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挡不住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3D,挡不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24 15:30
3D 影视
疯狂砸钱8 月13 日,北京CBD。距离松下宣布面向中国市场推出3D 电视刚刚过去24 小时,最新的50 英寸等离子3D 电视已经出现在了位于北京新光天地5 层的松下体验中心。带上专用的电子眼镜,记者第一次尝试了3D 电视。
眼镜有些沉,而且偏大的尺寸使它不停向下滑落,但画面带来的震撼效果,足以弥补这小小的不足。电视正在播放的是经过重新制作的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花,宏大的击缶场面、运动员赛跑冲刺的场景,由近及远地延展开,记者仿佛就站在体育场边,与演员和运动员们如此接近。最令人惊艳的,还要数奥运会开幕式结束时,漫天飞舞着彩纸的镜头,一片片飘飞的彩色“雪花”似乎就在眼前掉落,让人忍不住伸出手..……
3D,就是这样美好逼人,而这也正是“《阿凡达》奇迹”的终极原因——上映首周就登上北美票房榜冠军;在中国市场更是仅用3 天,就创造了过亿票房,一票难求的程度堪比春运。最终,《阿凡达》以27 亿美元全球票房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
这让全世界的电影人看到了新的希望——3D,用全新的技术和方式,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比翻拍、续集更加有效的“吸金妙招”。
于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玩具总动员3》、《哈利波特》等一批将在2010 年上映的新片纷纷确定以3D 放映;而以《泰坦尼克》为首的众多经典老片也将制作成3D 版本后重映。
而从票房收入来看,3D 也没有辜负电影人的期望。
根据《人民日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0 年上半年,内地院线先后上映了4 部3D 电影,其中《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和《诸神之战》分别以13.78 亿元、2.26 亿元和1.75 亿元的票房收入进入2010 年上半年内地票房收入前五名。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似乎都在证明一件事,3D 是票房的最佳保证。中国的电影人当然不会忽略这样的机会。
3 月9 日,根据摇滚歌手郑钧的漫画《摇滚藏獒》改编的3D 电影在天津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变身商人的郑钧表示,这部投资3 千万美元的3D 电影,将邀请好莱坞一线编剧、导演及设计师制作;而对于票房,他也是信心满满地表示:“应该超过3个亿吧。”
5 月,国产3D 电影《堂吉可德》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这部总投资超过7500 万元的电影将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完全独立制作的3D 电影。为了这部电影,导演阿甘甚至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北京建立了一个3D 工作室。
当然,《阿凡达》带红的不止是电影。就在3D 电影受到热烈追捧的同时,3D 电视也被提上日程。
“射门的瞬间,球就这样扑面而来!”在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3D 影院里看了转播的球迷兴奋地大呼。可惜的是,中国内地观众没能享受到这精彩的一幕。
今年年初,国际足联就宣布将2010 南非世界杯打造成全球首届“3D 世界杯”,并正式发布了球赛3D 转播的25 场具体场次。随后,美国ESPN(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宣布,6 月11 日开播全球首个3D 频道。
随后,英国天空电视台也启动了欧洲首个3D 电视频道,并用一场英超冠军决赛提前演练了世界杯;美国探索频道更宣布将在2011 年推出7x24 小时不停播的3D 频道。“未来两年,美国1 亿户家庭中将有500 万户使用3D 电视。”探索频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内电视台也正在积极筹备3D 电视节目。去年,浙江电视台和福建电视台就与索尼进行了3D 试验拍摄;今年,上海文广也计划用3D 技术拍摄超过200场上海世博会相关节目,而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正在涉足3D。
3D,确实挡不住。相比高清在中国的发展,3D 的进程明显快了许多。从新世纪初中国开始发展高清数字电视至今,高清已经走过了10 个年头。直到2006 年1 月1 日,央视才利用亚洲四号卫星向全国启播了第一条高清电视频道,但很快就因为收费运营模式和片源等问题,以被迫停播收场。直到2009 年,喊了3 年的“高清元年”才姗姗来迟。
现在,挡不住的“3D 元年”显然强势登场,但是,这个烧钱的产业真的能快速成长起来吗?
