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谣的“文艺复兴”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民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17 13:22
有些记忆会长久的珍藏在心底,成为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纪念;有些词汇注定是为激动人心而存在的,青春、校园、理想、爱情、民谣……
中国民谣走过了三十年的光景,如今在华语乐坛的一个全新时代再一次回潮,这足以让人感动。“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再一次掀起了民谣集体记忆的回归。
追溯民谣见证人
30年的中国民谣记忆,我们内心深处仍铭记着一些曾让我们感到温馨和感动的名字,也许30年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我们铭记并荡漾在心底的,是民谣带给我们的那份感动。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这样一些在中国民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罗大佑、齐豫、高晓松、老狼、叶蓓、沈庆、郁冬、郑钧,他们的作品在20世纪80-90年代陪着无数人度过了青春岁月。
1979年,齐豫一首空灵的《橄榄树》标志着中国台湾民谣的诞生;叶佳修,中国台湾校园民谣重要的奠基人,他的《乡间小路》、《爸爸的草鞋》等作品被奉为台湾校园民谣的经典。之后罗大佑的《闪亮的日子》、《童年》等经典作品更是影响了整整两代人……
1994年,歌曲《同桌的你》问世,传遍那一年以及多年间的大街小巷。高晓松根据一个叫做王阳的男孩的爱情故事写成的歌曲,10年后,这个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也终于结成连理,王阳,便是老狼的本名。
在高晓松为其担纲制作人的歌手里,另有一个女歌手,叫叶蓓,她唱的校园歌曲是纯粹的学院派,她的声音纯净优雅。《白衣飘飘的年代》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
另一个名字是朴树。《且听风吟》、《生如夏花》,为那个时代注入了一股清澈的清流。《那些花儿》中,他唱到,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那里啊……
30年,一个更新换代、吐故纳新的30年。现如今的文化快餐时代,一年就可以制造出无数个超女和快乐男生,但是白衣飘飘的年代,只有一个淡然的老狼;一个纯净的叶蓓,一个才华横溢的高晓松。
中国台湾民谣“超偶”时代
代表人物:罗大佑、蔡琴、齐豫
齐豫说过,自己是80年代的“超女”。可以这样说,中国大陆很多人对流行音乐的认识起始于台湾民谣,像《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湾》、《踏着夕阳归去》等歌曲, 三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有深刻印象。说起台湾民谣,我们一定会想起这样一些名字……罗大佑、齐豫、潘越云、蔡琴、王梦麟……
李泰祥:可以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却不能不知道他创作的《橄榄树》、《春天的故事》等歌曲。可以说他直接带动了校园民歌的繁荣,间接的促成了日后中国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
叶佳修:1979年的首张专辑《叶佳修》,在民歌运动中首开了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代表作有《乡间的小路》、《踏着夕阳归去》、《赤足走在田埂上》。
梁弘志:当年苏芮曾借《搭错车》大红了一把,梁弘志功不可没,《一样的月光》、《酒干倘买无》等,可谓是脍炙人口,传唱至今。
罗大佑:如果说中国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那么中国最让学子无法忘怀的歌曲莫过于罗大佑的经典之作《童年》了。罗大佑绝对可以对音乐诗人这样的头衔坦然受之,《之乎者也》、《鹿港小镇》、《爱的箴言》……太多的经典歌曲,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中国台湾乐坛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们再也回不去青春了,还好有罗大佑的《童年》。
蔡琴 :缺少了蔡琴的中国台湾民谣就变得不再完整,在岁月的泡沫中,总有一些歌曲涤荡心灵,这么多年以来,蔡琴的歌就像一杯岁月的美酒,越是久远,越是香醇。她波澜不惊、低回委婉的歌声,是一种被遗忘了的古老语言,有着一种古典的浪漫,一种优雅的感伤。那醇厚的嗓音透着沉静、知性,和成熟女人迷人的万般风情,听着她的歌,那些逝去的时光和在心中沉睡的记忆,便会慢慢苏醒,那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齐豫:没有人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并不是因为她是齐秦的姐姐,而是因为那首《橄榄树》,而《梦田》、《七点钟》、《今生》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九月的高跟鞋》是齐豫早期歌曲中在大陆广为流传的一首,几乎和《橄榄树》与《欢颜》一样有名。《飞鸟和鱼》,有多少人还记得那句“什么天地啊四季啊昼夜啊,什么海天一色地狱天堂暮鼓晨钟……”。
大陆校园民谣盛世时代
代表人物:郁冬、老狼、叶培、高晓松、水木年华
郁冬、赵节先期已经进行了校园民谣创作的尝试。《文科生的一个下午》、《老屋》在各大高校传唱开来。轻轻拨着吉他,夕阳下轻轻吟唱的情景不知让多少学子沉醉和向往。
