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须防大疫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洪水 大疫
  • 发布时间:2010-09-06 09:50
  环境消毒,灾后第一课

  洪灾后,由于淤泥的堆积,垃圾和粪便的污染,以及动、植物的腐败,蚊、蝇等昆虫极易孳生。社区及个人应认真清理垃圾、淤泥,疏通水沟,填平洼地,深埋各种动物尸体,对室内外环境特别是垃圾、下水道、厕所和卫生死角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药物消毒,消灭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防止传染病流行。

  洪水造成房屋倒塌,垃圾堆积成山,其清理、掩埋往往需要好几天时间,为避免垃圾在掩埋之前成为蚊、蝇等昆虫的孳生地,必须坚持边清理,边消毒、杀虫。对腐烂的植物和动物尸体及其他腐臭的污物,应先以5%次氯酸钠或5%漂白粉溶液喷洒,用量为100毫升/平方米。然后将动物尸体等可燃性废物集中焚烧或深埋。

  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消毒,并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放心启用。要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喝生水,而要喝煮开的水或纯净水。

  现在正值汛期伏暑,灾区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引发肠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等。要防止“病从口入”,除强调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外,生活中还必须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在抗洪救灾中经常接触污物、污水的人员,可穿防护雨靴、戴手套,用餐前一定要清洁消毒双手,如用肥皂水浸泡消毒,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因居所倒塌而住在临时住所的灾民,要做好杀虫工作,防止昆虫叮咬,以防某些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凡被洪水淹过的地方,如地面、墙壁、卫生间、公共厕所、卧室,以及大街小巷、污水阴沟、垃圾堆等,应及时清理,可采用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为25%计算)20克加水5千克,喷雾或洗擦2小时。喷雾时表面渗透要均匀,土质地面1000毫升/平方米,土质墙200毫升/平方米,水泥地面300毫升/平方米。

  同时可采用溴氰菊酯(凯素灵,2.5%可湿性粉剂)等广谱、低度、高效杀虫剂进行杀虫,防治蟑螂、苍蝇、臭虫有效用量为10~15毫克/平方米,而蚊子为5毫克/平方米。灭鼠方法最好采用机械法,如人力围捕、鼠夹(笼)等,尽量减少投放毒饵灭鼠,以免鼠药中毒,死鼠要深埋或焚烧。

  洪涝之后,三类疾病高发

  一般来说,洪涝灾害地区主要容易发生3类疾病:一是肠道传染病,如急性胃肠炎、伤寒、痢疾等,其主要症状是呕吐、腹痛、腹泻,有的患者还有发热;二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三是中暑、皮肤病以及昆虫叮咬、细菌滋生而引起的不适。其中,肠道传染病最常见,也是灾区人民深受其扰的病变。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首先要做好“两管一灭”工作,即管好水源、管好粪便、杀灭苍蝇,防止病从口入。这就特别要求社区、居民保护好水源,人畜、特别是宠物不要随地大小便,厕所整修、新建要远离饮用水源。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搞好家庭、棚区及环境卫生。其次,要严格控制传染源,管理好患肠道传染病的患者,避免交叉传染。

  汛期防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苍蝇满天飞的地方进食;瓜果要洗净,生吃要去皮;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馊饭菜,不吃或尽量少吃凉拌菜;多吃一点生姜、大蒜、紫苏。家中如有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适量的药物预防和控制。

  概括起来,预防肠道传染病要牢记“九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