3D 游戏
热闹非凡
人们将2010 年称为“3D 游戏元年”。
8 月底,万众瞩目的《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即将在国内上线,但是,苦等已久的魔兽玩家并没有想象中的疯狂与激动。一方面是许多内容的删减令玩家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国内3D 网游市场,不仅选择多样,而且热闹非凡。
如果你在网吧上网,碰到有人问你现在最火的游戏是什么,哪款游戏最吸引人?提问的人说不定就是某位游戏研发工程师,伪装成玩家深入市场做调研。
去年,北京武神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上海开发团队就做了这样一件疯狂的事。那时正是武神世纪的第一款3D 网游产品《武神》上线前的关键时期,当时市面上已有多款3D 游戏在运营,其中不乏《完美世界》、《诛仙》、《剑网3》、《永恒之塔》等比较成功的产品,《武神》该如何突破呢?
“与其坐在办公室里开会,不如出去看看。”武神世纪副总裁任赫达和上海研发团队的几名工程师一起,开车到上海周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沿着沪杭高速一路开车,从嘉兴、西塘到杭州,甚至走到了江西和安徽。每到一座城市,他们就停下来到各个网吧里看最火的游戏是什么,坐在玩家中间上网、和玩家聊天。
这样的调研对他们非常有收获。他们发现,网吧的游戏玩家占游戏玩家整体的30%;机器的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玩家对游戏的选择;3D 玩家对游戏的忠实度往往比2D 或2.5D 的高一些,但绝对不会取代2D 游戏。事实上,虽然早在两、三年前就有人说,3D 游戏的时代已经到来,3D 网游将取代2D 游戏的言论也不绝于耳。但实际上,2D 游戏的用户群不仅依然存在,并且牢牢占据整个游戏市场80% 的份额,3D 网游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突破。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3D 游戏时代,但白热化阶段还远远未到。经过几年的爆炸式增长,中国的网游市场和玩家都开始回归理性,市场越来越成熟,细分越来越明显。
首先, 玩家对3D 游戏和2D、2.5D 游戏的差异很明显,一般喜欢玩3D 游戏的很难再回到2D 游戏中; 而一直钟情于2D 游戏的,进入需要频繁转换视角的3D 游戏,往往会头晕。因此一些3D 游戏在进入画面时给玩家提供了不同选择,可以选择全3D 模式,也可以锁定视角为2.5D 模式。
“2D 游戏、3D游戏各有各的优点,相对于2D 游戏,3D游戏的优势在于以第一视角进入游戏,有非常好的带入体验感,可以让玩家身临其境,服装和人物也比较漂亮。”不过任赫达认为,“漂亮”并不足以成为中国玩家选择3D 游戏的关键,最重要的还是游戏本身的可玩性,“3D 游戏只能是产品为王,有一款好的产品,就能获得玩家的认可。”
其次,3D 游戏的制作门槛很高,前期的投入动辄上千万元,几乎是2D 游戏的2 .3 倍。“我们用了两年时间研发《武神》,这两年中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但是踏踏实实的研发让我们获得了回报。”任赫达说,《武神》公测的3 个月,就达到了最高在线10 万人。
3D 设备
引发革命
“《阿凡达》像春运一样一票难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院线的准备不足,3D 银幕的数量还不够。”一位影院经理告诉记者,《阿凡达》的成功让很多电影院措手不及。
据了解,2007年9 月, 第一部3D 电影《地心吸引力》上映时,全国仅有80 块3D 银幕,而去年年底,为迎接《阿凡达》,国内电影院疯狂安装3D 银幕,仅仅一个月就增长了300 多块3D 银幕。“然而面对观众的观影需求来说,这些仍然不足,特别是iMAX 巨幕的3D 银幕太少。”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 块3D 银幕, 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除了电影院线,设备厂商更是对3D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 月初,消费电子厂商聚集CES 展,在电视展区,索尼、松下、三星、VIZIO、东芝、LG、三菱,以及中国厂商海信等3D电视新品扎堆亮相。随后,其他国内主流电视厂商纷纷跟进,截至6 月,长虹、创维、TCL、海尔和康佳等分别发布了3D 电视新品,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开始销售。而Acer、MSI 等PC 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3D 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产品。