还在清华读书的老狼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校园乐队“青铜器”,几年后,高晓松南下流浪归来,两个志趣相投的音乐才子,开启了内地校园民谣的魔盒。
高晓松和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中国大陆的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
老狼: 作为内地校园民谣旗手人物的老狼,出过3张专辑,从15年前唱着《同桌的你》,到现在无奈地说:“我已经唱不出那种(校园民谣)味道了。”
从1995年到2010年,漫长的15年时光,这个“和每个恋爱的孩子一样,在大街上琴弦上寂寞成长”旗手人物,先后用《恋恋风尘》和《晴朗》两张唱片影响过一代人。
因为《同桌的你》,老狼和高晓松成为永葆青春的校园代言人。我们开始知道什么叫浪漫的年华,什么叫多愁善感,无数的痴男怨女因为成长而出现了烦恼。吉他拨动着洁净的校园,恋恋的情怀,转身之后,如风如尘。朗朗上口的温柔,感动着每一位同桌的我,同桌的你。因为老狼的真情演绎,更多的人却忽略了背后精心创作的高晓松。
朴树:同样,出过《生如夏花》专辑的朴树,他的声音像极了一个忧郁的爱担心的孩子。那些风雨的旅途,那些随风摇曳的花儿,那片拥有浪漫开始却悲剧结局的白桦林。俄罗斯的手风琴,吱吱丫丫的民谣吉他,娓娓道来的故事,仿佛到了尽头,可依然是等待,仿佛又是一个开始。
叶蓓:《看民谣在路上》深圳站的演出时,发现叶蓓的歌学院派味道浓郁,已经与校园民谣有了距离,但仍然能让我回想起曾经的那个白衣飘飘、黑发如潮的女生来。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叶蓓遇见了高晓松,注定了她的学院派民谣风格。叶蓓那与生俱来的清新和未泯的稚气,歌中弥散的古典气质凝成了令人怜爱的纯真,她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了。
高晓松:可以这样说,没有高晓松的《青春无悔》,就没有中国的校园民谣。
他让我们重走校园,让心去体味那其中的点点滴滴。他让处于象牙塔下的我们知道了人间就是天堂,天堂就在人间。因为爱恋,因为无悔,因为缘分。每个人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一张不一样的脸,背后却依然是一样的风景。错过了,忘记了,再见了,无悔的青春。
水木年华:水与木,年与华,好一段忧伤的年华。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惟有那颗不变的心,那个黑白照片上洋溢无数诗篇的少年。没有谎言,没有复杂,你看那蝴蝶花,依旧开满了山腰,就如她的微笑,简单而又纯真。诗意的歌手,诗意的歌词,诗意的曲子,诗意的歌名,让曾经的初恋,勾起多少人怀念这似水流年。令人感动的情歌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一朵记忆深处叹息的《蝴蝶花》。
传统民谣的人文精神
代表人物:周云蓬
告别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民谣,送走孤独与自醒的张楚,似乎一瞬间里,中国民谣陷入了低迷和沉寂。随着2010年“民谣在路上”的成功巡演,十几年来,民谣歌手厚积薄发,终于开始有所收获。
周云蓬:有人说当代中国最有资格被称做“鲍勃迪伦”的人非周云蓬莫属。周云蓬,这个最具人文精神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失明,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2004年推出第一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参与创办“马齿民谣”网站;其后独立发展,3年后独立出品了专辑《中国孩子》。
通过音乐,一个人可以得到多少精神的力量?让我们听一听歌曲《沉默如谜的呼吸》,灵敏的耳朵可以听见“沉默如谜的呼吸”,而这呼吸正是穿过黑暗深出的一阵阵微小的撞击,这是生命存在的印证,这是来自内心的挣脱。
在音乐厅听周云蓬的歌,可能不如在酒吧里听起来有氛围,但我仍然被他歌声中的那种深远和宽广所感动,那种辽阔的孤独深邃的意境深深触动了我。感谢周云蓬在这个太容易迷失自我的年代里继续播种自由和憧憬。
实验民谣与先锋民谣
代表人物:小河、万晓利、川子
新民谣是不同于传统民谣的一种带有强烈的前卫实验色彩和先锋意味的现代民谣,用一种夸张和分裂的方式反映和讽刺现代生活。与八九十年代“校园民谣”的大流行相比,当下的民谣景况确实更丰富多采。
小河:“美好药店”的主唱,被称为国内新音乐界鬼才,曾发行现场录音专辑《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以及《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
万晓利:万晓利仿佛是一个穿梭在钢筋森林里的不羁浪荡者,如同一个冷静的刺客,却在最浮华喧嚣之地,带着一把吉他,放声歌唱,简单的编曲,稍微沙哑的嗓音,既有传统民谣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又有先锋民谣对惯常旋律 的颠覆,女儿和久未露面的老狼同时为万晓利唱和声,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万晓利唱的狐狸,简单的编配,略带萨亚的嗓子加上讽刺幽默又不失深度的歌词,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鸟语》、《陀螺》这样的歌曲同样显露出他不凡的才华。
川子:对于35岁左右的人来说,青春对他们意味着什么?2009年初,川子第一张专辑《今生缘》正式出版发行。但最为打动我的一首歌却是川子在深圳音乐厅唱的那首《朋友》。
小资民谣:
文艺范儿十足
代表人物:陈绮贞
