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战纪——从英特尔“中美青年创业大赛”解析投创心声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特尔,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1 14:40
在创业大军中,真正能够成为乔布斯这样的佼佼者屈指可数。我们不鼓励中途辍学,毕竟这些精英中的大多数都曾经就读于名牌大学,有这样实力的人才更有能力去将梦想变为现实。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要实现他们的梦想,还是先打好基础再说。
言归正传,除了创建商业帝国的“创客”外,还有很多不是为了创业,单纯是为了兴趣爱好而投身其中的朋友。在近期英特尔举办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上,通过他们热情洋溢的发言,我们体会到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评奖活动,更是一场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盛宴。
第一篇:创客心声
作品给力 交流顺畅
五喜丸子团队代表:
我们是来自厦门赛区的五喜丸子团队,我们带来的是宠物自拍器,我们通过一些吸引宠物猫的方式把它吸引到镜头前,摇晃我们的装置进行‘自拍’。照片马上就会传到主人的手机端,主人可以看到宠物的风采并且可以分享到社交端。
因为之前的比赛太激烈了,我们也有一些细节没有完成,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赶,今天刚好我们宠物自拍器两旁的组都是外国友人的组,他们对我们的作品很有兴趣,很喜欢这个作品。他们很喜欢动物也养了宠物,希望将宠物自拍器做成产品。对于他们的作品,我们也非常好奇,因为我本人并不擅长技术,我是学工业设计的,通过了解他们的作品我也感受到技术的强大。
坚果健身团队代表:
我们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坚果健身团队,我们的作品可以非常简单地吸附到现有的铁制哑铃或者杠铃上,它可以甄别推举个数、组数和时间,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健身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我们非常高兴这几天和来自美国的创客团队交流,特别是今天和会场的外国朋友进行了交流,比如BLT Robotics团队。我们获奖时,他们祝贺我们,我们也恭喜他们。我们也学到了他们对环保能源方面的思考和理解,他们也了解到我们中国的健身现状,以及中国健身现状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其中一位朋友说到他的妻子也非常喜欢我们坚果健身这个产品。如果我们有了这个产品之后,一定会先送给他一个。
还有一位外国朋友看到我们这个作品当中用了非常小的模块,他非常感兴趣,就问我们哪里找到的,我给他推荐了这个模块的品牌。
此外,由于我是成都本地人,我们展台旁边的团队就让我给他们推荐成都本地的食物,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我就给他们推荐了本地有名气的火锅店。
扬舲节能站团队代表:
我们是来自天津赛区的扬舲节能站队,我们这次带来的是一个废油转化器。它可以把家庭里面常见的餐厨废油转化为肥皂,并且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整个过程只有10分钟左右,非常方便和快捷。
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降解日益增多的地沟油,我们要把这种环保的理念和物尽其用的理念传递给大家。因为我们团队都是学环境科学的,而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外的研究比较成熟,所以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特别有趣的环保理念,值得我们研究,并且可以应用到我们的作品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把更多的技术和环保理念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
SnowNow团队代表:
我来自天津赛区SnowNow开源滑雪板团队。我们在滑雪板里加入了一些传感器模块。这些传感器不仅可以识别滑雪板动作,里面还有教学、音乐和游戏功能。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滑手动作传到手机APP里面,APP会记录数据,将这些数据在好友圈里做排名。此外,使用者还可以对这些数据渲染,实时看到你的动作,直观地看到滑手哪个技术动作是错误的,及时进行纠正。
我们在滑雪体验中还加入了一些音乐特效。在滑行中,蓝牙耳机里会发出炫酷的音效来表示动作是否正确。我们还开发了一款配套的手游,它能很好地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把传感器里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终端,终端分析这些滑雪数值,知道滑手是什么等级,在滑手创建这个游戏的时候,终端会根据滑手的身高和滑雪板板长这些数据创建一个模型。在一个模拟真实的滑雪场里的滑手就是滑手自己,这应该是未来滑雪运动一个趋势。
很多国内外朋友对这个非常感兴趣,通过他们的真实滑雪感受,给我们提供一些意见,我们在交流中也了解到我们有什么改进之处。这次比赛感觉很不错,很有意义。
String2string团队代表:
