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斗勇战黑坑_钓鱼_体育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黑坑,垂钓,技巧
  • 发布时间:2015-08-10 07:40

  说起黑坑,广大钓友一定都非常熟悉。直白地说,黑坑就是钓友们和塘主斗智斗勇的战场。塘主把商品鱼投放到鱼塘供钓鱼人垂钓,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黑坑边上人头攒动,钓友们个个凝神聚气,频频挥竿,但结果却是有人爆护有人“空军”。在我看来,黑坑垂钓与我们平时进行的野外休闲垂钓完全不同。我们在挑战黑坑时,并不是装备齐全就能钓到鱼。挑战黑坑不但需要充足的时间和吃苦的精神,还要掌握相关的钓鱼技术以及一些黑坑实战技巧,否则就算你起早贪黑守在坑边,也只是在不断地交“学费”。今天,我就跟钓友们谈一谈自己在钓黑坑时总结出的一些小技巧。

  每次出钓之前,如果我准备去一处陌生的黑坑,通常会提前去那里踩点。踩点的时候,我通常会先观察四周钓友们的浮标定位以及他们的钓法和鱼获,从而判断这处黑坑中的鱼儿到底是在深水还是在浅水,是在水体的底层还是中层。如果你不了解一处鱼塘的地势、底部结构及环境,那么去那儿钓鱼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你一不小心坐到鱼窝上了,大获丰收;要么收获寥寥无几,还很可能落得个“空军”的下场。但是,毫无准备却大获丰收的可能性太小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鱼塘的水质肥瘦情况。以上提到的这些内容对出钓前的准备有很大帮助,是我们制定战术的重要依据。

  从黑坑的形状来看,有人工建造的标准长方形鱼池,有利用自然地势条件建成的小型沙坑或山地型库塘,还有人用网将水库的一些湾汊与大库分隔开来,一边养鱼一边开竿放钓。黑坑的主要特点是坑中对象鱼的密度并不大,塘主每次只放几百斤鱼,其中还包含不少廉价回收的“回锅鱼”。黑坑中的鱼种也非常复杂,鲤鱼、鲫鱼、草鱼全部混养在一起,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天坑”(按天收取钓费的黑坑)的经营者们还会做一些技术性手脚,以此来控制鱼儿的上钩率。黑坑经营者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很少为鱼塘换水。而在黑坑垂钓的钓友有时会大量打窝,窝料、饵料经常性地沉降在水底,更是加剧了水质的恶化。这样的水体通常呈墨绿色,而且水中严重缺氧。就我的经验来看,多数黑坑的水下地形都比较复杂,比如现在大多数黑坑都限制竿长,正是因为黑坑中间的地形比较聚鱼,而塘主却不想让钓鱼人触碰到这块绝密领域。而天然形成的鱼池、库塘及水库湾汊的形状有方有圆,水位有深有浅,极不规则。要想在这种天然形成的黑坑边找到一处理想的钓位,要比在标准的竞技池边选择钓位困难得多。黑坑垂钓没有严格的规则去约束钓者,全靠大家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而有些钓者却完全不受规矩的约束,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周边钓友的上鱼率。

  说到这儿,我想首先强调黑坑选位是重中之重。

  说到黑坑选位,好多钓友都认为只要饵料对路就能钓到鱼,这种以饵料为中心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在黑坑实战中,即使你是一位全新的新手,但只要坐到了好钓位上,同样能钓得比别人多。有些钓友喜欢频繁地抢钓位,其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看到别人钓得好就拎着竿子往人那儿凑合,很多钓友都非常讨厌这种不厚道的举动,但是大家都是钓鱼的,为这点小事儿争执起来不值得;第二种是头一天看见哪个位置上鱼多,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占那个钓位。其实,出鱼的钓位都是有特点的,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钓位。

  黑坑放鱼大多是在上午8点左右进行的。黑坑中的鱼有一多半是新投放的生口鱼,还有一少半是以前投放但没被钓走的滑口鱼。黑坑放鱼之后,放鱼点对岸是首选钓位。很久以前,我也喜欢在黑坑放鱼当天去钓鱼,我和其他钓友们一样,急着赶到鱼儿入水点附近去寻找钓位。那时我认为刚刚入水的鱼群不易散开,它们总会在投放地点的周围聚集并徘徊一段时间。后来,随着我钓黑坑的次数增多,我发现这种选位方法并不正确。因为我注意到放鱼地点的对岸总是上鱼最多的钓位。于是,我逐渐改变之前的想法,放鱼当天,我都是到对岸去选取钓位。其实,这种选位方法还是有许多道理的。

  新投放的鱼群在入水之后会沿着池塘的边缘集群移动。鱼群沿着岸边游动一星期之后才会慢慢向鱼塘中间散开,但此时的鱼儿仍不敢在任何一个地方久留,而是竭力远逃去寻找安全地带。