作为主流音乐创作走向群体分化的典型代表,“城市民谣”以其对都市年轻群体生活状态的精致表达,而得到了独特、迅速的发展。这个群体的民谣音乐人和音乐,是和当下都市人群的思想年轻化、生活状况相契合的,创造了一种暧昧随意的音乐形态。
近两年最有号召力和思想的声音,无疑是《华丽的冒险》中的陈绮贞、“城市唱游”里的林一峰、及熏染出《黑暗之光》的雷光夏。
听这样的城市民谣,正合适奔忙于都市高楼中的白领们或者媒体从业者们悠闲时的心态。
陈绮贞:毕业于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的陈绮贞,一直安静地用自己的吉他,撩拨出属于自己内心的歌谣。
都市民谣:80后的民谣力量
代表人物:陈楚生
安静的抱着吉它,唱自己的歌,陈楚生的歌没有齐秦那种苦涩、也比许巍更流行,歌与人散发着淡淡的忧郁。他的个人专辑《生生不息》由袁惟仁和周治平为其量身制作,周治平说:“他的专辑会主打都市民谣风格。”
“民谣第一女声”叶蓓
有“内地民谣第一女声”之称的叶蓓,今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图文作品——《远远的远》。书中记录了她在一段段浪漫旅途中的心情片断与珍贵记忆。
叶蓓,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学士,现为专业歌手。
1994年叶蓓遇见了高晓松,1996年9月出版的《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中,演唱了《青春无悔》、《白色飘飘的年代》、《B小调雨后》、《回声》四首歌。从《白衣飘飘的年代》,到《双鱼》的推出,突显了她的创作功力,收获过无数掌声。
对话叶蓓
郭蔷:叶蓓你好,前几天有幸在音乐厅听了你的歌,一下子就想起了你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来,一如既往的喜欢,但似乎你的新作品出来得比较慢,这些年你在忙什么?
叶蓓:其实我出专辑的速度差不多就是三、四年一张,上一张是08年上市的,所以距离现在两年多的时间,《白衣飘飘的年代》后又出来《纯真年代》、《双鱼》、《幸福深处》这三张唱片,还有一张叫做《我要的自由》,一共是四张唱片。
这些年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现在出的这本书叫《远远的远》,因为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包括音乐、写作、摄影,我觉得都是能够表达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状态。
郭蔷:你怎么评价高晓松?
叶蓓:晓松很单纯,我觉得他很犀利,眼光、观点都犀利,是敢爱敢恨型,在艺术方面他很敏锐。
郭蔷:你的歌现在似乎离校园远了,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是,更倾向更高阶的学院路线了。
叶蓓: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人问我,说为什么你不唱校园民谣了?其实我一直唱的都是民谣,只是不是一个曲风,变的只是一个内容,是歌词上的内容,好比咱们小学考试作文跟高中考试作文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要符合自己成长的规律去做音乐。其实我最喜欢表达的是民谣,不得不说,我前两天把我的小样拿出来给一个朋友看,我那个朋友说,你就是没辙了,我说为什么?朋友说,你看你写的音乐多民谣啊。我就是特别不喜欢像灵歌那种东西,我觉得好像没法进入我的内心,民谣里面喜欢的东西,跟歌词特别有关系。
郭蔷:音乐带给你最大的乐趣或者收获是什么?
叶蓓:音乐带给我最大的乐趣让我的生活中多了很多美好,这是最重要的。总是能看到最美好的东西,它能跟我的感受互相交流,是我的一个抒发平台。
郭蔷:最后一个问题,你向往着怎么的生活?
叶蓓:我向往的就是目前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事情,有喜欢的环境,也有安全感。
个人资料:
叶蓓,典型的双鱼座女孩,酷爱旅行的歌者,醉爱有咖啡和音乐陪伴的旅途,坚定的现场音乐倡导人,资深民谣人,摄影狂热分子。 音乐作品:《青春无悔——高晓松作品集》《纯真年代》《双鱼》《幸福深处》《我要的自由》《毕业啦——叶蓓硕士毕业作品音乐会》 话剧作品:《猫科动物》,2010年1月,叶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步图文作品——《远远的远》。
真实地认识人性,真实地认识职场、商场和情场,也许是读《商情水浒》后可以受到的启迪。
《商情水浒》的10个关键悬念
本刊记者/ 熊捷
书名:商情水浒 作者:吴淑平 出版:东方出版社
定价:29.5元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本刊独家连载的职场、商战管理学著作《商情水浒》,近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而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也正好杀青,此书将成为今年图书市场的热点,记者带着读者关注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该书作者吴淑平。
Q1、《商情水浒》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吴淑平:老实说,任何作品都很难写出完整而准确的简介,而且100个人阅读同一本书,有100种看法,套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谁读谁知道。
简单说,《商情水浒》是一部有关职场、商战和情场的管理学著作,以剖析《水浒传》主要人物和事件,来阐述现代职场生存技巧、商场竞争谋略和男女关系秘密的书。为了使内容读起来有趣,此书所涉及的人物故事都力争完整,所以此书应该算融合管理学和水浒故事于一身。
Q2、与其他畅销书相比,《商情水浒》的亮点在哪里?