年初, 美国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 曾预测,2010 年3D 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120 万台,到了2013 年将成长到1560万台,销量增长达12 倍。而该机构最近发布的数据,则将全球3D 电视出货量调整为340 万台,市场渗透率5%,更大胆预言,到2014 年,3D 电视市场渗透率可以达到37%,出货量超过4200 万台。
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诱惑,电视巨头迅速在3D 领域展开了厮杀,忙着争夺第一个发布、第一个上市、第一个登陆中国市场等各种有利条件。
今年上半年,索尼在全球范围内组织3D 电视巡展,并始终在宣扬这样的概念——索尼是全球惟一一家具有3D 整套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覆盖从录制到编辑,再从节目发行到向终端观众输出。此外,索尼还同时从3D 笔记本电脑和PlayStation 游戏平台入手,增加自己的3D 筹码。
而另一方面,索尼的劲敌松下,也于8 月12 日在上海举办了针对中国市场的2010 年新品发布会,其中包括50 英寸和65 英寸两款3D 电视新品、一款3D 摄像机和3D 照相机。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技术总监陈曦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独家专访时告诉记者:“3D 内容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的产品线从3D 照相机、摄像机到播放设备全部覆盖,帮助用户解决没有片源的问题。”
据陈曦介绍,目前松下的3D 电视都是与蓝光3D 播放器捆绑销售,并赠送一部3D 电影,配两副3D 眼镜;民用3D 摄像机已经开始在内地市场出货,专业3D 摄像机也将在9 月开始普及,目前松下正在和国内多家电视台谈合作;而10 月前后,3D照相机也将开始销售。到2012年,在松下42 英寸以上的电视中,3D 将会成为标配。
“此次针对3D 等离子电视,我们采用了最新的高亮度、高还原色彩、黑色表现力、共享新技术、高速动画处理和短频光技术等,来确保3D 在等离子上面显现得最理想。这些都是松下针对3D 电视研发的技术。”陈曦指出,目前3D 电视成像的原理是通过短暂的左右眼交替观看,这就要求屏幕的刷新频率是2D 电视的至少两倍,因此等离子电视需要达到120Hz,而液晶电视则需要达到240Hz。“所以松下认为,在3D 时代,等离子电视比液晶电视更有机会。”
陈曦表示,未来松下将会投入更多精力,用于3D 等离子电视的市场推广,同时“松下是目前世界惟一拥有一体化镜头摄像机和照相机的企业,未来如果能把电视和民用摄像机、照相机结合起来,形成3D 内容制作和输出的循环,将会非常有竞争力。”
7 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3D 产业调研组”特别赴深圳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掌网、康佳、TCL、创维、雅图、世纪晶源等企业。“虽然目前国内厂商对3D 的态度明显比国外巨头冷淡许多,但随着国家对3D 的重视,以及市场的成熟,相信国产3D 电视将很快发展起来。”陈曦说。
在3D 市场,并不是只有电视厂商在战斗,除了电视机,丽讯、优派等一批投影机厂商也加入了3D 战局。
“3D 投影机是大势所趋。”
丽讯投影机产品经理汪勇刚向《计算机世界》记者介绍,今年丽讯将会有12 款3D 功能的投影机上市,其中包括9 款小巧型产品、1 款超短焦和两款工程机。随后,丽讯会在更多产品中加入3D 转换功能,到明年一季度,除了部分工程机和入门级家用机,大部分产品都将实现3D 功能,达到18 款。
3D 技术
逾越藩篱
《阿凡达》的幕后故事可以说是一部IT 进化史的缩影——卡梅隆原计划在1999 年完成本片并公映,但以当时的技术,制作这样的特效需要高达4 亿美元的预算,没有人敢投资,于是这个计划被搁置了10 年。为拍摄《阿凡达》,卡梅隆和众多IT厂商合作,如与AutoDesk 共同开发MotionBlue动作捕捉系统,经过了《阿凡达》的成功实践,这套捕捉系统已于今年开始商业运营。
“其实,《阿凡达》带动的是整个IT 技术的发展。所有的硬件、软件厂商,都是从今年才开始支持3D 的。” 北京强氧科技技术总监赵旭鹏表示,3D 技术正在日益突破藩篱。
