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三优:“充电桩+”来了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环保
  • 发布时间:2015-09-28 13:53

  就在几周前,北京市2015年第4期小客车指标配置公布结果。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数据显示,本期有效个人申请新能源指标的人数达到8736人,中签率低至30%。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85万辆,其中小客车达1.2万辆。

  这几个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北京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一路高涨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建设,成为制约整车市场推广的瓶颈和消费者心中的一道坎。

  目前,多家充电设施运营商服务于北京市场。例如,普天新能源计划今年在北京投建2000个充电桩,主要布点在大型商圈、大专院校等公共场所;富电科技、青岛特来电等社会资本与整车企业共同在京建桩。此外,还有像“电桩”这类互联网企业也在北京市场上表现活跃。据悉,常州万帮正在筹备进入北京市场。

  然而,作为第一批服务北京市场的充电运营商,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三优”)与媒体一直若即若离,外界也很难从其它渠道获得公司的相关信息。因此,华商三优在业内略显低调。

  其实,华商三优为北京所做的事情远远比外界了解得多。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动公交充电场站投运以来,华商三优于2011年、2012年集中建成航天桥、马家楼、北土城、高安屯及四惠等大型的充换电站。截至目前,华商三优在北京16个区县建成278个公共充电站,其中公共直流桩1080个,公共交流桩999个,占北京市公共充电设施总数的85%以上。

  “华商三优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形成全产业链5个亿的产值,具备充电站建设整体投标能力,涵盖设计、研发、安装、运维等一系列产业链条。”华商三优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晓民告诉《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除了继续做好公共充电运营服务外,私人充电领域是华商三优未来发展的重点,“充电桩+”时代来临。

  私人充电成趋势

  “大规模公共充电站的建设是资源集中程度较高一项工程,而以这种模式进行私人充电桩建设有些大材小用。充电设施的商业化发展如果循着以往大规模充电场站建设的思路走下去,那么将成为一种资源浪费。少占地、少利用资源、零散型的充电设施建设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刘晓民表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同手机一样,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配套设备,用户主要的充电地点仍在自己的停车位上,并没有过多寄托于公共充电站。根据华商三优的调查,90%以上的电动汽车用户选择私人自建充电桩。

  更重要的是,私人充电桩没有公共充电桩需支付的充电服务费,收取的费用就是以城市居民生活电价为标准的电费。这样一来,私人充电桩满足了环保人士节能、便捷、经济的使用需求,更有助于我国电动汽车的推广与应用。

  在理清了布局私人充电领域的思路后,刘晓民介绍,华商三优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私人充电桩的建设与服务,现已在北京市安装3400多个私人充电桩,目前每月报装、安装充电桩的数量过百个。

  为了让用户省心,华商三优始终秉承“一站式安装”的理念,为客户提供私人充电桩安装服务。通过近两年的经验积累,华商三优已摸索出一套高效的报装流程,有效解决了很多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刘晓民解释,华商三优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专业报装咨询的同时,也协同北京市相关负责部门与物业协商建桩事项。当然,尽管华商三优已积累了3400多个私人充电桩的服务经验,但是仍需要政府紧抓落实。目前还有一些小区、社区尚未收到北京市关于小区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的有关通知。

  为使用户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居民电价,华商三优公司着力推进用电报装,为客户安装的充电桩引入市电,令用户享受0.4783元/千瓦时的电价。这意味着,无论是北京市1.2元/千瓦时的充电服务费,还是0.8元/千瓦时左右的商业电价,市电均低于这两类充电费用,并且私人充电桩不包含充电服务费。

  “随着北京市各项政策逐步落地,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购买热情逐渐提高,华商三优对发展私人充电设施建设抱有决心和信心。”刘晓民加重了语气,“华商三优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投资与市场接轨

  以安装充电桩为基点,延伸出服务或商业运营价值,是对充电设施进行商业投资的关键,也是大多数充电运营商布局公共充电领域的市场因素之一。

  刘晓民坚信,随着华商三优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深化国企改革,服务私人充电领域的市场空间将十分开阔,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华商三优的服务模式迅速复制到其它城市。

  在私人充电领域,近年华商三优启动“电动社区”计划,针对社区固定的停车位和公共停车位,通过“桩先生”充电设施网络管理平台,向用户提供充电桩信息,为没有固定停车位的电动车主提供充电服务,同时,采取长租或对外开放充电桩的方式,实现盈利。

  此外,刘晓民透露,华商三优正在筹建“4S店服务工单系统”,通过4S店分享工单信息及申请报装信息,华商三优可直接接收订单为电动车主服务。“4S店服务工单系统”构成了4S店卖车、华商三优建充电桩、消费者买车的联动格局。

  “对于电动车主而言,他们买完车后,关注的重点是能够及时完成充电桩建设,及时能够使用车辆。‘4S店服务工单系统’就是针对这种需求,省去了多道建桩申报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这也是华商三优在私人充电领域实现最大价值的渠道之一。”刘晓民表示,目前华商三优安装一个私人充电桩的周期为21个工作日,争取在2016年将建桩周期缩短至15个工作日。

  除在私人充电领域实现商业运营外,华商三优先后投资建设延庆、潞城、平谷出租车充电场站。去年年底,华商三优斥资近1600万元投资建设的通州潞城电动出租车充电站投入运营,可同时为300辆电动出租车提供充电服务,设计每天满充最大服务能力超过1500车次。据刘晓民透露,该项目目前已实现盈利。

  对此,记者曾经抱有疑虑地与刘晓民进行核实,但是刘晓民斩钉携铁地对记者表示,华商三优是目前北京市场唯一一家盈利的充电运营商。此外,华商三优正在规划建设200个出租车扬招站充电点。

  安全与服务并行

  日前,工信部提出对全国各地充电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这一举动,不仅给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充电设施生产商敲响警钟,而且也提醒充电运营商在开展商业运营的同时,把紧充电安全关。

  刘晓民认为,安全无小事。他举例说,在元器件采购过程中,我们曾解体一个小开关,发现内部设计简单,零部件制造粗糙,与市面上销售价格(匹配的质量)差距较大。他认为,充电桩生产厂商应在安全和细节方面做实。此次安全隐患排查华商三优已将排查范围扩展至售后服务,要求每个充电桩拍摄3张图片,标定充电桩地理位置及运行状态。

  在日常排查中,华商三优严格遵循电气安全标准,对充电基础设施进行排查,严格把关生产质量,做好安全服务。

  在刘晓民看来,服务是充电运营商展现自身价值及商业价值的形式之一,安全也是服务的一部分。得益于5年来技术、运营及服务经验的积累,目前华商三优具备充电站建设总承包(EPC)资格,呈现出涵盖设计、研发、安装、运维等全产业链的态势,已实现全产业链5亿元的产值。

  未来几年,华商三优仍将深耕私人充电领域,推动电动汽车推广与应用。截至发稿,华商三优“桩先生”充电设施管理平台显示,已为3457位电动汽车车主安装充电桩。

  同时,刘晓民认为,充电运营商应与车厂密切联系,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问题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失效、过充有很大关系。在这方面,华商三优技术中心正在研究单体保护策略,以保证充电安全及车辆安全。

  本报记者 朱龄|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