吴淑平:我个人认为,此书可能比较实用。我不是专门在大学里做书面研究或分析教科书的,我在企业和媒体混饭多年,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悟,把故事和理论应用于职场、商场和情场。不知道这算不算亮点?
另外,我在解构水浒人物及事件时,都坚持自己的个性看法,不随大流。比如对宋江这个人物,很多人说他是投降派,说他主动被招安是促使梁山走向没落的直接原因,而我认为他是有苦衷的,是委屈的。具体分析请详细看书内《宋江:史上最委屈的CEO》一文。
Q3、你以往的作品以“职场商战”系列小说和“女性情感”系列两类为主,现在为什么要写《商情水浒》这类解构名著的著作?
吴淑平:其实我的作品都是围绕“职场、商战、情场”三条主线或三个主题的,无论是小说还是情感类著作,都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内容。而《商情水浒》恰好也从这三方面来解构名著《水浒传》,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我在企事业单位多年,又做过情感热线记者,这三方面都是我最熟悉的,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当然就容易得多,也顺利得多。
Q4、对于读者来说,为什么要读《商情水浒》?
吴淑平:对读者来说,或者对任何人来说,不一定非得一本正经地去读这本书,正如市场上出现一种季节水果,你方便的话可以买来品尝,可以随便吃两口,也可以做成水果沙拉,不必专门去分析它的营养构成以及对人体的好处。对待此书,也是如此。
Q5、《商情水浒》有什么学习或研究价值?
吴淑平:不同阶层和年龄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比如,学术界或大学里的师生,他们可能会从传统的学术角度来品读,而职场中人可能会从职场生存技巧、商战谋略和男女关系的角度来读。不同层次、不同需要、不同眼光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感悟。
Q6、《商情水浒》在职场、商战和情场方面能给读者以什么样的启迪?
吴淑平:职场和商场都是个复杂的大圈子,里面充满真、善、美,也充满邪恶、厚黑和卑鄙,既有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也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并不是像《杜拉拉升职记》那样单纯,更不是陪上司睡觉就可以高枕无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获得成功,需要实力,也需要技巧和人脉,更需要智慧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总之,职场、商战和情场里,都充满着人性的东西,人性本身就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历来争论不休,其实不管“本善”还是“本恶”,任何人长大之后,都有善和恶两方面的品质,没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善良无私,也没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十恶不赦。
而在《商情水浒》里,刻画或分析一个人,都是注重人性的,不会因一个人有罪过,我们就对其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一个人有贡献,我们就对其全盘肯定。
真实地认识人性,真实地认识职场、商场和情场,也许是读《商情水浒》后可以受到的启迪。
Q7、《商情水浒》与《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吴淑平:易中天和于丹都是大学教授,是做学问的,他们的研究习惯,是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讲课。而我是以一个职场中人的身份,用轻松的调侃语气去讲述故事和道理。读他们的书更像读老师的著作,读我的书更像与朋友谈话。
如果一定要说共同点,那就是三者都是对古典名著的解构和品读,区别就是不同身份、站在不同立场去解构不同的作品。
Q9、《商情水浒》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阅读?
吴淑平:此书通俗易懂,除了文盲和流氓,应该都可以读。尤其适合职场中人阅读。
Q10、《商情水浒》为什么只解构24个水浒人物?为什么不把梁山108将全部解构?
