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是必经之路!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职业化,中超联赛,裁判争议
  • 发布时间:2015-10-08 11:31

  目前中超联赛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在各俱乐部中进行一次投票调查的话,裁判问题100%会成为票选第一,裁判争议贯穿中超联赛过去多年的历史,只是2015赛季,随着裁判拳击主帅、出牌认错人、掷边线球有越位等错判误判的集中爆发,变得矛盾激化和集中。该怎么解决裁判问题,才能让未来卖了80亿转播收益的中超联赛,裁判不再成为主角?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一位裁判界资深人士,请他谈了对于中国目前裁判问题的看法,以及一些焦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和记者确认不公开其真实姓名后,该裁判很坦承地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一、为何裁判选派制度不能公开,或者说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答:其实全世界裁判的选派都有一个差不多的尺度,就是同地区的回避这一大原则,然后包括同一裁判不能连续同时执法一支球队的比赛,或者比较密集地执法同一球队的比赛。但是在中国的裁判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两年足协搞的培训和选拔上,区域过于集中,要么是北体大的,要么是上海体院的,都比较集中于这两个学院派,虽然说这两个学院的裁判也分别来自五湖四海,家乡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出自于同一院系,你说相互之间能没有某种默契和联系吗?问题不出在人家两家院校上,是足协其实应该扩大裁判的培训范围,在有中超球队的城市,都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裁判的选拔和培养,而不是就近、哪儿方便就培养哪里的,最后都扎堆了,然后你想回避或者怎样,有时候都不好调配了。所以你说让他们怎么公开自己的选派制度,公开之后,由于本身这种培养机制就有很多弊端,所以越说开了就越显得他们做得不够职业,只好干脆不说。

  二、本国裁判跟外国裁判相比,究竟水平差在哪里?水平差距究竟能不能缩小?

  答:你说中国没有好裁判吗?我觉得以前有。比如说陆俊,仅仅从他的执法水平来说,在亚洲也是响当当的,但是他犯了错误,可是错误归错误,他的业务水平,迄今为止,我也没看到哪个裁判能够超过他的。

  我觉得中国的裁判,其实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一,稳定性不够,一个赛季的执法,时好时坏,忽高忽低,水平落差太大,这样的执法水平,对于保障联赛的水平是很不利的;第二,业务钻研精神不够,尺度非常不统一。同样的犯规动作,在这场比赛里不犯规,在另一场比赛里可能被罚下,你说这样的吹罚标准,让中超各队怎么适应?该怎么踢?第三,执法细节不够严谨。前段时间有个日本裁判山本雄大受到好评很多,我也看了他的执法,确实精彩,我看到的是他在一些细节动作上的处理,比如说,在他响哨的同时,他的手势马上就同时出来了,第一时间做出让人很难质疑的判罚,那种坚定的表情和坚决的手势,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同样,我最近看了一场中超焦点之战,一队的后卫和对方外援前锋相互之间都有动作,结果裁判老远就吹停了比赛,但是他没有任何手势,跑过去询问,问了半天也没有问出个究竟,然后就不了了之重新比赛了。当时我看到都很想笑,足球场上双方都有动作,不做判罚的情况也有,不是说相互拉拽了就一定要给谁犯规或者怎样,那么如果你认为都是合理冲撞,你就马上示意他们起来比赛继续进行,马上开球,你有跑过去问,然后又做不了决定,给球员的感觉是,作为主裁判,你都没看清楚,所以做不了判断,这样一来,你说你接下来无论怎么吹罚,球员会真的信服你?

  其实裁判在场上举手投足的细节,对于球员都是心理暗示,你自己首先得坚定,才能让球员很难质疑你,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会不引起争议?归根结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裁判职业化程度还不够,我们联赛正在朝着职业化方向去努力,但是我们的裁判的编制和归属上来说,只是半职业半业余。这样不改革长久下去,对于中国足球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三、中国裁判必须要走职业化的道路吗?

  答:非常有必要。中国职业联赛如果真的想很好地发展,裁判走职业化道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越早解决越好。中超联赛各个球队目前投入都这么巨大,他们肯定需要有与之配套、水平相当的裁判执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出比赛的公平性,然后让他们的付出通过最纯粹的比赛结果体现出来,如果总是裁判成为主角,各种错判漏判或者偏哨,这样一旦影响到比赛结果,就有可能影响一个球队整年的战略布局,总是这样乱吹的话,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和积极性的。

  现在中超各队投入暴涨,联赛水平也在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中国足协在裁判管理水平和裁判自身执法水平上跟着相应提高。走职业化是最好的一个解决办法。现在的裁判,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领着一份固定的薪水,待遇也都还不错,生活有保障,然后吹中超联赛算是“赚外快”,那么干得好就干,干不好,大不了回到原单位,继续生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并不能够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裁判这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上来,而且自己还有退路,犯错了怎么办?如果受到的处罚严重了,大不了不吹了。可是他们一个大不了不吹了,给一个职业俱乐部造成的损失,其实是很难挽回的。球员和教练他们都是职业的,都只有这一个饭碗,他们要是踢不好就会丢掉饭碗,失去奖金,或者一年努力白费,但是裁判犯错,跟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不同的,犯错成本不一样,你说犯错频率是不是也就不一样了?如果裁判也是职业的,他们如果吹不好,多轮停哨,就会影响他们全年的收入,那么这样一来,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是不是应该就会有所提升了?我觉得肯定会的。以前中国足球刚刚职业化的时候,还有球员不爱惜身体去泡吧什么的,但现在球员都知道自律、勤奋,为的就是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如果裁判职业化了,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工作倍加珍惜,不会是目前的工作态度了。所以我觉得不管别的,就从这点上来说,裁判就是应该走职业化道路。

  四、走职业化道路,钱谁出?给裁判多少钱合适?给钱多他们水平就能上去吗?

