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学校园书店倒闭近半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北大书店,开学季,母校
  • 发布时间:2015-10-19 15:46

  调查显示,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5年时间,近半数“消失”。对于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僧多粥少,注定不够分”,对挽救倒闭大势帮助不大。

  在北大校园西南角地下二层的物美超市内的书店区,穿过物美超市左侧一条长约十米的过道,“汉学书店”早已不见。曾蜗居在地下的北大书店“三剑客”如今只剩博雅堂和野草书店。经打听,“汉学书店”两年前悄悄地搬离了校园,甚至大家说不清它到底是彻底倒闭了还是搬家了。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的符鹏博士感慨道:“听说汉学是因下水道破裂污了整家店,一屋子古籍大部头遭了殃,这对汉学书店是灭顶之灾,停业了好久最终还是没坚持住。”在北京求学生活10年,他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校园实体书店成为“过去时”。

  正值熙熙攘攘的开学季,博雅堂书店里也门可罗雀,另一侧的野草书店光景也差不多。在狭窄的书店一角找到了看店的人。整个上午人流量不足30人,对于这样的经营状况,看店的杨女士已经习以为常。“2007年、2008年书店盈利状况较好的时候,房租支出根本不算什么,近两年的房租支出却要占到总收入的近80%,维持经营相当吃力了。”

  符鹏掰着手指向笔者回忆母校北师大的校园书店,经营了10多年的人文书店“海晴书店”、转租临街门面的“盛世情”、被拆掉的“新华书店”、小西门附近的教学辅导类书摊,也都寂寥地离开了校园。“2006年刚来北京时,北大、北师大每个学校都有七八家甚至更多的书店,很多还开在校内,那时买书人多,结账都排着长队。现在还在校内,而且叫得上名儿的,大概只有北大的两家。”

  转行做教辅也“卖不动”

  比起人文社科为主的实体书店的惨淡经营,曾有人指出高校书店转行做教辅,称得上是这些书商们的新出路。人文书店消失,教辅书店成为主导,这些书店生存是否真如外界猜想的乐观呢?在北师大研究生C座地下室的墨香书屋,听到另一种声音,“教辅也卖不动了”。

  这家由师大校友开的二手书店,曾坐落在师大小北门外的平房。去年因合同到期、房租上涨而决定闭店时,店主发帖求助,很多网友发起了“挽留拯救”活动。在北师大后勤的帮助下,墨香书屋在学生宿舍地下室安家落户,校方还为其免去租金。

  看店的秦阿姨说,搬来后店面更宽敞了,但走“便宜”路线的教辅生意却并没想象中好。“从前每年开学算是书屋人最多的时候了,但今年生意也非常一般,尤其是二手教材都卖不动了。”

  屋内书架摆得很密,交错着形成一个小型迷宫。几个在校的学生站在二手教材书架前选购,但最终拿到收银台的寥寥可数。“教材出了新版,店里还是之前的老版。平时我们更多的也是上网买新教材,二手书找高年级的人买比较多。”一位女同学说道。

  近五年书店倒掉近半

  2010年前后,某大学生网友曾整理过一份图文并茂的北京高校“书店版图”,当时作者曾按照书店的集群性分布,把海淀区的高校书店分为了四个商圈,分别是北大及万泉河,清华及蓝旗营,海淀图书城及海淀黄庄,北师大及其他周边,上面列出了40余家大大小小的校园书店。笔者按图索骥,走访北大、北师大、清华的校园周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时间里,这些区域内的20家高校书店,竟有十家已从版图上黯然“消失”。“消失”的,既有规模显赫、名声在外的,如“第三极书店”、“风入松”者,也有北大畅春园附近小平房内暗藏的六七家人文小书店。还有书迷说,甚至连北大周末书市也“因校园用地紧张”于去年春天戛然而止。

  “虽然实体书店走弱是大势,但大学周边书店倒闭让人心寒。”某高校在读硕士生王敏同学有一些埋怨,“虽然大家都觉得书店是大学的文化标志,但平时学校和学生对书店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保护。

  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都成为大学及周边实体书店消失的主要原因,“收入渐少,成本却渐高,这就是书店现在面临的困境。”一书店的店主说道。

  据了解,实体书店受到网络书店的冲击较大,主要表现在新书的价格竞争上,而高校学生对价格最为敏感,实体书店新书卖7.5折,但网上比这价格更低,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来实体店买。店主还表示,作为小本经营,进货渠道和资金链,跟大书店相比也是势单力薄,“大的出版社认大公司、大店,赊销和退货都可以,但我们却不行,书卖不掉也只能自己扛,再加上房租、人力、库存等耗费,现在多数小书店都亏或略保本吧。”清华附近的豆瓣书店店员说。

  今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

  多数未听说”扶持计划“

  那近年来政府对实体店的扶持,是否“普惠”到了高校周边的书店呢?作为北京高校和文化单位的重要集聚区,去年4月,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扶持书店行业健康发展暂行办法》,每年出资400万元,来扶持实体书店。扶持对象为营业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出版物为主营业务,出版物销售占比不低于30%的书店。当时海淀区文委宣布每家店最多获得50万资助,并组织申报。

  调查走访中,问起高校的书店是否听说过此次“扶持计划”,多数店家都摇头,表示营业生涯里,并没有接到任何福利性补助,也不知道文委的资助政策。一店主指着店铺墙上的“经营许可证”等执业证照,”我们店也是在文委注册过,按照你说的营业面积等条件也都符合啊,头一次听说这政策啊,之前也没人告诉我。“北大附近的书店老板透露,她也曾经考虑过教委和文委的扶持政策,先后打了几次电话去咨询,但并未得到如申请流程、补贴多少等具体信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海淀区文委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只是联合发文的单位,具体政策要咨询区宣传部门。区宣传部工作人员则称“它也在扶持范围内”,但具体认定的名单是由专家打分认定而来,且每年的政策认定不一样,需自己上网关注。

  另有一位业内相关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海淀全区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000家实体书店,按扶持计划每年400万,每家不超过50万的资助标准,僧多粥少,注定不够分的,只能先考虑规模和经营都较大的书店。高校周边的民营小书店即使申请,难度也是大啊。”

  王晓芸 郑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