吴淑平:《水浒传》虽然写了梁山108将,但大部分是简单描述的,并不是全部人物都有细节故事。而我的解构,必须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原著没有详细描写的人物,我不能擅自杜撰。当然,原著里还有个别着墨较多的人物我没有拿来解构,主要是考虑到他们不适合放在“职场、商战和情场”三个方面来解构。
另外,虽然从题目看只解构了24个人物,其实每个人物的故事情节里都会涉及到其他人物,所以书里实际写到的人物,远远不止24名。
链接:
企业、传媒领袖点评《商情水浒》
《商情水浒》早在《凤凰生活》连载时,我就一直支持,连载时反响很好,当时就有几家出版社看中了这部书的市场,抢着出版。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此书实用又有趣,而且剖析问题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威尔曼集团董事局主席、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
孙明杰
《商情水浒》以剖析水浒人物来阐述现代职场、商战和情场哲学,深入浅出,把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对职场、商场人士来说,读此书无疑就是淘到了一件宝贝。
——阿里巴巴副总裁、《淘宝天下》总裁 朱德付
《商情水浒》是全面解构《水浒传》的一部佳作,它真实而人性化地去分析水浒人物性格和事件。作者把水浒人物及其故事用现代理论去解读,使故事更加生动,也使得现代职场竞争、商战谋略等更加形象化,读后深受启迪。
——《时代周报》总编 宋繁银
……
中国民谣走过了三十年的光景,如今在华语乐坛的一个全新时代再一次回潮,这足以让人感动。“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再一次掀起了民谣集体记忆的回归。
追溯民谣见证人
30年的中国民谣记忆,我们内心深处仍铭记着一些曾让我们感到温馨和感动的名字,也许30年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我们铭记并荡漾在心底的,是民谣带给我们的那份感动。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这样一些在中国民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罗大佑、齐豫、高晓松、老狼、叶蓓、沈庆、郁冬、郑钧,他们的作品在20世纪80-90年代陪着无数人度过了青春岁月。
1979年,齐豫一首空灵的《橄榄树》标志着中国台湾民谣的诞生;叶佳修,中国台湾校园民谣重要的奠基人,他的《乡间小路》、《爸爸的草鞋》等作品被奉为台湾校园民谣的经典。之后罗大佑的《闪亮的日子》、《童年》等经典作品更是影响了整整两代人……
1994年,歌曲《同桌的你》问世,传遍那一年以及多年间的大街小巷。高晓松根据一个叫做王阳的男孩的爱情故事写成的歌曲,10年后,这个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也终于结成连理,王阳,便是老狼的本名。
在高晓松为其担纲制作人的歌手里,另有一个女歌手,叫叶蓓,她唱的校园歌曲是纯粹的学院派,她的声音纯净优雅。《白衣飘飘的年代》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
另一个名字是朴树。《且听风吟》、《生如夏花》,为那个时代注入了一股清澈的清流。《那些花儿》中,他唱到,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那里啊……
30年,一个更新换代、吐故纳新的30年。现如今的文化快餐时代,一年就可以制造出无数个超女和快乐男生,但是白衣飘飘的年代,只有一个淡然的老狼;一个纯净的叶蓓,一个才华横溢的高晓松。
中国台湾民谣“超偶”时代
代表人物:罗大佑、蔡琴、齐豫
齐豫说过,自己是80年代的“超女”。可以这样说,中国大陆很多人对流行音乐的认识起始于台湾民谣,像《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湾》、《踏着夕阳归去》等歌曲, 三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有深刻印象。说起台湾民谣,我们一定会想起这样一些名字……罗大佑、齐豫、潘越云、蔡琴、王梦麟……
李泰祥:可以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却不能不知道他创作的《橄榄树》、《春天的故事》等歌曲。可以说他直接带动了校园民歌的繁荣,间接的促成了日后中国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
叶佳修:1979年的首张专辑《叶佳修》,在民歌运动中首开了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代表作有《乡间的小路》、《踏着夕阳归去》、《赤足走在田埂上》。
梁弘志:当年苏芮曾借《搭错车》大红了一把,梁弘志功不可没,《一样的月光》、《酒干倘买无》等,可谓是脍炙人口,传唱至今。
罗大佑:如果说中国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那么中国最让学子无法忘怀的歌曲莫过于罗大佑的经典之作《童年》了。罗大佑绝对可以对音乐诗人这样的头衔坦然受之,《之乎者也》、《鹿港小镇》、《爱的箴言》……太多的经典歌曲,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中国台湾乐坛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们再也回不去青春了,还好有罗大佑的《童年》。
蔡琴 :缺少了蔡琴的中国台湾民谣就变得不再完整,在岁月的泡沫中,总有一些歌曲涤荡心灵,这么多年以来,蔡琴的歌就像一杯岁月的美酒,越是久远,越是香醇。她波澜不惊、低回委婉的歌声,是一种被遗忘了的古老语言,有着一种古典的浪漫,一种优雅的感伤。那醇厚的嗓音透着沉静、知性,和成熟女人迷人的万般风情,听着她的歌,那些逝去的时光和在心中沉睡的记忆,便会慢慢苏醒,那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齐豫:没有人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并不是因为她是齐秦的姐姐,而是因为那首《橄榄树》,而《梦田》、《七点钟》、《今生》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九月的高跟鞋》是齐豫早期歌曲中在大陆广为流传的一首,几乎和《橄榄树》与《欢颜》一样有名。《飞鸟和鱼》,有多少人还记得那句“什么天地啊四季啊昼夜啊,什么海天一色地狱天堂暮鼓晨钟……”。