  答:中国足球目前不缺钱,如果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钱不应该是一个阻碍裁判职业化的大问题。成立职业联盟,然后由联盟共同出资,聘请职业裁判,其实这也是中超俱乐部这些年来一直在呼吁的,他们对于中国足协的不信任,导致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来管理裁判工作,大家一起投票来决定很多事情。你问钱多水平就一定能上去吗?这不一定。但是如果有请职业裁判的钱和想法,中国的不行,我们聘请外国的裁判行不行?就像山本雄大和以前经常来的金钟赫,有了职业联盟,就像请外教一样,也同样可以请外籍裁判来执法,中国裁判水平够的,就拿职业裁判这份工资,水平不够的,那就该干嘛干嘛去。中国足球想要发展,不应该纯粹为了培养裁判而培养,没有水平硬上位。

  我觉得一旦裁判走职业化道路,给多少钱我也说不好具体数字,但是每个裁判原本的待遇都很稳定丰厚,如果想要让他们放弃现在的一切,带着冒险的精神投入到中超职业裁判队伍中来,那么这个工资肯定是要有诱惑力的,得让裁判觉得,这份工资,即便吹到原来国际足联规定年龄就退休了(目前国际足联已经取消了裁判46岁必须退休的规定),接下来的生活也能有一个不错的水准。

  国外有职业裁判制度,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们借鉴一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就行了。总之,中国裁判也要搞竞争,而不是大锅饭制度了。此前经常有人说,就那么几个人,不用他用谁。本身裁判队伍人少,其实是足协培养的力度和人才积累不够,因为人少,就什么水平的都用,如果这样,那足协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所以足协不要用什么没钱没有人力去培养更多的职业裁判为借口,如果他们做不好,就可以让出这个权力,让能做好的人去做。

  五、如果今后真的能够走上裁判职业化的道路,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呢?

  答:裁判职业化了并不是一劳永逸,因为走上职业化是一个趋势,但是真正想要让职业化走得好,还是需要很好的管理,统一的标准。说一个判例,马宁吹罚上港主场对阵申花那次,出牌很严厉,我本来为马宁的严厉执法有些叫好,也以为从那以后,中国足协会狠抓粗暴犯规,统一尺度,但是怎样?那之后很多比赛的执法标准又超乎寻常地宽松,几乎每位执法中超的裁判,尺度都不一样,他们这些不同标准的裁判,也都在中超轮流执法,那么你告诉我,什么是标准?到底球员该怎样防守才是正确的?为何有的队总占便宜,有的队总吃亏。有的队主场怎么踢都不败,究竟都是实力,还是背后有故事?

  我觉得中超裁判职业化之后,应该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监管队伍,严格监督裁判每一轮执法,然后对于一些争议判罚,对内对外都要有个明确说法,至少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去做,只有这种尺度统一了,裁判职业化才更有意义。否则只是披着职业化外衣,还是你吹你的标准,我吹我的尺度,那还有什么意义?

  六、你觉得裁判问题这么多,都是裁判的问题吗?板子都应该打在裁判身上吗?

  答:肯定不能都怪裁判,我觉得板子更多应该打在管理者身上,因为裁判再差,他们本身是没有权力决定自己出场执法的,而是有人派他们去执法的,因此当一些屡次出现问题的昏哨总是出现在中超赛场上,或者一些低级错误总是不断重复,那么这就是管理者的问题了,因为他们才有权力派裁判执法,给裁判制定标准。最近我看了亚洲篮球锦标赛,感慨挺多的,你们可能都为中国男篮夺冠高兴,但是我却注意到了日本男篮的进步,至少他们拿到了打附加赛的资格,日本现在篮协的主席是谁你们知道吗?是川渊三郎。曾经的日本足协主席。他被篮协请过去,就是希望像发展足球那样,帮助篮球振兴。你说日本篮协聘请川渊三郎是因为他多懂篮球我觉得未必,但是我相信他懂管理,他能够把握大方向,知道什么才是发展一项运动最核心的要素,什么人才和什么样的制度是最重要的,中国就缺少像川渊三郎这样的管理人才。我相信中国不是出不了好裁判,而是我们不会管理,不会用。有的裁判按照规章制度去吹,但是另外的不按照规矩去乱吹,那么最后谁对谁错,可能按照规章制度去吹罚的,因为球员或者球队根本对于规则理解不够,反而被骂黑哨;而乱吹的可能被骂得就更惨了,但是做得好的,不能被树立为典型,做得差的,也能跟着混,你说这样的管理模式,怎么能够出来好的人才和裁判,所以我觉得板子不能都打在裁判身上,管理层必须要为此深思并且做出改变。

  记者 程善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