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村的四川样本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基层自治,四川样本,依法治村
  • 发布时间:2015-09-16 13:16

  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成为四川省依法治村(社区)的“标配”。每个村或社区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四川省通过多种举措,培养基层的法制意识和法治习惯,激发出了基层自治的新活力,营造了文明和谐,团结和睦的基层自治氛围。

  8月14日,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镇箭台村。《小康》记者在这里发现,村民人手一套《箭台村村民丛书》。

  该丛书是箭台村自筹资金,由村民委员会编写的,一套共有十本。这是一套面向村民的实用与宣传并重的小书,内容广泛,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如《箭台村村民丛书之五--村规民约共遵守》中包括了常用法律条文、小区卫生管理制度、小区停车场物业管理服务规定、生活小常识100招,以及名人趣事等内容。

  这是四川省推进依法治村(社区)的一个缩影。

  为夯实建设法治四川坚实基础,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落地生根,营造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和谐稳定法制环境,四川在全省深入开展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并以此推动依法治村(社区)在全省展开。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四川省的依法治村(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涌现出了数个典型村(社区)。

  村规民约,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都江堰市中兴镇九龙社区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及道教圣地青城山山脚,距成都市55公里。

  《小康》记者来到九龙社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的房屋,干净宽敞的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傍晚,不少老人沿着社区马路散步,球场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运动。

  在九龙社区的村头,树立有一块公示栏,上面是《都江堰市中兴镇九龙社区村民自治章程》。《章程》包括总则、土地的使用管理、户口管理与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社会事务管理和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等和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共8章,47条。

  据悉,九龙社区现有村民1458人,设有社区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机构。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先是由村党总支提议,接着“两委”干部走基层汇聚民意,再交由社区“两委”商议集体研究。经由党员大会审议反复修改之后提交议事会讨论形成草案,最终由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票决通过,形成正式的村规民约。

  据悉,制定村规民约总共开了13次村民代表会议。经过反复的讨论,甚至是争吵,这8章、共47条的村规民约才正式形成。而在制定村规民约的过程中,九龙社区坚持以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使制定、公布、实施全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条文内容符合法律规范。

  村规民约制定之后,村党组织带头执行村规民约,起好示范作用。另外,村委会还通过广播、短信、张榜、编印微故事和口袋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村民入脑入心,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同时做好监督工作,对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给予表扬,对违反规定的村民予以批评并督促纠正。

  《小康》记者发现,虽然村规民约公示栏显眼地树立在村头,但却没有一个村民上前观看。一位散步路过的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内容早就烂熟于心了,因为每一条都涉及到了自身利益,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一说法在老村支书那里得到了印证。“以前没有这些章程的时候,村里的卫生哪有现在干净,谁家的宠物在路上大小便,谁也不会去打扫。但制定村规民约之后,就有了约束,破坏社区整洁的会受到批评。严重违反章程的会进行惩罚。”

  法律进村,提升村民权利意识

  “村民的法律观念转变很大,现在会主动参与村务和镇务,甚至是市务。像中央严抓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我们村做的可是一点都不差!”什邡市箭台村村支书易华对《小康》记者说,“现在村里开了会议,村民都会向村干部询问喝了多少水,用了多少钱。前段时间村里打算购买一辆巡逻车以维护村里的安全,需要用3700多块钱,这可是一笔大数目,所以村干部比较谨慎,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才决定购买。。”

  村民热情之所以如此高昂,什邡市开展的依法治村(社区)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据什邡市民政局介绍,法制建设是依法治村(社区)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什邡市积极推进乡村普法“六个一”工程,即各镇(街道)依托司法所成立一个法治辅导站,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一支法制宣传队伍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户发放一张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

  此外,什邡市还建设了“五个一”法治文化设施,确保每个村(社区)有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制报架、一个法治建设意见箱、一间法制书屋,一个法制宣传员公示牌。

  在箭台村法律服务工作台账上,记录着许多村民通过箭台村法律明白人张大兵的调解,解决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如箭台村二组张大富租十组土地,现张大富不再租了,地面上有杂物没有清理,十组村民要求清理干净。经组织双方协商达成协议,箭台村二组张大富负责把十组土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易华告诉《小康》记者,箭台村在拆迁的过程中,曾经出现村民住进了新房却不肯拆旧房的情况。为了让村民了解拆迁的合法性,村委会请了律师与村民交谈,但是村民仍不太放心,自己向其他律师咨询。经过了解法律知识,村民最终同意拆迁。

  “如今村民遇到困难都会主动问法律明白人和驻村律师。当他们需要法律知识的时候,也会自己到法制书屋里借阅相关的法律书籍。”易华说,通过这些法制建设,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让村民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村民学到法律知识之后,不仅仅运用到解决自己的问题当中,也运用到了监督政务上面。

  农村集体“三资”是村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什邡市通过健全完善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台账、资源登记等有关制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确保三资管理规范化运行。目前,什邡市15个镇都建立了“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在资产核产、摸清家底实施委托代理的基础上,通过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向各级群众进行公开,群众通过查询平台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本村组“三资”管理情况,做到全方位、零距离监管。

  依法治村(社区)为基层繁荣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从全省情况来看,我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孙文表示。

  《小康》记者获悉,通过开展依法治村(社区)工作,目前四川省各地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培养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习惯,夯实了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的基础,激发了村(居)民有序参与村(居)级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全面提升了基层群众自治能力和水平。

  同时,依法治村(社区)推进了村(社区)经济协调发展,使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城乡环境整洁优美,也营造了村(社区)文明和谐,风气良好,团结和睦的氛围,为基层的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康》记者 陈远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