大陆校园民谣盛世时代
代表人物:郁冬、老狼、叶培、高晓松、水木年华
郁冬、赵节先期已经进行了校园民谣创作的尝试。《文科生的一个下午》、《老屋》在各大高校传唱开来。轻轻拨着吉他,夕阳下轻轻吟唱的情景不知让多少学子沉醉和向往。
还在清华读书的老狼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校园乐队“青铜器”,几年后,高晓松南下流浪归来,两个志趣相投的音乐才子,开启了内地校园民谣的魔盒。
高晓松和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中国大陆的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
老狼: 作为内地校园民谣旗手人物的老狼,出过3张专辑,从15年前唱着《同桌的你》,到现在无奈地说:“我已经唱不出那种(校园民谣)味道了。”
从1995年到2010年,漫长的15年时光,这个“和每个恋爱的孩子一样,在大街上琴弦上寂寞成长”旗手人物,先后用《恋恋风尘》和《晴朗》两张唱片影响过一代人。
因为《同桌的你》,老狼和高晓松成为永葆青春的校园代言人。我们开始知道什么叫浪漫的年华,什么叫多愁善感,无数的痴男怨女因为成长而出现了烦恼。吉他拨动着洁净的校园,恋恋的情怀,转身之后,如风如尘。朗朗上口的温柔,感动着每一位同桌的我,同桌的你。因为老狼的真情演绎,更多的人却忽略了背后精心创作的高晓松。
朴树:同样,出过《生如夏花》专辑的朴树,他的声音像极了一个忧郁的爱担心的孩子。那些风雨的旅途,那些随风摇曳的花儿,那片拥有浪漫开始却悲剧结局的白桦林。俄罗斯的手风琴,吱吱丫丫的民谣吉他,娓娓道来的故事,仿佛到了尽头,可依然是等待,仿佛又是一个开始。
叶蓓:《看民谣在路上》深圳站的演出时,发现叶蓓的歌学院派味道浓郁,已经与校园民谣有了距离,但仍然能让我回想起曾经的那个白衣飘飘、黑发如潮的女生来。
每个女生都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叶蓓遇见了高晓松,注定了她的学院派民谣风格。叶蓓那与生俱来的清新和未泯的稚气,歌中弥散的古典气质凝成了令人怜爱的纯真,她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了。
高晓松:可以这样说,没有高晓松的《青春无悔》,就没有中国的校园民谣。
他让我们重走校园,让心去体味那其中的点点滴滴。他让处于象牙塔下的我们知道了人间就是天堂,天堂就在人间。因为爱恋,因为无悔,因为缘分。每个人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一张不一样的脸,背后却依然是一样的风景。错过了,忘记了,再见了,无悔的青春。
水木年华:水与木,年与华,好一段忧伤的年华。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惟有那颗不变的心,那个黑白照片上洋溢无数诗篇的少年。没有谎言,没有复杂,你看那蝴蝶花,依旧开满了山腰,就如她的微笑,简单而又纯真。诗意的歌手,诗意的歌词,诗意的曲子,诗意的歌名,让曾经的初恋,勾起多少人怀念这似水流年。令人感动的情歌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一朵记忆深处叹息的《蝴蝶花》。
传统民谣的人文精神
代表人物:周云蓬
告别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民谣,送走孤独与自醒的张楚,似乎一瞬间里,中国民谣陷入了低迷和沉寂。随着2010年“民谣在路上”的成功巡演,十几年来,民谣歌手厚积薄发,终于开始有所收获。
周云蓬:有人说当代中国最有资格被称做“鲍勃迪伦”的人非周云蓬莫属。周云蓬,这个最具人文精神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失明,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2004年推出第一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参与创办“马齿民谣”网站;其后独立发展,3年后独立出品了专辑《中国孩子》。
通过音乐,一个人可以得到多少精神的力量?让我们听一听歌曲《沉默如谜的呼吸》,灵敏的耳朵可以听见“沉默如谜的呼吸”,而这呼吸正是穿过黑暗深出的一阵阵微小的撞击,这是生命存在的印证,这是来自内心的挣脱。
在音乐厅听周云蓬的歌,可能不如在酒吧里听起来有氛围,但我仍然被他歌声中的那种深远和宽广所感动,那种辽阔的孤独深邃的意境深深触动了我。感谢周云蓬在这个太容易迷失自我的年代里继续播种自由和憧憬。
实验民谣与先锋民谣
代表人物:小河、万晓利、川子
新民谣是不同于传统民谣的一种带有强烈的前卫实验色彩和先锋意味的现代民谣,用一种夸张和分裂的方式反映和讽刺现代生活。与八九十年代“校园民谣”的大流行相比,当下的民谣景况确实更丰富多采。
小河:“美好药店”的主唱,被称为国内新音乐界鬼才,曾发行现场录音专辑《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以及《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
万晓利:万晓利仿佛是一个穿梭在钢筋森林里的不羁浪荡者,如同一个冷静的刺客,却在最浮华喧嚣之地,带着一把吉他,放声歌唱,简单的编曲,稍微沙哑的嗓音,既有传统民谣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又有先锋民谣对惯常旋律 的颠覆,女儿和久未露面的老狼同时为万晓利唱和声,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万晓利唱的狐狸,简单的编配,略带萨亚的嗓子加上讽刺幽默又不失深度的歌词,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鸟语》、《陀螺》这样的歌曲同样显露出他不凡的才华。
