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汽车社会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相遇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汽车,移动互联网,谷歌
  • 发布时间:2015-10-12 09:40

  谷歌的OAA联盟自去年CES正式宣布成立已过了一年多时间。目前联盟当中包括沃尔沃、大众、jeep、雪佛兰、英菲尼迪、奥迪、本田、现代、宾利等汽车制造商以及三星、英伟达、德尔福等IT厂商,总计已超过40家。

  谷歌的OAA联盟主要是基于Android Auto智能车载系统来打造智能汽车,与之形成竞争关系的是苹果的Carplay系统。同时,汽车制造商们的车载智能系统的发展也在稳步进行中,包括宝马的iDrive和Connected Drive、福特的SYNC智能车载系统,以及特斯拉的智能车载系统。

  如果说智能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热潮,那么智能汽车将作为新的载体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进阶路程中的重要踏板。面对这种趋势,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必然会融入这股洪流当中。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无论未来发展到何种程度,将目标人或物安全送达到目的地的本质不会变。所以基于智能车载系统的应用开发都不能够偏离这一准则。

  谷歌在去年9月底向开发者们公布了Android Auto的开发文档,这份文档对开发者限制颇多。开发者仅可进行一些填空白式的设计、线条着色以及颜色的调整等等。想来限制开发者创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安全的压力。事实上,在推出Android Auto之前,谷歌就曾向美国国家交通公路管理局取经,尽量避免开发的应用对车辆行驶产生影响。

  请关注汽车的大脑,以及无人驾驶

  一旦作为智能汽车大脑的车载系统被其他人通过网络缺口进行控制,比如获取你的位置信息,改变你的行车路线,再比如让你的刹车失灵,这可将导致很严重后果;另外,多样化的应用如果令驾驶者分心致使驾驶过程中不够专注,这可能是等同于疲劳驾驶、酒驾一样的行为。所以受限于法规与道德的约束,在智能车载系统的应用开发上,并没有呈现全面开花的局面。

  那么未来基于智能汽车的应用开发将如何发展?从目前来看,未来的车载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是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实现互通连接来实现导航、LBS、影音娱乐以及车辆的简单操控等功能。

  这一市场如果要出现质的变化,恐怕还是要依托车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说是处在半自动驾驶的普及阶段,一些品牌的车辆已经具备自动泊车、车道变换辅助、紧急自动刹车等等,但这距离完全无人驾驶还有很长一段路。

  目前谷歌以及奔驰等汽车制造商在无人驾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虽然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拟定以及商用进程何时能够提上日程还是个未知数,但那是人定出来的,包括你。

  互联网的本质作用就是让一切连接更为简单更为透明

  互联网的本质作用就是让一切连接更为简单更为透明。在日常生活当中,汽车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除了创造出一些基于LBS技术的移动应用外,诸如推送目标位置附近的餐厅、商场的位置信息以及打折消息等,很多涉及汽车保养和维修等售后服务的O2O项目也颇具发展潜力。目前相关的汽车O2O项目主要以提供上门维修、保养服务为主,相比传统汽车后市场来说,透明和专业化服务是其最大的竞争力,这对于打破汽车行业目前的由4S店以及主机厂商主导的垄断局面,颇为有益。

  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思路。汽车行业与互联网的相遇将逐渐削弱汽车的使用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并将在车与人、与生活之间建立更多的连接,汽车的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工具、出行工具,它将是兼具手机、电脑等多重功能的高级人工智能。

  汽车社会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相遇,使传统汽车厂商、互联网企业、汽车发烧友(用户)开始做梦,做梦的结果是连接到一起,一起做一些有意思、令自己令别人激动的事情。

  人生就是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改造,创业,玩,其实都是同一件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