首先, 在显示技术方面,nVIDIA 推出了3D Vision 技术,首次让显卡有了专门针对3D 的技术,同时让PC、游戏能够更好地表现3D。此外,在今年4月的IDF 上,英特尔提供3D 解决方案的一款显示器也成为最大亮点之一。而在电视领域,无论是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厂商,都在加强3D 技术的研发。比如松下的短频光技术,夏普的Quattron 四色技术,还有友达光电的偏光式技术等。
不同于以上这些技术需要佩戴3D 眼镜才能体验,日本两大家电巨头夏普和日立近日还在日本分别发布了无需佩戴专用眼镜即可浏览3D 图像的新型液晶屏。夏普已经开始就此项技术的应用与有关手机厂家进行商洽。夏普方面比较乐观地表示,搭载这种新型3D 液晶屏的手机、电子辞典及数码相机产品最快在今年9 月份就能面世。而由于夏普与日本游戏机生产商任天堂一直有业务合作,所以业界预计任天堂明年春季的游戏机新品也很可能将配备裸眼3D 液晶屏。
除此之外,蓝光协会也在2009 年推出了3D 蓝光标准,蓝光播放器能够完全支持3D功能;国内的爱国者也推出了可实现3D 影片播放的高清播放机,除具备3D 解码能力之外,还能够直接上网,播出网上的3D 内容。
此外,在成像技术方面,富士和松下的3D 照相机均采用双摄像头的方式,模拟人眼视角;而索尼最新的数码相机,则具备了3D 扫描全景功能。
最后,在电影和动画制作最耗时费力的后期渲染方面,计算能力的进步正使得3D 变得越来越容易。
据赵旭鹏介绍,过去拍摄3D 电影,很大一部分细节都需要后期进行校正,比如两个镜头颜色不一样;合成立体影像之后,有些背景和物体会消失。因此,该片每一帧的CGI 画面平均都要花47 小时来渲染,整部电影仅后期制作就要花掉4 年时间。而如今,工作站的集群渲染已经能够支持3D 动画的输出,“ 如果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计算,《阿凡达》的制作时间可以缩短到两年以内。” 赵旭鹏说。
“3D 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大趋势,它正在各条战线上不断突破。”业内人士预测,过不了多久,3D 很快就会融入每个人的生活,3D 浪潮也将席卷IT产业上的各个链条,3D 世界,近在咫尺。
……
疯狂砸钱8 月13 日,北京CBD。距离松下宣布面向中国市场推出3D 电视刚刚过去24 小时,最新的50 英寸等离子3D 电视已经出现在了位于北京新光天地5 层的松下体验中心。带上专用的电子眼镜,记者第一次尝试了3D 电视。
眼镜有些沉,而且偏大的尺寸使它不停向下滑落,但画面带来的震撼效果,足以弥补这小小的不足。电视正在播放的是经过重新制作的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花,宏大的击缶场面、运动员赛跑冲刺的场景,由近及远地延展开,记者仿佛就站在体育场边,与演员和运动员们如此接近。最令人惊艳的,还要数奥运会开幕式结束时,漫天飞舞着彩纸的镜头,一片片飘飞的彩色“雪花”似乎就在眼前掉落,让人忍不住伸出手..……
3D,就是这样美好逼人,而这也正是“《阿凡达》奇迹”的终极原因——上映首周就登上北美票房榜冠军;在中国市场更是仅用3 天,就创造了过亿票房,一票难求的程度堪比春运。最终,《阿凡达》以27 亿美元全球票房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
这让全世界的电影人看到了新的希望——3D,用全新的技术和方式,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比翻拍、续集更加有效的“吸金妙招”。
于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玩具总动员3》、《哈利波特》等一批将在2010 年上映的新片纷纷确定以3D 放映;而以《泰坦尼克》为首的众多经典老片也将制作成3D 版本后重映。
而从票房收入来看,3D 也没有辜负电影人的期望。
根据《人民日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0 年上半年,内地院线先后上映了4 部3D 电影,其中《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和《诸神之战》分别以13.78 亿元、2.26 亿元和1.75 亿元的票房收入进入2010 年上半年内地票房收入前五名。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似乎都在证明一件事,3D 是票房的最佳保证。中国的电影人当然不会忽略这样的机会。
3 月9 日,根据摇滚歌手郑钧的漫画《摇滚藏獒》改编的3D 电影在天津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变身商人的郑钧表示,这部投资3 千万美元的3D 电影,将邀请好莱坞一线编剧、导演及设计师制作;而对于票房,他也是信心满满地表示:“应该超过3个亿吧。”