川子:对于35岁左右的人来说,青春对他们意味着什么?2009年初,川子第一张专辑《今生缘》正式出版发行。但最为打动我的一首歌却是川子在深圳音乐厅唱的那首《朋友》。
小资民谣:
文艺范儿十足
代表人物:陈绮贞
作为主流音乐创作走向群体分化的典型代表,“城市民谣”以其对都市年轻群体生活状态的精致表达,而得到了独特、迅速的发展。这个群体的民谣音乐人和音乐,是和当下都市人群的思想年轻化、生活状况相契合的,创造了一种暧昧随意的音乐形态。
近两年最有号召力和思想的声音,无疑是《华丽的冒险》中的陈绮贞、“城市唱游”里的林一峰、及熏染出《黑暗之光》的雷光夏。
听这样的城市民谣,正合适奔忙于都市高楼中的白领们或者媒体从业者们悠闲时的心态。
陈绮贞:毕业于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的陈绮贞,一直安静地用自己的吉他,撩拨出属于自己内心的歌谣。
都市民谣:80后的民谣力量
代表人物:陈楚生
安静的抱着吉它,唱自己的歌,陈楚生的歌没有齐秦那种苦涩、也比许巍更流行,歌与人散发着淡淡的忧郁。他的个人专辑《生生不息》由袁惟仁和周治平为其量身制作,周治平说:“他的专辑会主打都市民谣风格。”
“民谣第一女声”叶蓓
有“内地民谣第一女声”之称的叶蓓,今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图文作品——《远远的远》。书中记录了她在一段段浪漫旅途中的心情片断与珍贵记忆。
叶蓓,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学士,现为专业歌手。
1994年叶蓓遇见了高晓松,1996年9月出版的《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中,演唱了《青春无悔》、《白色飘飘的年代》、《B小调雨后》、《回声》四首歌。从《白衣飘飘的年代》,到《双鱼》的推出,突显了她的创作功力,收获过无数掌声。
对话叶蓓
郭蔷:叶蓓你好,前几天有幸在音乐厅听了你的歌,一下子就想起了你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来,一如既往的喜欢,但似乎你的新作品出来得比较慢,这些年你在忙什么?
叶蓓:其实我出专辑的速度差不多就是三、四年一张,上一张是08年上市的,所以距离现在两年多的时间,《白衣飘飘的年代》后又出来《纯真年代》、《双鱼》、《幸福深处》这三张唱片,还有一张叫做《我要的自由》,一共是四张唱片。
这些年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现在出的这本书叫《远远的远》,因为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包括音乐、写作、摄影,我觉得都是能够表达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状态。
郭蔷:你怎么评价高晓松?
叶蓓:晓松很单纯,我觉得他很犀利,眼光、观点都犀利,是敢爱敢恨型,在艺术方面他很敏锐。
郭蔷:你的歌现在似乎离校园远了,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是,更倾向更高阶的学院路线了。
叶蓓: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人问我,说为什么你不唱校园民谣了?其实我一直唱的都是民谣,只是不是一个曲风,变的只是一个内容,是歌词上的内容,好比咱们小学考试作文跟高中考试作文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要符合自己成长的规律去做音乐。其实我最喜欢表达的是民谣,不得不说,我前两天把我的小样拿出来给一个朋友看,我那个朋友说,你就是没辙了,我说为什么?朋友说,你看你写的音乐多民谣啊。我就是特别不喜欢像灵歌那种东西,我觉得好像没法进入我的内心,民谣里面喜欢的东西,跟歌词特别有关系。
郭蔷:音乐带给你最大的乐趣或者收获是什么?
叶蓓:音乐带给我最大的乐趣让我的生活中多了很多美好,这是最重要的。总是能看到最美好的东西,它能跟我的感受互相交流,是我的一个抒发平台。
郭蔷:最后一个问题,你向往着怎么的生活?
叶蓓:我向往的就是目前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事情,有喜欢的环境,也有安全感。
个人资料:
叶蓓,典型的双鱼座女孩,酷爱旅行的歌者,醉爱有咖啡和音乐陪伴的旅途,坚定的现场音乐倡导人,资深民谣人,摄影狂热分子。 音乐作品:《青春无悔——高晓松作品集》《纯真年代》《双鱼》《幸福深处》《我要的自由》《毕业啦——叶蓓硕士毕业作品音乐会》 话剧作品:《猫科动物》,2010年1月,叶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步图文作品——《远远的远》。
真实地认识人性,真实地认识职场、商场和情场,也许是读《商情水浒》后可以受到的启迪。
《商情水浒》的10个关键悬念
本刊记者/ 熊捷
书名:商情水浒 作者:吴淑平 出版:东方出版社
定价:29.5元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本刊独家连载的职场、商战管理学著作《商情水浒》,近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而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也正好杀青,此书将成为今年图书市场的热点,记者带着读者关注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该书作者吴淑平。
Q1、《商情水浒》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吴淑平:老实说,任何作品都很难写出完整而准确的简介,而且100个人阅读同一本书,有100种看法,套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谁读谁知道。
简单说,《商情水浒》是一部有关职场、商战和情场的管理学著作,以剖析《水浒传》主要人物和事件,来阐述现代职场生存技巧、商场竞争谋略和男女关系秘密的书。为了使内容读起来有趣,此书所涉及的人物故事都力争完整,所以此书应该算融合管理学和水浒故事于一身。
Q2、与其他畅销书相比,《商情水浒》的亮点在哪里?
