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示耗能量 新能源汽车新契机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汽油,SUV
  • 发布时间:2015-09-28 13:47

  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配合和产业的日趋成熟,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国家标准出台也在不断纳入日程中。

  日前,工信部召开的“汽车节能分标委2015年会暨标准审查会”,审查通过了《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第1部分:汽油和柴油汽车》和《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第2部分: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识》)。值得注意的是,《标识》在完善原有汽油、柴油汽车标识的基础上,首次规定了针对新能源车的能源消耗量标识方案。

  国家将新能源车的能源消耗量纳入规定,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促进汽车制造商开发更加节能的车辆,促进节能减排;也可以引导、鼓励消费者购买低能耗节能汽车。

  《标识》将鼓励更多的上市公司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一些龙头公司已经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新一轮布局。

  长城正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轿车业务,拉低SUV车型的排放燃油值。现在长城的产品战略,除了市场因素,基本围绕“油耗法规”来界定。除了新能源汽车,长城还研发了1.5升和2.0升排量的柴油机,为新的法规施行后做准备。

  上汽集团在发布“芯动战略”中也提出,2015年至2018年,上汽将实现完全自主研发,不断优化升级技术,加快提高发动机、变速箱及轻量化水平,在既有动力性不变的基础上继续下降7%的整车油耗。计划在未来两年推出多款插电混动产品,其中包括荣威950、荣威SUV车型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在电动车领域,上汽计划在2017年推出新一代高性能纯电动车,可实现超长续驶里程。

  此外,工信部在发布公告中表示,新修订的《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以“整车整备质量”代替“最大设计总质量+发动机排量”作为基准参数,并采用按整车整备质量分组的车型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大幅加严了燃料消耗量限值。

  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热效率已经接近极限,能够提升的空间较小,汽车制造商要想通过大幅提高燃烧水平来降低燃料消耗量,就需要对现有汽车配置进行改造甚至彻底更新换代,这是有较大难度的。

  在国家以整车整备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后,车企应从车辆的轻量化入手进行改进。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除了通过降低车重来减少能耗外,未来车企还应注意提高汽车驱动传递系统的效率和控制系统技术的研发,通过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降低由于系统工作效率低而产生的能耗损失。

  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72711辆,超过美国52704辆的销量。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有望达20万辆。

  从新能源汽车实用性上来看,既减少了一定的污染,又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后期的保养费用大大低于传统燃油车,消费者更倾向于它的经济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此前我国没有关于新能源汽车能量消耗的国家强制性规定,车企几乎不会标注车辆的能量消耗。

  事实上,对于新能源车的实际能源消耗,只有车企清楚确切数据。但是,不管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无法知道能耗的准确数值,这就造成了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后发现,实际的能源消耗比经销商所说的要高,消费者也因此对新能源车在能源消耗方面产生误解,同时消费者的利益也没有具体明确的法规标准保障,因此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是有所顾虑。《标识》出台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标识》更加清楚地看到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在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另外,新能源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方案出台,也有利于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监管。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能源消耗量的准确对比,加强监管力度,对于违反国家标准的企业进行相关的处理。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 萧函|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