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16 17:01
对于人类的未来,中国的传统智慧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找到某种答案,中国未来的软实力也应以此为基础。对此,应该抱有希望。
在一组城市群里,一个城市距离核心城市越近,越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远也不见得是坏事,关键是要看在什么范围之内。在一定范围之内,离核心城市远是坏事,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离得远可能是好事,会使自己更加像一个独立王国,成为一个“次中心”,甚至有可能好到比核心城市还要好。
到底“次中心”城市能够好到什么程度呢?这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参数:第一个是规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规模;第二个是距离。
规模和距离
中国跟欧洲和美国的距离非常远!离美国已经到了最大距离了,他们是晚上,我们正好是白天。我们往西走是高原高山,往东走是太平洋,所以地理上的阻隔把中国和世界上其他文化中心的距离拉远了。
中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借助于港口和海运,一下子融入全球化和全世界的制造业分工体系了。但是在文化上,很难。因为文化是跟人走的,而人的运输要借助于飞机。而飞机的运输成本要远远大于轮船的运输成本。即便今天网络技术很发达,文化的传播还是网络技术解决不了的,因为与文化有关的事情,很多还是要靠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交流,成本极高,这就决定了什么问题呢?如果整个世界范围内真的在文化意义上有一个主中心的话,中国成为一个次中心,甚至有可能比主中心来得更好的一个条件已经成立了——高运输成本使得中国距离“主中心”够远。
中国人很多,人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如果规模的因素与距离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很有可能使得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可以维持至少是次中心的地位,这对于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或者“软实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特别强调文化?因为现代服务业的几个产业里,金融和医疗基本上是技术性的,越技术性的,发达国家越有先发优势,要与他们竞争越难。但越是有国家特色的,就越容易获得竞争力。因为人的偏好是有多样性的。如果是看病,或者说金融,到欧洲和中国,得到的服务一样,那就选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方。但是文化产业不一样,为什么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跑到中国来旅游啊?因为在中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到中国来,看的不仅是山水,更重要的是文化。
中国有可能在规模和距离两个因素的作用之下,保持其“软实力”。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这个差异性跟地理有关系。如果从中国出发往西走的话,可以发现文化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基本上像一个光谱一样,逐渐走到欧洲,然后再穿过大西洋到美国,美国基本上是继承了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模式。将这个“光谱”的两头单独拿出来的话,这个文化的差异性和地理的远近实际上是非常紧密相关的,所以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差异化的“产品”。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提供哪些智慧
中国到底能够为世界提供什么?先想想今天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特别热?国际上有很多人现在认为,中国提供了某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或者发展道路。特别是这次经济危机以后,人们在反思,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出了问题?有人说这是监管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显然,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出了漏洞。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是可以提供一些智慧的,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传统里比较强调非正式制度约束。监管是怎么监管的?这次经济危机当中,很多金融公司和那些证券评估机构之间有某种默契,本来是高风险的证券,评了个3A级,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人抓起来啊?因为根据正式制度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美国流行一句话,说学金融的人分为三流,一流人进华尔街,二流人进大学做教授,三流的人进政府。现在让三流的人去监管一流的人,怎么监管?所以,随着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来自内心和他人的非正式约束还是很重要的。
中国传统里为什么强调伦理呢?因为一个大国要把什么都落实在纸上实在是太难了,所以需要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在儒家文化里面强调“仁义礼智信”,其实这就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秩序。
中国还强调非物质的精神追求,强调“忠孝”,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什么事都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来干损害其他人的事情。中国在义利观上非常强调“义”,往往以重义轻利作为人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非正式制度的约束。笔者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能用来拯救世界,但是,至少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秩序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行为规范,是能够与正式制度形成互补。
第二,中国人比较强调集体主义。美国非常著名的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这本书里说了这样的意思,“美国最大的困难在于:它在气质上过于个人主义化,在趣味和爱好上过于资产阶级化,而它却从未完完全全地学会依靠集体解决问题的艺术,或者说,它从未真正地学会欣然接受公众利益至上的主张,以反对个人的利益。”中国的古代文化里一直是不把公与私对立起来,这是一种非常高的智慧。中国人比较强调全局观念。比如说看一个人字写得好不好,“稳不稳”,首先不是看笔锋,重要的是字的布局,所谓的“间架结构”非常重要。西方文字是由字母拼起来的,就无所谓全局观了。中国还有一些词非常有意思,中国有“天下”的观念,天下面全是一体的、一家的。英语里的state和country,中文是“国家”,一个国就是一个家。英语里的people,我们说“大家”,把自己家庭的观念和秩序推广到整个社会,所以我们也讲“天下为公”,讲“舍小家、为大家”,这些都在强调某种集体利益或公共利益超出个人利益。而西方社会是比较原子式的,个人像一个原子,不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纽带。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互补
当一个经济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轨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的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理性计算基础上的,所以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瓦解,中国在从一个“熟人的社会”变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但是随着整个世界的问题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需求,要去找一些东西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正处在一个拐点上,最后还是会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寻找解决今天面临的问题的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优势或者传统的基因更有可能成为解决今天所面临问题的智慧,而且是能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互补。文明和文明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不一定是走向冲突,也不一定走向所谓的统一和一元化,而有可能走向互补。就是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和优势,相互地学习和借鉴。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都感受到市场经济对于中国传统的冲击,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定阶段,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对于人类的未来,中国的传统智慧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找到某种答案,中国未来的软实力也应以此为基础。对此,应该抱有希望。