吴淑平:我个人认为,此书可能比较实用。我不是专门在大学里做书面研究或分析教科书的,我在企业和媒体混饭多年,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悟,把故事和理论应用于职场、商场和情场。不知道这算不算亮点?
另外,我在解构水浒人物及事件时,都坚持自己的个性看法,不随大流。比如对宋江这个人物,很多人说他是投降派,说他主动被招安是促使梁山走向没落的直接原因,而我认为他是有苦衷的,是委屈的。具体分析请详细看书内《宋江:史上最委屈的CEO》一文。
Q3、你以往的作品以“职场商战”系列小说和“女性情感”系列两类为主,现在为什么要写《商情水浒》这类解构名著的著作?
吴淑平:其实我的作品都是围绕“职场、商战、情场”三条主线或三个主题的,无论是小说还是情感类著作,都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内容。而《商情水浒》恰好也从这三方面来解构名著《水浒传》,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我在企事业单位多年,又做过情感热线记者,这三方面都是我最熟悉的,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当然就容易得多,也顺利得多。
Q4、对于读者来说,为什么要读《商情水浒》?
吴淑平:对读者来说,或者对任何人来说,不一定非得一本正经地去读这本书,正如市场上出现一种季节水果,你方便的话可以买来品尝,可以随便吃两口,也可以做成水果沙拉,不必专门去分析它的营养构成以及对人体的好处。对待此书,也是如此。
Q5、《商情水浒》有什么学习或研究价值?
吴淑平:不同阶层和年龄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比如,学术界或大学里的师生,他们可能会从传统的学术角度来品读,而职场中人可能会从职场生存技巧、商战谋略和男女关系的角度来读。不同层次、不同需要、不同眼光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感悟。
Q6、《商情水浒》在职场、商战和情场方面能给读者以什么样的启迪?
吴淑平:职场和商场都是个复杂的大圈子,里面充满真、善、美,也充满邪恶、厚黑和卑鄙,既有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也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并不是像《杜拉拉升职记》那样单纯,更不是陪上司睡觉就可以高枕无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获得成功,需要实力,也需要技巧和人脉,更需要智慧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总之,职场、商战和情场里,都充满着人性的东西,人性本身就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历来争论不休,其实不管“本善”还是“本恶”,任何人长大之后,都有善和恶两方面的品质,没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善良无私,也没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十恶不赦。
而在《商情水浒》里,刻画或分析一个人,都是注重人性的,不会因一个人有罪过,我们就对其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一个人有贡献,我们就对其全盘肯定。
真实地认识人性,真实地认识职场、商场和情场,也许是读《商情水浒》后可以受到的启迪。
Q7、《商情水浒》与《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吴淑平:易中天和于丹都是大学教授,是做学问的,他们的研究习惯,是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讲课。而我是以一个职场中人的身份,用轻松的调侃语气去讲述故事和道理。读他们的书更像读老师的著作,读我的书更像与朋友谈话。
如果一定要说共同点,那就是三者都是对古典名著的解构和品读,区别就是不同身份、站在不同立场去解构不同的作品。
Q9、《商情水浒》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阅读?
吴淑平:此书通俗易懂,除了文盲和流氓,应该都可以读。尤其适合职场中人阅读。
Q10、《商情水浒》为什么只解构24个水浒人物?为什么不把梁山108将全部解构?
吴淑平:《水浒传》虽然写了梁山108将,但大部分是简单描述的,并不是全部人物都有细节故事。而我的解构,必须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原著没有详细描写的人物,我不能擅自杜撰。当然,原著里还有个别着墨较多的人物我没有拿来解构,主要是考虑到他们不适合放在“职场、商战和情场”三个方面来解构。
另外,虽然从题目看只解构了24个人物,其实每个人物的故事情节里都会涉及到其他人物,所以书里实际写到的人物,远远不止24名。
链接:
企业、传媒领袖点评《商情水浒》
《商情水浒》早在《凤凰生活》连载时,我就一直支持,连载时反响很好,当时就有几家出版社看中了这部书的市场,抢着出版。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此书实用又有趣,而且剖析问题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威尔曼集团董事局主席、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
孙明杰
《商情水浒》以剖析水浒人物来阐述现代职场、商战和情场哲学,深入浅出,把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对职场、商场人士来说,读此书无疑就是淘到了一件宝贝。
——阿里巴巴副总裁、《淘宝天下》总裁 朱德付
《商情水浒》是全面解构《水浒传》的一部佳作,它真实而人性化地去分析水浒人物性格和事件。作者把水浒人物及其故事用现代理论去解读,使故事更加生动,也使得现代职场竞争、商战谋略等更加形象化,读后深受启迪。
——《时代周报》总编 宋繁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