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训练营_钓鱼_体育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手海两用竿,呛水,遛鱼,原塘颗粒
  • 发布时间:2015-08-10 08:00

  提问:今年春天,我和钓友起早去某养殖水库钓鱼。该水库以前有许多野生鲫鱼和鲤鱼,兼养鲢鱼,今年又投放了大量小螺蛳青。我俩的目标是除了鲢鱼之外的一切鱼种。

  我的钓点水深3.5米。刚开始,我没开新饵,而是用上星期剩的饵料,钓了一会儿后,只见一个有力的送标,我提竿感觉有重量,折腾了一番,出水的竟是一条3斤多重的白鲢。接下来,无论是送标还是黑标,出水的都是白鲢,间或也遇到小青鱼苗,但没见到其他鱼。后来我怀疑是饵料的问题,于是开了份新饵,可情况照旧。

  我很疑惑:论密度,其他鱼种的密度要大得多;论天气,温度也不高,为什么其他鱼钓不到,偏偏只上鲢鱼呢?

  回答:人们对鲢鱼的食性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过期的腐败饵料是鲢鱼的最爱。其实鲢鳙这两种鱼对任何雾化好的饵料都感兴趣。所以,不用发酵的饵料并不能杜绝鲢鳙闹窝。

  鲢鳙鱼喜欢群居,往往成群结队出没。一旦它们在某处出现,其他的鱼类就会敬而远之,尤其是有食物不断落入水中时,这些贪嘴的家伙更会喜笑颜开地盘踞在这里,并且越聚越多,这就意味着其他鱼类越来越少。

  我们从提问中可以获得两个信息,一是气温不高,二是水深3.5米。温度不高会导致鲢鳙下沉,所以3.5米深的水下某处便成了它们的地盘。

  这位钓友所遭遇的应该是偶然现象,毕竟这片水域中的鲢鳙密度不是很高,而他恰巧一屁股坐在了鲢鳙窝上。解决的办法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不要死守下去,否则你越往里投饵,这些家伙就越赖在那儿不走。你不妨换个钓位试试,尝试钓不同的水深来摆脱它们。

  另一个办法是更换钓饵,比如用玉米粒之类的鲢鳙不待见的东西,或者针对青鱼直接用田螺,或许会有效果。对于这两种办法,我更倾向于换钓位,毕竟摆脱它们的骚扰才是目的,只有窝内没有大量的鲢鳙,才可能有其他目标鱼种。

  提问:最近,我使用6.3米长竿、4号伊势尼鱼钩,主钓鲫鱼和小青鱼,中鱼率尚可,脱钩率较高,提竿时有重感,但瞬间就没了,或者是遛了两圈后鱼就掉了。几次下来,跑的鱼比获的鱼还多。我总结了一下,黑标时跑鱼少,多数跑鱼都出现在送标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这位钓友的子线一定很长,起码超过20厘米,而且钓得钝了,或者是浮标标尾过粗,浮力过大造成的。这是新手调标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标相,并且能中鱼,但是跑鱼率高,说明提竿时机把握得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就是,浮标信号的表达滞后了,即鱼吃饵的动作没在第一时间反映在浮标上,鱼的吃饵动作继续时,浮标才开始有信号,此时鱼很可能已经发觉异常,准备吐钩,这种情况下提竿虽然会中鱼,但是鱼已经开始吐钩,所以钩得较浅,手上刚有重感鱼就脱钩而去。

  用长子线悬坠钓,钓的就是灵敏度,钓钝就意味着至少有一根子线弯曲了,子线弯曲时,钩和饵的重量未作用在浮标上,鱼叼着鱼饵上行的过程浮标不会有反应,只有上行到接近于两个子线的高度时才会拖动铅坠,浮标才开始上升,这时提竿就会发生上述情况。黑标中鱼率高也佐证着这一推论,同样是子线弯曲,鱼吃饵入口后转身离开,发生很小的位移拉直子线,浮标就会出现动作,所以黑标时及时提竿,跑鱼率就低。

  浮标的标尾浮力过大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就算钓得很灵也会出现。钓鲫鱼的饵小,标尾的浮力大,一粒鱼饵能压下去多少浮标?假设是半目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浮标上升半目就有一颗鱼饵的重量消失了,很可能就是被送标鱼含在了嘴里。如果不提竿,鱼带着鱼饵继续上行,直到高出铅坠一个子线的长度才会拖动铅坠,使浮标出现大幅的送标动作,此时浮标的表现似乎恰到好处,其实却已经晚了。

  解决的办法——要么钓灵,要么更换灵敏度高的浮标。

  作为新手,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钓组,并以此为基础,慢慢学会钓钝。什么情况下钝到什么程度,应该在浮标出现哪种标相时提竿,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慢慢来。

  提问:最近我想换一种玩法,玩玩手海两用竿,因为之前没接触过,所以想请教一下应该做哪些准备?