……
在一组城市群里,一个城市距离核心城市越近,越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远也不见得是坏事,关键是要看在什么范围之内。在一定范围之内,离核心城市远是坏事,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离得远可能是好事,会使自己更加像一个独立王国,成为一个“次中心”,甚至有可能好到比核心城市还要好。
到底“次中心”城市能够好到什么程度呢?这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参数:第一个是规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规模;第二个是距离。
规模和距离
中国跟欧洲和美国的距离非常远!离美国已经到了最大距离了,他们是晚上,我们正好是白天。我们往西走是高原高山,往东走是太平洋,所以地理上的阻隔把中国和世界上其他文化中心的距离拉远了。
中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借助于港口和海运,一下子融入全球化和全世界的制造业分工体系了。但是在文化上,很难。因为文化是跟人走的,而人的运输要借助于飞机。而飞机的运输成本要远远大于轮船的运输成本。即便今天网络技术很发达,文化的传播还是网络技术解决不了的,因为与文化有关的事情,很多还是要靠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交流,成本极高,这就决定了什么问题呢?如果整个世界范围内真的在文化意义上有一个主中心的话,中国成为一个次中心,甚至有可能比主中心来得更好的一个条件已经成立了——高运输成本使得中国距离“主中心”够远。
中国人很多,人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如果规模的因素与距离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很有可能使得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可以维持至少是次中心的地位,这对于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或者“软实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特别强调文化?因为现代服务业的几个产业里,金融和医疗基本上是技术性的,越技术性的,发达国家越有先发优势,要与他们竞争越难。但越是有国家特色的,就越容易获得竞争力。因为人的偏好是有多样性的。如果是看病,或者说金融,到欧洲和中国,得到的服务一样,那就选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方。但是文化产业不一样,为什么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跑到中国来旅游啊?因为在中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到中国来,看的不仅是山水,更重要的是文化。
中国有可能在规模和距离两个因素的作用之下,保持其“软实力”。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这个差异性跟地理有关系。如果从中国出发往西走的话,可以发现文化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基本上像一个光谱一样,逐渐走到欧洲,然后再穿过大西洋到美国,美国基本上是继承了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模式。将这个“光谱”的两头单独拿出来的话,这个文化的差异性和地理的远近实际上是非常紧密相关的,所以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差异化的“产品”。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提供哪些智慧
中国到底能够为世界提供什么?先想想今天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特别热?国际上有很多人现在认为,中国提供了某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或者发展道路。特别是这次经济危机以后,人们在反思,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出了问题?有人说这是监管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显然,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出了漏洞。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是可以提供一些智慧的,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传统里比较强调非正式制度约束。监管是怎么监管的?这次经济危机当中,很多金融公司和那些证券评估机构之间有某种默契,本来是高风险的证券,评了个3A级,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人抓起来啊?因为根据正式制度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美国流行一句话,说学金融的人分为三流,一流人进华尔街,二流人进大学做教授,三流的人进政府。现在让三流的人去监管一流的人,怎么监管?所以,随着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来自内心和他人的非正式约束还是很重要的。
中国传统里为什么强调伦理呢?因为一个大国要把什么都落实在纸上实在是太难了,所以需要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在儒家文化里面强调“仁义礼智信”,其实这就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秩序。
中国还强调非物质的精神追求,强调“忠孝”,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什么事都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来干损害其他人的事情。中国在义利观上非常强调“义”,往往以重义轻利作为人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非正式制度的约束。笔者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能用来拯救世界,但是,至少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秩序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行为规范,是能够与正式制度形成互补。
第二,中国人比较强调集体主义。美国非常著名的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这本书里说了这样的意思,“美国最大的困难在于:它在气质上过于个人主义化,在趣味和爱好上过于资产阶级化,而它却从未完完全全地学会依靠集体解决问题的艺术,或者说,它从未真正地学会欣然接受公众利益至上的主张,以反对个人的利益。”中国的古代文化里一直是不把公与私对立起来,这是一种非常高的智慧。中国人比较强调全局观念。比如说看一个人字写得好不好,“稳不稳”,首先不是看笔锋,重要的是字的布局,所谓的“间架结构”非常重要。西方文字是由字母拼起来的,就无所谓全局观了。中国还有一些词非常有意思,中国有“天下”的观念,天下面全是一体的、一家的。英语里的state和country,中文是“国家”,一个国就是一个家。英语里的people,我们说“大家”,把自己家庭的观念和秩序推广到整个社会,所以我们也讲“天下为公”,讲“舍小家、为大家”,这些都在强调某种集体利益或公共利益超出个人利益。而西方社会是比较原子式的,个人像一个原子,不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纽带。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互补
当一个经济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轨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的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理性计算基础上的,所以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瓦解,中国在从一个“熟人的社会”变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但是随着整个世界的问题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需求,要去找一些东西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正处在一个拐点上,最后还是会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寻找解决今天面临的问题的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优势或者传统的基因更有可能成为解决今天所面临问题的智慧,而且是能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互补。文明和文明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不一定是走向冲突,也不一定走向所谓的统一和一元化,而有可能走向互补。就是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和优势,相互地学习和借鉴。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都感受到市场经济对于中国传统的冲击,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定阶段,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对于人类的未来,中国的传统智慧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找到某种答案,中国未来的软实力也应以此为基础。对此,应该抱有希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