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器收藏门槛太高 碎瓷片可玩出新价值

  随着收藏热的发展,各类文物藏品的价格日益走高,瓷器也不例外。官窑精品价格动辄数以百万计,常见的民窑之作也是几千甚至过万元,这对于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还是难以承受。因而一些聪明的“瓷片族”应运而生,说白了,就是玩赏收藏各类破碎的瓷片。古旧瓷片比完整瓷器容易搜集得多,也更适合普通爱好者购买、把玩。更妙的是,古旧瓷片不仅是学习的标本,其中精品还能重新创造出装饰品、摆件、壁挂等各式新艺术,使得原本较为常见的破碎瓷片有了新的生机,价值也随之上扬。

  老瓷片可分三类搜集

  在瓷器收藏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花了钱买到的却是赝品。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古瓷片,是指中国古代瓷器流传至今的一部分残片。好的古瓷片应该具备口沿和完整的底部,可以此为依据复原。特别好的古瓷片依然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从瓷片类别上进行收集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关注瓷片的釉色,专收集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唐越窑、宋汝、官、钧、定窑瓷片以及龙泉、耀州窑瓷片等。

  第二类是收藏以明、清民间青花绘画瓷片为主。由于这些瓷片价格较低,特别是在江、浙的山区,随便一挖就能看到不少瓷片,因此这个群体是越来越大。

  第三类则是专门收藏元、明、清景德镇御窑瓷片。上至元青花、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下至清代官窑残片,尤其重视有官窑底款的瓷片收藏。由于现在官窑整器的价格比较高,因此即使是残片,价格也不便宜。

  牢记“贵精不贵多”

  按照瓷片的图案进行收藏,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古陶瓷上的纹饰或图案,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都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和风格。以瓷器装饰常用的龙纹为例,各个时代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除了是瓷器鉴定的参考因素外,也是当时的历史时尚、民族信仰、民间风俗以及美学、美术方面的珍贵资料。因此,收藏有完整纹饰或图案的瓷片,价值相对较高。

  在收藏瓷片的时候,要牢记“贵精不贵多”。拥有太多的普通瓷片无异于垃圾,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唯利是图者制作伪瓷片出售,利用人们“破瓷片还会有假吗”的心理,使许多警惕性不高的收藏者上当受骗。同时,不要过高期待古瓷片升值。一般来说,古瓷片除了一些特别稀有的品种外,其他的升值空间有限,只有当它们成套重新结合创造为艺术品才焕发新生,有更高的收藏意义。

  巧妙再创造老瓷片能增值

  1.切割成各类杯垫。杯垫的样式很多,材质也多样,但最为古雅,也非常有巧思的方式是利用各类盘、碗古瓷碎片切割成方形、圆形块状作为杯垫,再现了古瓷的淡雅、优美,同时也是爱物、惜物的怀旧情怀的绝好寄托。

  2.切割为各种装饰品。古瓷碎片种类多样,有以釉色取胜的各式单色釉瓷器,或淡雅或俏丽或清新;有以各类釉彩引人入胜的粉彩、三彩、五彩等。这些遗留下来的瓷器碎片数量较多,有心的藏友把残留的纹饰切割下来,留下或士人临江观景,或美女闺房梳妆,或者一花一鸟啼鸣,或一物一景伫立的小瓷块,但均有小中见大之感,可谓“一花一世界,一瓷一天地”。古代瓷片通过与金属镶嵌工艺结合,不仅切割的露胎处得以掩饰,而且通过贵金属的烘托,档次得到提升,也更加符合现今的审美。这类饰品不仅数量稀少,基本都是属于独一无二之作。同时也可以开动脑筋DIY,为生活增添不少情趣。切割的吊坠也可以与各种材质的挂链配搭,玩出新的感觉。

  3.镶嵌成插屏、壁挂等工艺品。利用一些比较贵重的瓷片,通过切割打磨,然后镶嵌,还可以制成比较古雅的装饰品。这类玩法早在明清时就有。俗语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目前在拍卖市场也可见清代遗留下来的钧瓷镶嵌插屏,别有趣味。

  老瓷片本来价值较低,很多只能是作为标本,但是通过切割打磨,再与其他材质的东西镶嵌组合,就增加了新的价值。当然,收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趣味,是心灵的放松及对古雅生活的追慕,而非全为了利益。只有放平心态,轻松享受收藏,从中得到乐趣,玩出品位,这才是收藏的最大收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