5 月,国产3D 电影《堂吉可德》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这部总投资超过7500 万元的电影将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完全独立制作的3D 电影。为了这部电影,导演阿甘甚至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北京建立了一个3D 工作室。
当然,《阿凡达》带红的不止是电影。就在3D 电影受到热烈追捧的同时,3D 电视也被提上日程。
“射门的瞬间,球就这样扑面而来!”在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3D 影院里看了转播的球迷兴奋地大呼。可惜的是,中国内地观众没能享受到这精彩的一幕。
今年年初,国际足联就宣布将2010 南非世界杯打造成全球首届“3D 世界杯”,并正式发布了球赛3D 转播的25 场具体场次。随后,美国ESPN(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宣布,6 月11 日开播全球首个3D 频道。
随后,英国天空电视台也启动了欧洲首个3D 电视频道,并用一场英超冠军决赛提前演练了世界杯;美国探索频道更宣布将在2011 年推出7x24 小时不停播的3D 频道。“未来两年,美国1 亿户家庭中将有500 万户使用3D 电视。”探索频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内电视台也正在积极筹备3D 电视节目。去年,浙江电视台和福建电视台就与索尼进行了3D 试验拍摄;今年,上海文广也计划用3D 技术拍摄超过200场上海世博会相关节目,而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正在涉足3D。
3D,确实挡不住。相比高清在中国的发展,3D 的进程明显快了许多。从新世纪初中国开始发展高清数字电视至今,高清已经走过了10 个年头。直到2006 年1 月1 日,央视才利用亚洲四号卫星向全国启播了第一条高清电视频道,但很快就因为收费运营模式和片源等问题,以被迫停播收场。直到2009 年,喊了3 年的“高清元年”才姗姗来迟。
现在,挡不住的“3D 元年”显然强势登场,但是,这个烧钱的产业真的能快速成长起来吗?
3D 游戏
热闹非凡
人们将2010 年称为“3D 游戏元年”。
8 月底,万众瞩目的《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即将在国内上线,但是,苦等已久的魔兽玩家并没有想象中的疯狂与激动。一方面是许多内容的删减令玩家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国内3D 网游市场,不仅选择多样,而且热闹非凡。
如果你在网吧上网,碰到有人问你现在最火的游戏是什么,哪款游戏最吸引人?提问的人说不定就是某位游戏研发工程师,伪装成玩家深入市场做调研。
去年,北京武神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上海开发团队就做了这样一件疯狂的事。那时正是武神世纪的第一款3D 网游产品《武神》上线前的关键时期,当时市面上已有多款3D 游戏在运营,其中不乏《完美世界》、《诛仙》、《剑网3》、《永恒之塔》等比较成功的产品,《武神》该如何突破呢?
“与其坐在办公室里开会,不如出去看看。”武神世纪副总裁任赫达和上海研发团队的几名工程师一起,开车到上海周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沿着沪杭高速一路开车,从嘉兴、西塘到杭州,甚至走到了江西和安徽。每到一座城市,他们就停下来到各个网吧里看最火的游戏是什么,坐在玩家中间上网、和玩家聊天。
这样的调研对他们非常有收获。他们发现,网吧的游戏玩家占游戏玩家整体的30%;机器的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玩家对游戏的选择;3D 玩家对游戏的忠实度往往比2D 或2.5D 的高一些,但绝对不会取代2D 游戏。事实上,虽然早在两、三年前就有人说,3D 游戏的时代已经到来,3D 网游将取代2D 游戏的言论也不绝于耳。但实际上,2D 游戏的用户群不仅依然存在,并且牢牢占据整个游戏市场80% 的份额,3D 网游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突破。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3D 游戏时代,但白热化阶段还远远未到。经过几年的爆炸式增长,中国的网游市场和玩家都开始回归理性,市场越来越成熟,细分越来越明显。