  那么对于鱼儿来说,何处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呢?当然是离危险地点越远越好。鱼儿被放入塘中之后,初次来到一处陌生的环境,一定会尽量远离放鱼点,它们会认为只有逃离放鱼点才会远离危险。所以,钓友们在放鱼当天到投放塘去选位时,应首先考虑放鱼点的对岸,这样胜算才比较大。当然,此时所选的钓点也不必离岸太远,我们可以采用4.5米或5.4米的手竿不打满钓近岸。这样做的好处是当鱼群逐渐向塘子中间游动时有向前延伸的空间,万一碰到大个头儿的对象鱼还可以顺利扬起竿子,不至于拔河跑鱼。

  具体来说,针对黑坑的选位及施钓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钓位宜静不宜吵。在黑坑放鱼当天,鱼群对新环境比较陌生,有时还会出现暂时扎堆聚于某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水位较浅且无人垂钓的边角地带,最容易形成鱼窝。所以,当新鱼投放不久时,我们只要感觉自己的钓点附近没有鱼口,最好还是先拿着钓竿、端着饵盒围着黑坑转一转,当发现哪里有鱼儿活动的迹象或感觉哪里最容易藏鱼时(比如水面上出现成片的气泡或清水突然变浑),就先在哪里试钓一番。这样做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经常夜钓的人还会发现,在黑坑放鱼的第一天夜晚和第二天早晨,鱼儿通常会在鱼塘的边角地带活动,而且此时它们的活动往往会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我们常常会听到边角地带的鱼儿窜动时发出的噼啪声。天亮时,我们还会发现这些地方的障碍物下方有鱼儿活动时翻起的成片浑水。早、晚钓鱼时,如果发现以上现象,我们就要果断地拿着竿子奔向发出响动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伸竿探浅,你定能钓有所获。

  二、避中间选两端。黑坑放鱼当天,钓友们往往会早早地来到塘边抢占有利钓位。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长方形的黑坑施钓,我通常会选取长方形的长边中间或两头短边的中间作为钓位。而在不规则的“天坑”施钓,好的钓位则要根据地形而定,比如深浅接合处、凸出部位、深坑或障碍物附近。黑坑选位的大原则不外乎是“长钓腰,方钓角,圆钓中央”。在岸边钓友众多、水位深浅又基本一致的黑坑中施钓,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理想的钓位呢?此时除了要遵循刚才提到的大原则之外,还必须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尽量不要被众钓友夹在中间,最好坐在众钓友的两端。如果你来得较早,随后你两侧又坐满了钓友,你就要果断使用超出你两侧钓竿长度的竿子,这样才能取得钓点上的优势。如果你用的竿子和两侧钓友的竿子等长,甚至比他们的还短,鱼儿就很难绕过他们的窝子来到你的浮标下方咬钩。

  三、特殊地形特殊对待。在一些看似平整的投放塘底部,往往会有特殊的地形存在。比如说深水区底部的高坎和浅水区底部的深坑,这样的地方无论是新鱼还是老鱼都喜欢逗留,如果能探到这样的地方并下竿施钓,定能有满意的收获。正所谓“浅中深,深中浅”,每到一处钓场钓鱼时,如果你能发现以上两种特殊地形,就千万不要错过。

  四、钓近和钓远灵活运用。新投放的鱼儿来到它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区域后并不会静止不动。由于它们对新的环境比较陌生,所以总是在岸边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徐徐游动。于是,在鱼儿入水后的两三个小时之内,在距岸边3米之内的范围里就会形成一片鱼群聚集区。此时,如果钓者抓准时机在此范围内伸竿施钓,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近两年,我和我的钓友们都发现了这一规律,于是在放鱼当天正式开钓之前,我们总是先用短竿等上一段时间过路鱼。有时,这样等鱼比坐在钓位上正式伸竿施钓的鱼获还要多。每当黑坑放鱼的这几天,来黑坑钓鱼的人最多,那场面简直不亚于一场钓鱼比赛。由于近岸人多声杂,打窝声、遛鱼声此起彼伏,在近岸洄游的鱼儿很快就会感觉到它们所处的环境极其危险,这时它们已对黑坑的环境有所了解,便都向着塘子的中心地带聚集。此时,在大众竿长所能触及到的水域内就会形成一片无鱼区。所以,在放鱼两三个小时之后施钓,谁用的竿子长,谁探得最远谁就占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出现长竿连连上鱼,而短竿却没有动静的现象。掌握这一规律后,我每次钓黑坑时都是先用4.5米手竿探近处,后期用5.4米手竿钓远处,并且把5.4米手竿的主线加长1米。

