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体检记

  许多中国人那么热衷去日本治病,日本的医疗到底好在哪里。

  夏天回日本,除了走亲访友之外,行程上多了一个项目——体检。

  其实我每年都会在上海做体检,主要是因为公司福利,“不做白不做”。但每次体检后,心里总是不踏实。报告单上的很多问题,比如结石、囊肿、“三高”,等等,医院和体检中心并不给出详细解读,也不提供任何实质性建议和解决办法。

  所以,我把这种体检称之为“暂时排除死亡可能的诊断”,更像是一种精神安慰。朋友中还听说过体检后的几个月内,或者更短时间里被查出不治之症的不幸案例,让我心里一直不安。

  这次回日本,我决定彻底体检一次。一方面是人到中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好奇心——许多中国人那么热衷去日本治病,日本的医疗到底好在哪里?

  我选择的体检医院位于日本中部的长野县,这里是1998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从东京坐新干线不到2小时就可到达。选择这里的原因,一是同样的体检项目要比在东京便宜近一半,二是这家医院有个最大特色——MRI检查(核磁共振),1小时就可以把人体从头到脚扫描成像,且无辐射和副作用。

  体检全程由一位医师和一位护士陪同,其中的那位医师能够操作所有的仪器设备,并且会根据病人情况给予个体化关注。比方说,如果在内科检查发现哪里有问题,他会在接下来的检查中重点关注,不像中国的医院里每个科目由不同的医师检查。

  我问这位医师:“你为什么会操作所有的仪器?”他回答:“我是这里的副院长,设备采购时我就介入了,并且接受过系统培训。”他还告诉我:“我们看病不是光看报告单,而是尽量跟病人多接触沟通,观察其行为、举止、心理素质,这些细节会给出很多启发性提示”。

  体检一共进行了3个多小时才结束。休息了1小时后,除了血常规,所有的报告结果都出来了。护士把我带到副院长办公室,由他亲自给我解读报告。

  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这么数小时工夫,他连我小时候得过的小毛病,似乎都已了如指掌。MRI扫描成像更是把身体“看”得极为清楚,包括血管里的血液流动分布和微硬化。

  副院长为我一一解释了检查出的问题,明确告诉我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危害性。为了让我理解得更清楚,他甚至耐心充当了“科普员”,比如说明血管的微硬化时,专门拿出一个血管造型让我触摸。最后他详细叮嘱了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体检的总花费,大约是人民币5000元,比在上海的体检中心略贵。但体检后的我,整个人都轻松了,感觉这个钱花得特别值得。

  文/关田刚司(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