息化的自主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先进的信息平台;二是坚持低投入、高产出方针,通过优化组合充分利用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通过软件的自主开发来节约信息化成本;三是坚持走三步实施的策略,在大型项目的实施方面坚持由点到面的策略,在涉及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方面,公司从提供项目实施顾问到提供应用指导,着力关注和跟踪实施情况。

  趁着落实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加快合肥市两化融合进程的这股东风,在各级领导及政策的指引支持下,相信格力电器在信息化建设上必将大显身手,尽展风采!

  从“制造”到“创造“的腾飞

  中国是一个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家电业几十年的起起伏伏,见证了中国制造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而在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成本上升,制造业已变得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之时,传统制造业下一步该如何走?格力电器从制造到创造,从低端到高端,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精彩的范本。在这其中,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

  作为中国空调业的领军人物,格力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信息化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格力将网络应用作为解决管理中“扯皮”问题的方法,以珠海总部局域网为核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总部与各子公司、分公司网络的互连,构建成一个高效、安全、稳定、灵活、可控、易于管理的智能型企业网络。企业网络已经普及到公司的每个工作岗位,并延伸到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

  在智能监控项目方面,公司采用模拟加数字管理软件方式,为后续查证提供有力支持。在信息化系统方面,公司引进了如ERP、MES、OA等40余个系统,涉及生产、质控、工艺、行政办公、财务、采购、物流等方方面面,有效地提升了公司信息化水平。

  此外,公司已建成20余条世界领先的专业化空调生产流水线,可生产分体机、柜机、商用机等数百种型号。拥有完善的配套分厂、电子分厂,配备信息化自动智能设备。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实践。事实证明,信息化已然成为了格力领先其他同行业竞争者的首要法宝。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格力作为中国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典型代表,引领着整个电器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变革。

  本报记者 李晓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