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我们这个白板系统采用了一个距离传感器。在这个白板系统上,你可以把信息随时上传。它可以应用在教室授课上,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可以写一些信息,上传一些数据到网络上。这个白板系统可以直接让身处不同地方的人同时操作。比如我有一个软件团队在旧金山,一个在纽约,如果两个团队想就同一个软件进行设计上的合作,目前是没有共有的平台可以实现。这就是我们作品的可能应用空间。
在与中国创客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中国这边更多的兴趣是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而在美国商业氛围更浓一点。在美国,有了一个创意后就有VC和天使资金帮助我们把项目做下去。
BLT Robotics团队代表:
我们是来自美国的创客团队。我们这次参赛的作品是一个垂直水培的农场,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整个农场进行商业化的应用。通过一些预先设置,减少农场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学习时间。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物联网平台和云端技术进行实时上载,同时分享给其他有种植意愿的人员。除此之外这项技术可以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控制,它也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操作。在我们与中国创客的沟通过程中,我们也确实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并且在非常紧张的赛事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作品与他们的作品有很多共通之处。
在接触的过程中,中国的参赛对手都非常友好,我们大家的交流和沟通非常有成效。同时大家都有非常好的技术背景和技术经历,这样也可以使我们的交流更加顺畅。
阻力是什么?
在紧张而有序的赛事中,记者与中美创客广泛交流,既分享了他们的快乐又了解到了他们的困扰。在每一个创客将一个想法转化为作品的过程中,无论是资金、元器件购买,还是团队人员的寻找等,时时刻刻困扰着创客。
五喜丸子团队代表:
我们最缺的就是一个平台,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我和我队友组队,也是通过在比赛之前类似于交流的会议上认识的。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召集两方同学交流。厦门大学的同学主要是做技术的,在某一方面可能会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局限,工科的男生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东西,但是福州大学做设计的同学在思维上会跟厦门大学的工科生不同,她们会先考虑要做什么,然后再去考虑需要什么。当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出现的时候,就可以碰撞出火花,互补不足。当‘宠物自拍机’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以‘好玩’为目的,然后构想如何去做,需要哪些技术、资源和队员。但是我们寻找队员的范围也仅限于自己和我们老师的范围内,因为我们缺少一个比较大的交流的机会,缺少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别人,只能从身边的人里面寻找我们需要的人。
坚果健身团队代表:
我们团队也有和五喜丸子团队相似的体验。我们最缺什么,核心就是人,真正创造价值和创造东西的是人。所以,团队协作中最困难的是与人的沟通交流。最缺乏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人。第一,需要学科背景技术功底扎实。第二,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沟通协作的困难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思维方式。”
扬舲节能站团队代表:
我们团队一直是4个人,有一个空缺,就想找一个技术人员,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最大的难点就是找人。有技术的人有很多,但是不一定适合我们团队,我们跟他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就没有办法接纳他进来。最终,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队员。在整个过程中技术人员缺乏是我们最大的难点,我们就只有自己学习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知识,这是我们团队遇到的比较大的难题。
SnowNow团队代表:
说到缺什么?我觉得我已经很幸运了,可以有这样的平台,有英特尔的帮助,我也找到了合适的队员,可以互相协作完成这个项目。
BLT Robotics团队代表:
我们两个队员决定合作的时候并没有非常多的困难,因为我们两个都是电气工程和设计工程出身的,这方面我们也是不谋而合。我们此次来自美国的团队队员都非常年轻,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资源方面的。我们两个毕业很久了,已经进入社会开始实际工作了,但是我们同样无法找到合适的队员,甚至还不如在校生。在校生可以在校园网络上发布一个信息寻找合适的人,而我们两个没有这么多的平台去找到合适的队员加入我们,更不可能在朋友和家人里面找,因为他们可能并不具备你所需要的素养。
第二篇:资方能提供什么?
