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谷歌似的云OS?再不“偷师”就让微软收购了!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谷歌,亚马逊,微软
  • 发布时间:2015-09-01 13:37

  基于谷歌的经验建云,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条极具诱惑力的路径。

  你是不是一直羡慕谷歌的数据中心,不怕廉价的硬件频发故障,因为有个神奇的云操作系统。到底什么样的技术这么牛呢?据称,这个神奇的云操作系统就叫Borg,它管理了Google大量服务器,而且稳定运行长达10年之久。

  怎奈世界上最强大的云——亚马逊AWS、Google、微软Azure……都是相对封闭的技术和环境,人家不用OpenStack,也不用CloudFoundry,看家本领不开源,你学不到。

  不过,现在有福利了。

  源于谷歌Borg的云操作系统Kubernetes和Mesos来了,它们当然都不等于Borg,但它们都是开源系统。

  前者就是谷歌于去年刚刚推出的开源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和Borg“亲密”到号称是其开源版本。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但是它确实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Kubernetes没有经过任何企业级生产系统的检验,并没有在云数据中心的管理领域应用过。

  后者则在硅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已经大名鼎鼎,包括Twitter、Airbnb、Apple、Yelp、eBay、PayPal、Netflix等,都使用Mesos来管理自己的云数据中心。但这些互联网企业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科技人员,也依然是自己独享Mesos。只有一家叫Mesosphere的初创企业可以将Mesos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给广大企业。

  但是,之前传来的消息却是:微软或将以10亿美元收购Mesosphere,以增强Azure云的管理能力。好不容易出现这么一家第三方Mesos服务企业,难道就要被巨头高价收购了?

  其实,这家初创企业来头不小。

  Mesosphere创始人欣德曼(Benjamin Hindman)获加州伯克利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在他读博期间曾在Google实习,受GoogleBorg的启发开始研发Mesos,同时也是Mesos的发起人。2013年,Mesos不仅成为Apache旗下的开源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而且晋升顶级项目。他也随即创立了Mesosphere公司,主打产品正是基于Mesos的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甚至已经让Verizon、Ericsson、CapitalOne这样的非互联网企业率先用上了Mesos。目前Mesos融资阶段为B轮,两年总融资额近5000万美元。

  到底Mesos会再次沦为巨头们独享的内部技术呢,还是以商用版的产品与服务形式为广大企业所应用呢,就要看欣德曼本人的意愿了。

  Docker带来了Mesos春天?

  不过,其他话题又接踵而来。

  为什么发展两年就只有“独角兽”提供第三方服务呢?中国有没有类似的企业?

  笔者经圈里朋友推荐,结识了中国的Mesosphere——数人科技。它也是一只“独角兽”,也就是说除了一些国内互联网企业自用之外,目前为止国内只有它推崇Mesos技术,并提供第三方的Mesos+Docker服务。

  自然,它的创始人也与Google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璞,创始人兼CEO,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曾经在Google和Groupon从事技术工作。此外,还有肖德时,CTO,Docker源代码贡献者,曾服务于红帽工程服务部,据说这两天正在美国西雅图参加2015第三届Mesoson大会。谢乐冰,COO,在德国十年,曾供职于德国电信研究院和惠普。据悉,这样的创业组合已经获得策源100万美元天使投资,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

  为什么数人科技不是像Mesosphere一样纯做Mesos平台,而是以Mesos+Docker组合示人呢?这正可以解释为何Mesos只有“独角兽”提供商用第三方服务。

  在容器技术Docker没有大热之前,Mesos本身作为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就可以向下对大规模集群进行资源管理。作为底层的PaaS技术,它确实具有大规模部署和管理优势,能够降低服务器共享池里运行任务的复杂度,在可扩展性和面向开发者方面甚至对IaaS层的热门开源技术Openstack构成了威胁。但是Openstack“出道”时间早,底层硬件支持功能更全面,支持企业尤其是重量型企业众多,用户教育也已经催化多时,Mesos是不可能与之硬碰硬的,而PaaS技术与所有的IaaS平台进行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明智之举。

  尽管目前主流的开源PaaS技术是CloudFoundry,但Docker的出现颠覆了原来的PaaS层概念,把PaaS层变成了运行容器的平台。这样,Mesos+Docker就可以更好地向上承载云端应用,保证应用在云端环境的连续交付。

  因此,在Docker没有大红大紫之前,Mesos支持上层应用的技术实现复杂,难以作为成熟的第三方商业版产品和服务,而多成为一些有技术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自行开发、自行享用的云操作系统技术。

  用户刚需在哪里?

  由于IaaS和PaaS层的新型的云技术层出不穷,且在功能上互相交叉,Mesos这一技术的前景就多半要押宝在客户的实际需求上。

  据王璞透露,数人科技刚成立时最早是冲着Mesos+Spark去的。作为新的替代Hadoop的大数据技术,Mesos+Spark在国外是绝佳的大数组合。但在中国,由于用户对大数据的应用要滞后于美国,因此Mesos+Docker这对基础组合反而更受到关注。它能解决中国客户的什么问题呢?

  “云计算落地有两大难题,一个是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其次是传统企业应用上云的架构改造。前者是各个云服务商扩大规模的瓶颈,后者则是更多企业客户上云的门槛。”王璞认为。

  由于大中型互联网企业基本都自行开发这种底层技术,因此Mesos在中国的目标就集中在那些初创和小型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行业企业客户。据悉,云端环境和传统IDC环境有相当的差异,也需要上云的软件架构有所调整,有个专门名词叫Cloud Native Architecture(云端架构)。云端架构主要基于分布式技术,构建和维护都是新的挑战。“尤其当这些企业业务飞速增长的时候,规模的增长会带来应用架构的重构。”谢乐冰认为Mesos在这一点上对于企业来说是刚需。换句话说,Mesos+Docker将屏蔽云的基础设施细节,降低了构建和维护云端架构的难度,依靠当前开发和运维人员的技术积累无需重写就可以实现平滑过渡。

  由于Mesos+Docker作为PaaS可以构建在任何IaaS上,因此加强与IaaS企业合作,找到云上的客户是数人科技的一个重要途径。据谢乐冰透露,十一前,数人科技就会宣布与一系列IaaS企业合作的消息。

  微软为何如此激进?

  微软公司在新CEO上台之后,全面转向云计算战略。但是微软的公有云Azure一直不温不火,据说Azure至少60%的虚拟机里运行的是Linux。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Windows系统在云计算方面的确不是主流,几乎所有的开源云计算技术都原生支持Linux而不支持Windows。近来微软动作频频:先是今年初宣布Windows要原生支持Docker,就是因为去年以来Docker在云计算领域大红大紫,前段时间还传出微软欲收购Docker公司。近日在西雅图召开的Mesos大会又传出消息,说Mesosphere已经和微软合作一起把Mesos成功移植到了Windows平台上,这样基于Windows的集群能用Mesos来做数据中心管理。不难看出,微软这些动作都是想让Windows系统更加向云计算靠拢。

  当然,正如OpenStack的崛起一样,开源技术需要更多重量级企业的加盟和支持,Docker正火,Mesos能否借Docker的当一条“快鱼”呢?毕竟后面还有一个Kubernetes号称更为“根红苗正”。

  本报记者/陈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