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墨语言表达世界性景象

  她在画面的“黄金分割”处镶嵌上多彩的国旗,从而达到透过窗口看世界的视觉效果,暗喻着每一个国家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与世界对话、与世界交流的“世博精神”。

  世博会上最具看点的当属各国国家馆。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每一个国家馆都凝聚了该国特定的文化、科技、审美情趣和历史背景,其“诗性”的特质成为创作者和观看者之间分享创意的最佳契合点。

  一位对建筑情有独钟的女画家,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际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符号中国”画展——其中既有“城门”、“天坛”等古都系列的“中国符号”,也有“鸟巢”、“水立方”等奥运系列的新“中国符号”;今年,她把表现力的触角转向上海世博会,在8个月的时间里四赴世博会,先后创作出了50多幅有关世博建筑的水墨画。十多天前,她的“世博建筑符号”画展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网馆开幕。

  一袭印花旗袍,窈窕中透着干练,女画家齐鹏出现在画展开幕式上。拥有哲学博士、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头衔的她,是一位学者型画家——既擅长理性地概括,又擅长感性地呈现。齐鹏曾在国际水墨画大赛中获得银奖,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今日美术馆以及美国纽约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她擅长山水画、城市山水画、人物画,对山水哲学、人物心理、建筑艺术有独到研究。

  水墨画也是“国际性”语言

  齐鹏笔下的“世博建筑符号”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别具匠心的提炼,描绘出一幅幅诗意的世博建筑。或远观或近看,或俯视或仰望,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光体现在美学范畴的选景,更是将她的人文思考融汇其中。

  她通过对世博建筑的丹青描摹,诠释出不同国度文化的风格和底蕴。从1893年芝加哥的“摩天轮”、1900年的“埃菲尔铁塔”、1962年的世博标志“太空针”,到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东方之冠”、英国馆种子圣殿、日本馆紫蚕岛、韩国馆韩文符号等等,画家用水墨语言挥洒出世博建筑的万种风情。

  画展开幕后,有报道称,齐鹏“用中国水墨来‘挑战’,描绘历届世博会的著名建筑,作品兼具写实之巧妙和写意之韵味,极具创意。在她看似简单稚拙的笔触中,透出中国传统水墨的韵味,给观众留下了不尽的想象空间”。

  中国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陶咏白说,齐鹏的“世博建筑符号”是一种“国际性”语言,在形式构成上,她注重世博建筑的结构性、空间性、抽象性、符号性,别出心裁地运用后现代挖空艺术手法,在画面的“黄金分割”处镶嵌上多彩的国旗,从而达到透过窗口看世界的视觉效果,暗喻着每一个国家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与世界对话、与世界交流的“世博精神”。

  虽然身为貌似柔弱的女画家,齐鹏的画却有一种粗犷之风,线条简练,概括准确。通透的,是她开放的、包容多元文化的胸襟;细腻的,是她善于思考的人文情怀。综观她这个系列的作品,感觉是一气呵成的整体,好像一位诗人找到灵感之后的滔滔不绝,强烈的、厚重的、凝练的,彼此诉说。

  她的《中国馆》,墨色凝重,笔锋刚劲果断,造就了画面的大气和深沉。这幅作品凝聚了她作为艺术家和学者的双重底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她在2008年展出的“符号中国”系列画作。

  她善于通过建筑把握城市的表情,比如她创作的《城门》系列,从不同的角度绘就的城门,既表现了老北京的皇城威严,也勾勒出新北京的大国气象,建筑的气场在天空与流云间跃然纸上,仿佛触手可及。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在评价齐鹏的作品时说:“她偏爱‘符号’,符号本身就有理性化、抽象化的意味;她钟情水墨,水墨本身就具有直觉性、表现性的情感。她的水墨画系列以理性与直觉的辩证综合,为当代中国水墨画艺术增添了多种可变的系数,拓宽了自由创造的空间,也为她的艺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藩篱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通道。”

  建筑符号的盛宴

  建筑的本质是科技、人文等诸方面的综合,是建筑师对人类生命体验的真实表达。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在《物体的语义学》中曾说,建筑的每一个部件及其组合无疑具有其特定的使用功能,然而各部件的任何一种具体形式实际上都蕴涵着我们的经验和历史,表达着丰富的意义。建筑符号学的文化功能,在于揭示出这种遮蔽背后的意识形态。

  他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符号体系的秩序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来自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基于这种文化差异性而建构的建筑以及建筑符号必定也具有地域差异。

  “我要用中国的水墨语言表达世界性景象。”齐鹏说,世博建筑不仅仅是建筑,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我试图把传统的水墨语言、西方的色彩造型、自然的神性和自我的造化融合为一体,在现实中感受幻觉,在超现实中领悟神性,用艺术解构世界。”这正是她倾情创作“水墨世博”的初衷。

  著有《符号、象征与建筑》的彼得.埃森曼,曾将阅读一座建筑等同于阅读一幅图画,二者都可以进行多重的空间阅读——建筑有如实在的空间,绘画有如象征的空间。埃森曼希望读者通过辩证的阅读,对建筑形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探索对建筑空间——这种特有品质的更为丰富、更为确切的理解。这也是齐鹏钟爱“建筑符号”并不遗余力地一次次为观众解读的深层动力所在。

  谈起齐鹏的新作,评论家邓平祥说,齐鹏画“世博建筑符号”时追求精神高度,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将“写实”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国旗,与“水墨写意”的国家地标性的国家馆融合在一起,发现了“具象与抽象”有机结合的新审美语言,开启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有机结合的新画风。

  画展开幕当日,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网馆宣布收藏齐鹏的画作《世博轴——阳光风景线》。由于场地有限,本次展览只展出了12幅作品。近期,她创作的50余幅“世博建筑符号”将在世博会联合馆整体亮相,让各国观众品尝一道“建筑符号的盛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