搭建交流平台
本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紧张有序,在激烈的竞赛之余,中外选手还见缝插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技术层面到人文地理,交流的范围很广。从上述创客的言谈中,记者了解到,他们最缺乏的可能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而是一个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的平台,而“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给了他们一个可以进行技术交流,寻找适合自己团队合作伙伴的平台,寻找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平台,这或许才是举办此次创客大赛真正的目的。
“创新、创业精神一直是英特尔的基因。英特尔全方位支持创客运动,推动‘众创’发展,正在帮助我们强化创新基因,主动拥抱变革。”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兼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表示:“英特尔正在将内部的‘众创’文化推延到外部,与产业链伙伴、英特尔投资组合公司,乃至更广泛的创客、创新和创业人才一起共创未来,以实际行动助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企业事务部总经理朱文利表示:“作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青年活动,本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肩负着人文交流的重任,它是由教育部主办,英特尔、留学服务中心和清华大学三家承办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两国之间交流的平台。这个大赛当初设定的目标是让青年人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意,第二个目标就是分享和交流,包括了人文交流和科技交流。”
提供软硬件支援
除了搭建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外,IT厂商和投资团队还能为创客提供哪些帮助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坚果健身团队的代表。他们表示:英特尔公司是这次大赛非常大的赞助方,所以从初赛开始英特尔就给我们提供了包括硬件指导和硬件物料上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我们最早就希望采用英特尔的物料和技术。由于我们的产品本身非常小,我们想把它做得更轻量化和小型化,英特尔现有的产品难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选择了另一个品牌的开源硬件做这个产品,但这些硬件在稳定性方面还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也非常地期待和希望英特尔推出能耗更低、体积更小、更好用的硬件产品,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想法。
虽然我们目前的产品没有采用英特尔的物料,但是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们参加了英特尔的硬件培训,英特尔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软件方面。
提供良好创业环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下,中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中国的投资环境也越来越好。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宁宇表示:“中国政府的支持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无法比拟的,从宣传力度到执行力,都体现了这一点。从个人创新,到企业级创新,再到国家级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各种针对创新的投资基金也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基金既包含了企业级的创新创业基金也包括国家级创新创业基金。此外,还有风投等投资形式。这种上至政府下至个人企业团体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美国没听说有这样的情况。虽然我国创新起步比较晚,但我国的创新创业风潮正在迎头赶上。”
作为被投资方,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UIT)董事长陈凯表示:“我们当初做数据存储的时候,这些技术国内是没有的,所以只能到国外去找这些人才。当时基础确实比较差,但现在我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跟国际最先进的水平几乎是并驾齐驱的。”
上海爱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亲加通讯云)创始人须泽中、北京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海云捷迅)联合创始人、CTO李华等对此也分别表达了肯定的意见。
英特尔作为一家支持创客的企业,多年来一直全力支持创客运动,推广创客文化。早在2014年首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英特尔作为北京选拔赛的独家冠名赞助商,全程为北京选拔赛提供了资金、软硬件开发平台、技术指导等支持。2015年4月,英特尔在中国正式启动全球首个“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携手合作伙伴通过建立联合众创空间、线上创新中心,以及创投与产业孵化“三级推进”模式,从创想到创客,从创新到创业,提供全程协助。
但就是否要对这些创客进行投资的问题,英特尔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张宁宇表示:“在寻找投资的目标时,英特尔主要会从三大方面考虑。第一就是端到端的投资,这个端我们称之为‘智能硬件’。我们有一个智能硬件基金,主要涉及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第二是物联网、车联网。这个领域的公司是我们要去寻找的战略投资目标。第三是云,比如海云捷迅和亲加通讯云,这些都是我们投资的重点领域。”
第三篇:创客与创业
为何而创
在近年举办的多次创客大赛中,参赛选手的目的略有不同。创客到底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兴趣而创新,他们正在成为创业者中的一员。或许其中就有某些人能够续写前文中提到的那些创客前辈的传奇。