首先, 玩家对3D 游戏和2D、2.5D 游戏的差异很明显,一般喜欢玩3D 游戏的很难再回到2D 游戏中; 而一直钟情于2D 游戏的,进入需要频繁转换视角的3D 游戏,往往会头晕。因此一些3D 游戏在进入画面时给玩家提供了不同选择,可以选择全3D 模式,也可以锁定视角为2.5D 模式。
“2D 游戏、3D游戏各有各的优点,相对于2D 游戏,3D游戏的优势在于以第一视角进入游戏,有非常好的带入体验感,可以让玩家身临其境,服装和人物也比较漂亮。”不过任赫达认为,“漂亮”并不足以成为中国玩家选择3D 游戏的关键,最重要的还是游戏本身的可玩性,“3D 游戏只能是产品为王,有一款好的产品,就能获得玩家的认可。”
其次,3D 游戏的制作门槛很高,前期的投入动辄上千万元,几乎是2D 游戏的2 .3 倍。“我们用了两年时间研发《武神》,这两年中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但是踏踏实实的研发让我们获得了回报。”任赫达说,《武神》公测的3 个月,就达到了最高在线10 万人。
3D 设备
引发革命
“《阿凡达》像春运一样一票难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院线的准备不足,3D 银幕的数量还不够。”一位影院经理告诉记者,《阿凡达》的成功让很多电影院措手不及。
据了解,2007年9 月, 第一部3D 电影《地心吸引力》上映时,全国仅有80 块3D 银幕,而去年年底,为迎接《阿凡达》,国内电影院疯狂安装3D 银幕,仅仅一个月就增长了300 多块3D 银幕。“然而面对观众的观影需求来说,这些仍然不足,特别是iMAX 巨幕的3D 银幕太少。”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 块3D 银幕, 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除了电影院线,设备厂商更是对3D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 月初,消费电子厂商聚集CES 展,在电视展区,索尼、松下、三星、VIZIO、东芝、LG、三菱,以及中国厂商海信等3D电视新品扎堆亮相。随后,其他国内主流电视厂商纷纷跟进,截至6 月,长虹、创维、TCL、海尔和康佳等分别发布了3D 电视新品,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开始销售。而Acer、MSI 等PC 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3D 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产品。
年初, 美国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 曾预测,2010 年3D 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120 万台,到了2013 年将成长到1560万台,销量增长达12 倍。而该机构最近发布的数据,则将全球3D 电视出货量调整为340 万台,市场渗透率5%,更大胆预言,到2014 年,3D 电视市场渗透率可以达到37%,出货量超过4200 万台。
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诱惑,电视巨头迅速在3D 领域展开了厮杀,忙着争夺第一个发布、第一个上市、第一个登陆中国市场等各种有利条件。
今年上半年,索尼在全球范围内组织3D 电视巡展,并始终在宣扬这样的概念——索尼是全球惟一一家具有3D 整套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覆盖从录制到编辑,再从节目发行到向终端观众输出。此外,索尼还同时从3D 笔记本电脑和PlayStation 游戏平台入手,增加自己的3D 筹码。
而另一方面,索尼的劲敌松下,也于8 月12 日在上海举办了针对中国市场的2010 年新品发布会,其中包括50 英寸和65 英寸两款3D 电视新品、一款3D 摄像机和3D 照相机。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技术总监陈曦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独家专访时告诉记者:“3D 内容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的产品线从3D 照相机、摄像机到播放设备全部覆盖,帮助用户解决没有片源的问题。”
据陈曦介绍,目前松下的3D 电视都是与蓝光3D 播放器捆绑销售,并赠送一部3D 电影,配两副3D 眼镜;民用3D 摄像机已经开始在内地市场出货,专业3D 摄像机也将在9 月开始普及,目前松下正在和国内多家电视台谈合作;而10 月前后,3D照相机也将开始销售。到2012年,在松下42 英寸以上的电视中,3D 将会成为标配。