  回答:手海两用竿就是既可以当手竿又可以当海竿的意思。既然这样,我们就要做两手准备,挂上浮标可以作手竿,钓近岸;装上大铅坠又可以作海竿,钓手竿达不到的远处,还可以挂标远投,毕竟看标相比看竿梢和听铃音要准得多。

  鱼饵要荤素兼备,若垂钓水域内有肉食性鱼类,我们就要准备蚯蚓;若小鱼很多,就要准备玉米粒之类的固态饵料;想钓鲫鱼的话就要准备面饵。各种饵料都要带全。

  提问:今早我去野钓,用的是1.0号主线、0.8号子线、1号伊势尼钩,第一竿就中了一条大鲤鱼,刺鱼时,鱼跟着鱼线到了水面,目测是一条5斤左右的鲤鱼。由于线组太细,又没带抄网,我心里没底,所以不敢强拉,也不敢把鱼带出水面呛水,只能原地绷住竿子遛了几分钟。后来,我又随鲤鱼在岸边来回移动,始终不敢提鱼出水,结果鲤鱼挣扎得越来越厉害,最后还是断线而去。我想请教一下,我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才不会跑鱼?

  回答:细线小钩遇到大鱼总会让人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如果有抄网,似乎心里就有了依靠,发挥就会好一些。这位读者的心态很有代表性。

  遇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平稳、冷静,别急于求成,而且尽量不要刺激鱼,做到缓慢地持续消耗鱼的体力,耐心地打持久战。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作为新手,第一关就是心理问题,首先要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要过分激动,更不要大呼小叫,以免惊到鱼,你可以顺着鱼的挣扎方向在岸边来回溜达,脚步要轻,让鱼没有危机感。如果鱼往深水处逃窜,你千万不要手软,别怕断线,要坚决地向左或向右猛带,以改变它的方向或让它回头。

  此外,当鱼还没有发力的时候,你应尽量向后走几步,创造足够的缓冲空间,这个空间很重要,理论上越大越好,但是要注意,不要让鱼太靠近岸边,否则它会感到不安。简而言之,方法就是软磨硬泡,哄着它,让它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体力,坚持得越久,你的胜算就越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当鱼已经侧翻的时候,你切忌得意忘形,鱼在强弩之末时的最后挣扎往往会折钩断线,使来之不易的成果功亏一篑。

  另外,关于“呛水”之说值得一提。鱼是靠嘴来呼吸的,鱼嘴一旦离开水面,鱼的呼吸就被破坏了,就像人的鼻子被按进水里一样,不拼命才怪,几个来回下来,鱼的体力就会被消耗,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鱼的体力没被消耗之前切忌勉强“呛”之,否则只会激怒它。

  提问:常在网上听人说,遛大鱼时要“呛水”,也确实有很多人这样做,不过我对此却有些怀疑,因此想请老师解释一下:遛大鱼为什么要呛水,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回答:遛大鱼呛水的做法确实很流行,不过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呛水一说值得商榷。

  所谓“呛水”的理论依据是,大鱼上钩后,钓者通过提、拉等手法控制钓线,能使鱼嘴在水面处被动灌水,鱼的体力会被迅速消耗掉。

  我认为“呛水说”存在三个疑点:第一,鱼本来生活在水中,它们天生不怕水,就像人生活在空气中,有谁被正常的空气呛到了吗?第二,鱼鳃封闭的时候能灌进去水吗?此时鱼的口腔就像一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即使往里面倒水也倒不进去;第三,既然呛水可以消耗鱼的体力,那么为什么非在水面处呛呢?在水面呛进去的很可能是空气或部分是空气。为了确保呛水呛得更充分,为什么不在水面以下呛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遛鱼的过程。

  大鱼咬钩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向深水处猛扎,这是鱼的本能反应,此时往往伴着钓线切水的嘶鸣声。对于鱼来说,深水是安全的,所以,它们受到惊吓或伤害时,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到水面或者浅水处,此时钓者要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控鱼,还远远谈不上呛水;随着鱼的体能的消耗,它会渐渐离底,当它第一次或头几次到水面时,我们是看不到鱼影的,水面只会出现一个漩涡,惊慌失措的大鱼会奋力向深水处逃跑,因此也不适合呛水;随着“消耗战”的继续,鱼不得不现身水面,这时我们才能看清它的身影,但也仅仅停留瞬间,呛水仍为时尚早,直到鱼被遛到可在鱼竿的牵引下停留在上层水域的时候,所谓的呛水才会实现,也就是说,给鱼呛水的前提是鱼的体力遭受极大的消耗,此时的鱼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是毕竟有残存的体力,而呛水的提拉动作的出现无疑加重了对鱼的刺激,促使它们继续拼命挣扎,加速其体能的消耗,可在短时间内达到使它侧翻的目的,这就是呛水的过程。也就是说,所谓的“呛水”本身并不会对鱼造成真正生理意义上的“呛”,而是这个动作本身激发了大鱼的逃生本能,不给它们任何喘息的机会,迫使其不停地大力挣扎。从这个角度讲,呛水是有作用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隐患——经过长时间的对拉,鱼中钩的部位是否依然牢固?如果已经撕出了口子,那么呛水时的强行提拉动作就会加大跑鱼的危险性,所以,呛水动作要慎重为之。

