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 大众将在华投放15款新能源汽车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大众,新能源汽车,投资
  • 发布时间:2015-09-30 10:38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致力于大力发展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形式都是以电力形式出现的,而且都具有分散、不稳定的格局特点。在此基础上,新能源汽车恰好可以能够适应上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点,最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甚至在未来发展中成为一种新的储能手段。

  对于企业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非常大的动力来自于国家对于油耗限制的规定,按照目前中国已经公布的政策,到2020年的第四阶段结束,国内汽车平均油耗要达到每百公里五升。按照最近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的,到2025年这个数值要达到四升左右,对于车企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以大众公司为例,在欧洲我们确实是有大概60%~70%销售的车辆都是柴油机,这些柴油机可以实现15%~20%的节油效果。

  其次,中国市场这几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消费者不仅喜欢大车,而且SUV的销量日渐提升,这与国家要求不断降低油耗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由此看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良好的手段。如果要达成2020年百公里五升油耗的标准,一个基本主流市场的车商大概要规划超过7%甚至10%左右的新能源车才能实现。

  中国很早就开始注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09年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大力推行一系列示范政策。近期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把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项目之一,这也充分说明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及消费国。

  大众汽车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得益于目前中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的模块化生产战略,大众汽车集团可以迅速地满足市场对于各种车型,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所谓的模块化战略,它的基本思路是把车内的各种零件和大的组成标准化、模块化,从而使得同一个零件、同一个模块可以用于不同的车型,或者在不同的车型里面来配置不同的零部件。

  目前,大众集团的模块化战略已经进入中国开始生产。大众的战略和其它厂家不同。目前,其他车企做电动车有不同的战略,比如宝马为了电动车设计一款或者几款车型,完全用于电动车,而大众则是在现有的车型上,配置相应的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的组成。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大众的做法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对的灵活性,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同时可以降低成本,这是大众目前战略的一个优势。

  在中国市场,我们也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我们和合资伙伴一起,充分整合全世界的研发资源,已经开始了一个规划,即在未来四、五年内,将在中国市场投放大约15款新能源汽车,并且实现国产化。这15款新能源汽车既包括纯电动,也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事实上,对于汽车厂商而言,新能源汽车本身就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是成本问题;第二是续航里程问题;第三是基础设施问题,尤其是基础设施问题已经是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从成本上来讲,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大概为每千瓦时200~250欧元,即1500~2000元。据研究机构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向,在充分实现量产以后,新能源汽车成本有可能在5年以后降低至50%左右。如果事实真的如此,这将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整车售价。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一般在200公里左右。按照预测,今后5年内可能开发出新一代燃料电池,续航里程有可能提高到300公里左右,甚至可以达到500公里,这样大概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但在新一代燃料电池出现之前,大众汽车量产的新能源汽车基本还是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主。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大众也在积极的进行布局。我认为在这方面需要强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尽快打通瓶颈,无论是公共充电桩还是私人充电桩,不管是地下车库还是停车场,目前的建设方式缺乏政策指导和顶层规范。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在充电桩安装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这极大地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的车桩比例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其次,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时候,能够尽量参考其他国家的规范,进而制定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系统标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发展新能源车的社会成本,而且也会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国外市场带来极大的便利。

  张绥新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会成员、执行副总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