“此次针对3D 等离子电视,我们采用了最新的高亮度、高还原色彩、黑色表现力、共享新技术、高速动画处理和短频光技术等,来确保3D 在等离子上面显现得最理想。这些都是松下针对3D 电视研发的技术。”陈曦指出,目前3D 电视成像的原理是通过短暂的左右眼交替观看,这就要求屏幕的刷新频率是2D 电视的至少两倍,因此等离子电视需要达到120Hz,而液晶电视则需要达到240Hz。“所以松下认为,在3D 时代,等离子电视比液晶电视更有机会。”
陈曦表示,未来松下将会投入更多精力,用于3D 等离子电视的市场推广,同时“松下是目前世界惟一拥有一体化镜头摄像机和照相机的企业,未来如果能把电视和民用摄像机、照相机结合起来,形成3D 内容制作和输出的循环,将会非常有竞争力。”
7 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3D 产业调研组”特别赴深圳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掌网、康佳、TCL、创维、雅图、世纪晶源等企业。“虽然目前国内厂商对3D 的态度明显比国外巨头冷淡许多,但随着国家对3D 的重视,以及市场的成熟,相信国产3D 电视将很快发展起来。”陈曦说。
在3D 市场,并不是只有电视厂商在战斗,除了电视机,丽讯、优派等一批投影机厂商也加入了3D 战局。
“3D 投影机是大势所趋。”
丽讯投影机产品经理汪勇刚向《计算机世界》记者介绍,今年丽讯将会有12 款3D 功能的投影机上市,其中包括9 款小巧型产品、1 款超短焦和两款工程机。随后,丽讯会在更多产品中加入3D 转换功能,到明年一季度,除了部分工程机和入门级家用机,大部分产品都将实现3D 功能,达到18 款。
3D 技术
逾越藩篱
《阿凡达》的幕后故事可以说是一部IT 进化史的缩影——卡梅隆原计划在1999 年完成本片并公映,但以当时的技术,制作这样的特效需要高达4 亿美元的预算,没有人敢投资,于是这个计划被搁置了10 年。为拍摄《阿凡达》,卡梅隆和众多IT厂商合作,如与AutoDesk 共同开发MotionBlue动作捕捉系统,经过了《阿凡达》的成功实践,这套捕捉系统已于今年开始商业运营。
“其实,《阿凡达》带动的是整个IT 技术的发展。所有的硬件、软件厂商,都是从今年才开始支持3D 的。” 北京强氧科技技术总监赵旭鹏表示,3D 技术正在日益突破藩篱。
首先, 在显示技术方面,nVIDIA 推出了3D Vision 技术,首次让显卡有了专门针对3D 的技术,同时让PC、游戏能够更好地表现3D。此外,在今年4月的IDF 上,英特尔提供3D 解决方案的一款显示器也成为最大亮点之一。而在电视领域,无论是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厂商,都在加强3D 技术的研发。比如松下的短频光技术,夏普的Quattron 四色技术,还有友达光电的偏光式技术等。
不同于以上这些技术需要佩戴3D 眼镜才能体验,日本两大家电巨头夏普和日立近日还在日本分别发布了无需佩戴专用眼镜即可浏览3D 图像的新型液晶屏。夏普已经开始就此项技术的应用与有关手机厂家进行商洽。夏普方面比较乐观地表示,搭载这种新型3D 液晶屏的手机、电子辞典及数码相机产品最快在今年9 月份就能面世。而由于夏普与日本游戏机生产商任天堂一直有业务合作,所以业界预计任天堂明年春季的游戏机新品也很可能将配备裸眼3D 液晶屏。
除此之外,蓝光协会也在2009 年推出了3D 蓝光标准,蓝光播放器能够完全支持3D功能;国内的爱国者也推出了可实现3D 影片播放的高清播放机,除具备3D 解码能力之外,还能够直接上网,播出网上的3D 内容。
此外,在成像技术方面,富士和松下的3D 照相机均采用双摄像头的方式,模拟人眼视角;而索尼最新的数码相机,则具备了3D 扫描全景功能。
最后,在电影和动画制作最耗时费力的后期渲染方面,计算能力的进步正使得3D 变得越来越容易。
据赵旭鹏介绍,过去拍摄3D 电影,很大一部分细节都需要后期进行校正,比如两个镜头颜色不一样;合成立体影像之后,有些背景和物体会消失。因此,该片每一帧的CGI 画面平均都要花47 小时来渲染,整部电影仅后期制作就要花掉4 年时间。而如今,工作站的集群渲染已经能够支持3D 动画的输出,“ 如果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计算,《阿凡达》的制作时间可以缩短到两年以内。” 赵旭鹏说。
“3D 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大趋势,它正在各条战线上不断突破。”业内人士预测,过不了多久,3D 很快就会融入每个人的生活,3D 浪潮也将席卷IT产业上的各个链条,3D 世界,近在咫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