本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评委Michael Smith在评述中美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有何不同之处时指出:“我看到中国选手的产品大多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很多中国选手都是从兴趣出发去开发产品。而美国选手更多的是从商业角度出发,他们是从商业需求上去判断这个产品究竟有没有发展潜力。
其实,在评审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探寻选手做这些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是针对技巧的提升还是针对未来的商业化需求,还是源于个人兴趣。中国的参赛选手可能更关注个人兴趣,他们的作品很大程度会反映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所在。而美国的参赛选手可能更关注实际商业需求,同时他们的作品也更能够反映出实际的一些应用情况和具体的应用环境。”
稳步发展
在谈到中美创客的区别时,Michael Smith的说法其实也有一些偏颇,记者在采访SnowNow团队时,他们的队员就和记者谈到他们已经和一些运动器材厂商进行合作,并且正在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对产品进行调整改进。坚果健身团队也正在进行商业化运作。这也说明了中国选手也已经具备商业头脑。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创客也不能盲目跟进。政府和企业不仅提出个口号,而且为创客提供资本、市场对接的工具。
过热的创业和创新浪潮可能会把一些精英吸引出来,成为80-20法则中那一小部分成功者。但毕竟那只是极少数,因此,政府和企业还要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救生保险工具。政府要承担义务,企业亦如此。
陈凯对学生创业也表达了个人观点:“在国外,乔布斯、盖茨都是大学辍学创业,但我个人的观点不太主张大学生创业。因为首先大学阶段仍然是一个系统的学习阶段,学生还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第二创业得有扶持和指导,年轻人有很好的创业想法,但是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切实地进行操作。所以我不太主张大学生创业,我觉得要积累到一定社会经历之后才可以。”对此,李华和须泽中也表示赞同。
这一观点显然与面前这些中国创客前辈们不谋而合,这也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提出的“创业行为不可冒进,要避免大跃进式发展”的学生创业基调相吻合。
加速产业化步伐
创客的新颖想法固然吸引眼球,但如何促使其想法或者样品快速产出,实现市场价值,这才是企业家们应该做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更多政府机构和企业都加大对创业者的投入。英特尔投资(英特尔公司全球战略投资机构)也积极响应这个政策,于今年4月份宣布启动“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项目,一方面和大学产业园合作,另一方面在网上搭建一些平台,比如和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李大维一起建立“创客大爆炸”网上平台,将这些创新的点子和产业对接。此外,英特尔在今年4月份设立“英特尔投资——中国天使基金”项目给予创客更多支持。
英特尔正在加快速度支持中国本土科技创新和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在中国设立了多支专项基金,除了“英特尔投资——中国天使基金”外还包括:“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总额1亿美元)、“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II期”(总额5亿美元)和“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总额2亿美元),重点投资领域涉及智能设备、物联网、可穿戴技术、云服务、大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设备、无人机等。
为学而学还是为创而学
“教育”首先是要培育人格,唤醒灵魂,其次就是要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自主探索。记者无需在此过多引经据典,相信大家已经就此进行过探讨。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强有力的执行者还是成为思维更活跃、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创客?企业更需要哪类人才?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疑问?在英特尔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上,记者就此采访了卞成刚。
卞成刚表示:“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企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维持公司的运作,但是不同的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人才架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新型的科技公司可能会有更多创新型的人才,但是传统企业则偏向于要求更稳定有效的执行力以保证公司业绩。英特尔拥有执行力强的人才,但同时也培养了浓厚的创新文化,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改善经营。我们的人才架构更像是‘执行+创新+热情’三者融合。
优秀的执行者和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人并不是两种人,优秀的企业更期待兼具这两种特质的人才。卞成刚表示:“以英特尔为例,我们既要求不折不扣的执行,也鼓励员工创新。在英特尔文化中,我们要求纪律严明、质量为本、客户至上,我们制定具有挑战性和竞争力的目标,注重成效,承担责任,并且执行时追求完美。在创新方面我们也努力激发创造性思维,鼓励勤于思变,挑战现状,并且奖励明智的冒险行为。”
年轻人是创新的基石,更是全球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力量。培育和激发新一代创新、创业人才,其实这也是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投入,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英特尔一家的行为,同样也需要其他企业共同推动。
本报记者/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