  五、选择合适的钓法,准确找底。钓黑坑和打竞技一样,找底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我们在找底时主要是看水底有没有酱层,这直接决定钓饵的形态及钓法的运用。在水底没有酱层的情况下,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是下钩躺底,上钩触底,钓饵以松散状态为最佳。所谓“松散”的标准是用三根手指用力捏饵料即可捏成球,把钩包在其中再抛到水底后,钓饵在1分钟之内便会化散成一堆,此时鱼钩就埋在饵料当中。松散的钓饵和诱饵在形态上完全一致,可以降低鱼儿的警惕性,尤其对于那些滑口鱼特别有效。在水底酱层比较厚的“天坑”施钓时,我们则要“调高目,钓低目”,要确保双钩完全高于水底酱层的厚度,否则钓饵被酱层所淹没,鱼儿只能闻到饵料的味道却找不到饵料在哪儿,自然就不会咬钩了。

  检查水底有没有酱层的方法是空钩半水调标露出水面1目,再上推浮标露出水面4目,直至下钩完全到底后,再在下钩上挂一块比重大的饵料,其重量要大于浮标剩余3目的浮力。如果水底有酱层的话,露出水面的标尾目数会少于4目。酱层越厚,标尾下沉得越多。

  六、根据鱼类的趋温性判断它们的泳层变化。我们在春、冬两季施钓应选择水温上升较快的水层下竿,在连绵的小雨天或是天气闷热时突然下了一场阵雨之后,我们就应该采取钓浮的方法。夏、秋两季气温较高,鱼儿一般会潜入深水区纳凉,在这个季节夜钓的效果会好很多。此外,如果垂钓时间较长,鱼情变化难以掌控,我们就要根据情况适时变换钓法。我们可以尝试时而钓底,时而钓浮;时而钓远,时而钓近。在新鱼不开口或口轻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把钩子和线组都换成小一些的,饵料状态也应调整得相对软黏一些。此外,我们应尽量选择一支行程长一些的浮标,这样有利于给水下的鱼儿一个捕捉的信号。钩饵到底之后也可以适当地逗一逗,千万不要拘泥于一种钓法不知变通。

  最后,我想说挑战黑坑要有清晰的判断及认识。

  钓鱼本身就是个摸索的过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钓法,凡是黑坑中的高手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这种秘籍或在于饵料,或在于线组,但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他们把鱼情摸透了。我们在钓黑坑之前一定要打听黑坑中投放的是养殖类商品鱼还是野生鱼,如果是养殖类商品鱼,我们就要想办法去了解它们的饲料是什么类型的,喂养的程度又是怎样的。喂鱼饲料是我们在准备饵料时应首选的主料,而喂养的程度会相应地影响到鱼儿吃饵的积极性。如果黑坑中投放的是野生鱼,那么我们在选择饵料时就要更加细致,这种选饵方式比较麻烦,也要求钓者对配饵有一定的经验。

  然而,对于常玩黑坑的钓友来说,“空军”的现象司空见惯。鱼类是变温性动物,它们的活动和摄食能力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它们在水中感知气候的能力要比人类强很多,等我们感受到天气变化时,水里的鱼儿早已不在原来的泳层了。如果天气条件不佳,水体缺氧,就会导致鱼儿厌食,那么再好的装备、再具诱惑力的饵料都很难钓有所获。在黑坑施钓,全塘无口或收获惨淡的情况时有发生,所谓的黑坑高手不见得在哪个黑坑都会常胜不败,因此我们在钓黑坑时要学会总结和摸索,同时灵活应对各种不利的因素。这就需要钓手仔细观察,及时对饵料、技法、钓位进行调整,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增加自己的钓获。

  至于饵料的调配,我从来不相信哪一种配方是特效方子。好配方都是自己实践出来的,在配饵时要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情况开出适合的钓饵。黑坑用饵和季节有很大关系,黑坑中的开春鱼都是在养殖塘中刚运来的过冬鱼,这些鱼儿经过整个冬天的潜伏,到了吃食的时节几乎是给什么吃什么。而夏天就有所不同,一般的鱼塘会在夏天给鱼儿投喂颗粒,所以黑坑里投放的成品鱼会对其经常摄食的饲料颗粒依赖,但这种依赖性并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在开饵时可以少量添加原塘颗粒。当黑坑在夏季投放新鱼时,我们主要还是要靠饵料的味道和抛竿的频率来引鱼和留鱼。到了秋天,经过好几个月的喂养期,黑坑中的鱼儿对于颗粒饲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所以在搭配饵料时可以大量添加原塘颗粒作为基础饵料。综上所述,我们在搭配饵料时要分清主次,要明确什么是基础饵,什么是主攻饵,什么是状态饵,什么是添加剂。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黑坑垂钓往往要注重添加剂的运用,恰当地运用添加剂能使我们快速诱鱼进窝,进而抢到有限的鱼获,但要提醒大家不要使用那些有害水质、鱼体及钓鱼人自身的化学类“小药”。

  总之,钓黑坑时没有常胜将军,但也不会总是败走麦城。只要钓友们开动脑筋,仔细观察鱼情,找到合适的垂钓方法,定能在黑坑中取得不俗的战绩。

  文/图 山东·马国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