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应做产业创新的领头羊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珠三角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16 15:03
这是继长三角区域规划纲要颁布后又一区域规划发展规划。当前区域经济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涌现出来,有的已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这是以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为背景的。早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在产业转型方面已经有所考虑和布置,但金融危机的出现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让转型的必要性遽然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下游商品市场的外部需求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先是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居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后希腊等国主权债务危机凸显,欧元区经济前景不明朗。而日本公共债务占GDP的比率也不断攀升,加之其国内政局复杂,经济状况堪虞。中国出口方面的主要贸易伙伴在金融危机中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的“不可靠”,促使我们不得不对高度依赖欧美市场的生产贸易模式进行严肃反思。
其次,上游原材料市场的外部供给同样面临不确定性。例如,原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和原材料严重依赖外部市场,面临获取、运输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缺乏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又带来价格风险,主要货币汇率不稳定还造成市场风险。这些风险都与我国规模大、附加价值低、能耗高的制造业特征紧密相连。
第三,作为避险手段的国际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也带来不确定性。这与我国自身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不足、缺乏足够可靠的金融避险手段有关。
中国之所以面,窗外部最终市场需求、原材料供给、国际避险金融手段不足等外部风险,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在全球分工链条上的位置决定的,而这一位置取决于中国自身国内的经济及产业结构。
要免于或降低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应由“生产型”经济结构向“消费型”经济结构转型,创造足够规模的区域内消费市场。要免于或降低上游原材料市场的供给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应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提升在生产链条或分工网络上的位置,增加对产业上游的议价能力。为摆脱对外部避险金融手段的过度依赖,中国应发展规模大、效率高、品种多、开放度和规范化程度高的金融市场,组建具备全球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
对上述背景和形势有清醒认识,就容易理解,包括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在内的各种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全面开花”,正是扭转中国过度依赖外贸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促进多元化发展的努力和尝试。
作为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殊三角地区,在新一轮产业转型亟待破题之际,先行先试更是责无旁贷。改革开放三十年,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是典型的“中国制造”,上述三种不确定性给珠三角地区带来的冲击也尤其剧烈。此次一体化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调整传统的经济结构模式,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最终带领中国经济结构实现整体转变。
当然,产业转型和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结构性失业等产业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宜有所准备。为此还应着眼于长期的产业升级的战略诉求,一定时期内容许甚至鼓励多层次科技水平的企业发展,形成科技“谱系”较完整的生产和服务体系,通过这一“阶梯”式的产业结构,实现在产业形态内对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和素质提升,化劳动力资源优势为智力资源优势,让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协调发展,在满足即期就业基本稳定的同时,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创新的实现。
包括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在内的各种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全面开花”,正是扭转中国过度依赖外贸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促进多元化发展的努力和尝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