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二十四道拐 70年过去我们不曾忘记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二十四道拐,抗日战争
  • 发布时间:2015-09-21 08:42

  ——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全解析

  战斗机在天空交织盘旋,战士在子弹横飞的战场英勇厮杀,轰炸声、喊杀声不绝于耳,这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二十四道拐》预告片中呈现出的激烈战争场面。9月9日,这部32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向观众重现了7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中,在“史迪威公路”这一咽喉要冲上展开的“断”与“保”的生死决战。

  历时7年 复活抗战生命线

  这部由中央电视台、贵州省委宣传部,黔西南州委、州人民政府,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贵州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向黔进黔森影视文化公司等联合摄制出品的《二十四道拐》,从电视剧规划、剧本创作到拍摄完成历时近7年,电视剧中,小到美军、日军各方用的望远镜,大到二十四道拐公路上的路牌、暗堡,都以历史为准绳,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史实。

  2013年10月,导演张玉中和制片人庞敏首次见面,拿到《二十四道拐》第一稿剧本,创作团队多次讨论,在图书馆、历史馆查询历史资料,结合史实基础进行艺术加工、二次创作,在剧情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方面面吸纳各方意见,丰富剧本,最终于2014年春节后正式开机。

  100多天的拍摄在条件艰苦的晴隆县展开。“二十四道拐”自古便是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还是二战时期美国援华物资的必经交通枢纽,此处时常战争频发,夺杀激烈。为了呈现逼真的战争场面,不仅斥巨资重建了美军加油站、美军兵工营、盘江大桥的高炮阵地、后勤医院、指挥营、马帮山寨等建筑,1:1还原当时晴隆县原貌,导演还要求演员真刀真枪上阵“厮杀”,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拍摄战争场面和爆破戏份,为整部电视剧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与历史的惊心动魄相呼应的,是现实中拍摄条件的重重困难,导演张玉中回忆,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山区进行拍摄十分艰难,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搭好的浮桥也曾被山洪冲回,只能重新再建,偶尔遭遇冰雹侵袭,拍摄只能中断。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依然高度还原了历史场景,《二十四道拐》幕后的付出值得尊敬。

  国际视野 丰满人物显真章

  该剧导演张玉中和制片人庞敏都表示,《二十四道拐》绝不走当下备受诟病的“雷剧”路线,而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托,以精良的制作强化和突显戏剧矛盾,准确把握中日、中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不夸大、不丑化、不美化任何一方。

  该剧以著名演员刘小峰饰演的梅松为主线人物展开剧情,身兼国民党特派员和中共地下党员双重身份的梅松带着保障“咽喉”和天堑畅通的使命回到家乡晴隆,作为梅氏家族的次子,梅松在家乡不仅要联合美国盟军与进行自杀式袭击的日军封路委员会展开一场“断”与“保”的生死决战,还要与躲在暗处的间谍斗智斗勇,面对诸多挑战他镇定自若。而甘婷婷饰演的王雅琴也兼具多重身份,明里她是援华华侨、白衣天使,以高超医术和美丽外表获取众人信任,暗地里却是日军间谍,暗中执行斩断路桥的任务,虽身为女子,但进行破坏行动时却严密谨慎,表现得心狠手辣、冷血无情。

  此外,剧中浓墨重彩地展示了世界抗日力量的通力合作,剧中美国、英国和法国合作,费尽周章重建被日军炸毁的盘江大桥的桥段,正凸显了盟军力量与日军法西斯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也突出了这部电视剧的国际视野。

  戏中不仅呈现了敌我双方的战争场面,也穿插了梅、刘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亦有人物之间的爱恨交织,主线剧情跌宕起伏,支线故事亦是丰富完整,人物之丰满,剧情之复杂,环环相扣,节奏明快,主线与支线剧情在相互交融之下构成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特效逼真 凸显战争残酷性

  在首播式推出的17分钟预告片中,盘旋于空中的轰炸机和地面战争的爆破、混战场面令人紧张不已,这也构成了该剧的另一大亮点——特效场面。

  为了还原真实作战场面,导演不仅要求演员不用替身亲自上阵表演战争戏码,在场景还原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观看过该剧的前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王伟国在评论中说:“艺术家利用数字技术影像加实景影像结合起来,再现并重构当年二十四道拐上的似长蛇阵的大型卡车繁忙、惊险的运输景象。以及发生在盘江桥上空的日机轰炸盘江大桥的场面和美国陈纳德‘飞虎队’机群与日机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战斗激烈的真实的影像。都是由数字技术来完成的。数字技术重构了汽车、飞机、部分拐道、部分山体等数字影像。”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视剧并非以大量堆积特效场面作为卖点,而是以此纯熟的技术为手段,还原真实的战争场面,为观众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让观众得以直面战争的血腥残酷,激发人们对团结、爱国的认同感,以及对和平世界的珍视。

  延伸阅读:

  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西南1公里处,从上至下依山势呈弯道盘旋,计有24个弧形拐弯,全长4公里,蜿蜒于高达1799米的晴隆山西南坡,是320国道中的一段,也正是世界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中极其重要的一段,是抗战时期重要的运输交通线路。这里留下了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故事,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又称“历史的弯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金州十八景”之一。

  文丨本报记者 彭芳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