  既然呛水的实质是刺激鱼不停地消耗体力,那么只要能让鱼感受到刺激,迫使它不断挣扎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我的做法是,均匀用力上挑鱼竿,使鱼嘴尽量离开水面,鱼是在水中呼吸的动物,水从嘴进,从鳃出,鱼嘴被提出水面时,鱼的整个呼吸过程就被破坏了。此时它虽然看起来已经懒洋洋,但还是会凶巴巴地甩头扎进水下,然后在竿子的弹性作用下再次上浮,之后再下扎,如此往复几次,它就彻底老实了。经过这一番折腾,进抄网的大鱼几乎陷入休克状态,很保险。我曾用这招多次钓获钩子只钩到一层皮的家伙,危险至极。

  提问:我们这儿有一口鱼塘,水很浅,能看到里面有一大群草鱼和很多小鲤鱼、鲫鱼,老板每天都用草喂鱼,请问怎样才能钓到里面的草鱼呢?我用的面饵,可上钩的都是小鲫鱼和鲤鱼,坚守了很多天,就是钓不到草鱼,我该怎么钓呢?

  回答:这位钓友想要的答案在问题中就已经出现了——想钓草鱼就用草,鱼塘老板用什么草喂鱼,你就用什么草钓。

  钓养殖鱼的最佳饵料就是原塘颗粒,因为它伴随着鱼的整个生长过程,早已被鱼接受了。鱼塘老板每天用草喂鱼,时间久了,草也就成了这口鱼塘里的“原塘颗粒”了。

  这位提问的钓友显然是新手,用草作饵估计还是个尚未涉猎的盲区,在此,我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用草作饵钓草鱼,可分为海竿和手竿两种形式,海竿钓法可参考第六期“独家策划”栏目中的内容,钓组以及挂钩方法在此就不细说了。手竿钓草鱼分为钓底和钓浮两种。钓底很简单,和平时用面饵钓鱼没太大区别,只是调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草叶的浮力,所以铅坠要稍大,可带草饵调标。钓浮——从钓离底到钓水面都属于钓浮,至于这位提问的钓友所面对的鱼塘,我认为应该钓水面。因为鱼塘老板每天都要割草喂鱼,草本身会浮在水面,鱼也就习惯了到水面吃草,因此草饵浮在水面可使鱼放松警惕,况且这位钓友提到这口鱼塘的水很浅,水面上的草叶很容易被鱼发现,这两点就是钓水面的理由。

  钓水面时,铅坠也就没了作用,所以不妨干脆摘掉铅坠,任钓饵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可是,没了铅坠,如何将钓组抛入钓点就成了难题,我们不妨站在上风处,将钓组轻轻荡入水,使其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漂向下游;若在无风天气施钓,可使用泡沫坠配重,泡沫坠即在铅坠外包裹一层泡沫,以泡沫的浮力抵消铅坠的重力,确保草饵浮在水面。这种钓法没什么特别的技术要求,全靠手感判断鱼讯,或直观地看到鱼儿吃饵,往往是一个水花出现后,草叶就消失了,钓线也被拉紧了,此时浮标也就显得多余了,不如干脆摘掉它。值得注意的是,在施钓的过程中,钓友们要尽量保持安静,少走动,着装的颜色不要和钓场环境反差过大,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鱼的警惕性。

  另外,这种喂草的鱼塘中的鱼除了对草钟爱有加外,对蚂蚱也很感兴趣,蚂蚱以草为食,自身带有浓郁的草香味,因此也会被鱼接受;其他的植物,如菜叶、水果块等也可以作钓饵。

  提问:我新发现一座水库,里面有很多鲫鱼。可是钓鲫鱼的时候我发现窝子里都是虾,换饵时刮上来很多只,还有很多正口,这可怎么办?

  回答:有句谚语叫“钓鱼见虾,趁早搬家”。鱼是虾的天敌,有虾大量存在的窝子,间接说明了窝内无鱼或鱼少,所以要换一个窝子试试。

  如果水域中虾的密度原本就很大,那就不用搬家了,你可以直接捞虾,用河虾作钓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河虾过多,其他鱼类就会习惯以虾为食,河虾完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原塘颗粒”。

  提问:最近我常在家附近的小河边钓鱼,水面上常见被鲤鱼拱起的水泡,可就是钓不到,连续几次都空手而归,请问问题出在哪里?

  回答:鱼不咬钩的原因有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气泡真的是鲤鱼星而不是沼气泡的话,那就说明水中确实有野生鲤鱼存在。野生鱼通常对食物不太挑剔,所以可以排除鱼饵的问题。野生鱼进食都比较生猛,如果是由于钓组灵敏度的原因造成反应不灵,也不至于连续几天空军,所以钓组灵敏度的问题也可以排除了。由此可见,空军的原因就出在鱼身上。由于目前这个季节气温持续走高,所以很有可能是水温高导致的鲤鱼食欲不振,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凉爽的夜晚夜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