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恒大是与非的辩证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恒大,亚冠,中超
  • 发布时间:2015-11-26 11:36

  一、爱恒大

  爱恒大吗?当然,做它的球迷很快活,夺冠如探囊取物,中国足坛的冠军,该拿的,差不多都拿了,即使如亚冠,也拿了两个。成绩好,有面子,这是最基本,也是最表面的,但深层次,恒大还有更多值得“爱”的地方,爱他的人会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俱乐部。

  他们有吹牛的资本

  2010年3月,接手广州足球时,许家印提出“五年内要夺亚冠”,世人第一反应是:脑袋被驴踢了吧?

  其时,不要说一支尚在中甲的球队提出夺得亚冠(还要在五年内)是多么的“不靠谱”,那些老牌劲旅们,如实德、国安、鲁能、申花等,他们在中国足坛叱咤多年,在亚冠也有高光时刻,但都未成功,实德因裁判被坑,鲁能被伊蒂哈德血洗,健力宝也被挡在四强外,桩桩血案,次次教训,似乎告诉人们,中超,远离亚冠。

  中国俱乐部和亚洲顶尖的差距,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就凭当时恒大那副德性?凭什么就起五年夺亚冠的念头?

  当时的恒大,除了钱什么也没有。降入中甲后,随沈祥福入粤的“旧部”只留下了一个门将李帅共渡患难;托管期所引进四名外援水平不够但也无法再换;内援方面,恒大入主后亡羊补牢仅仅引进了郜林;换帅上,恒大孤注一掷几乎使其和主管部门广州市体育局大翻脸……

  恒大窘境如何?仅举两例:一,第三轮输给东进,赛后发布会时李章洙接到了许家印电话,意思是别急,就算今年冲不了,明年还有机会。一场比赛输了就扯到冲超大计上,显然,恒大对于当年是否能冲上中超心里没底;二,联赛第四轮,因为人员缺乏,在客场对谢菲联(成都也因假球案陪伴广州一起降级,当年也和广州一起打回中超)如此关键的比赛中,李章洙在下半场只能派出全华班去迎战,其中还包括一些十八九岁的球员。结果0比0,李章洙一度认为该场比赛对他来说是奇耻大辱:“我是一个讲求进攻的教练,但被迫用铁桶阵拿了一分。”

  这是一副冲超模样?李章洙当时几乎对大部分球员都不满意,那个前锋查尔斯只会头球;所谓卡卡表哥德拉尼有伤在身废人一个;来自澳洲的后卫约翰一度盛传是个业余球员,其水平不忍卒看,只有一个老江湖梅尔坎被李章洙修理过后才堪一用。

  恒大的窘境直到二次转会引进郑智、穆里奇后才有所改善(期间李章洙还召入了王小诗、周麟、卢琳、黄志毅等队员),最终冲超成功。

  旧事重提,是为了比较——自恒大后,每年都有冠以“中甲恒大”“中乙恒大”名头的队伍,但成功者鲜,实际上一支意图冲超的队伍,在境况未如人意的情况下,队中矛盾,各种浮现,而恒大,避过了这一阶段。

  从这个角度说,恒大当时用李章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而且李章洙在2010、2011年打下的基础,恒大在其后两年受用无穷。

  2010年冲超成功,恒大实现了第一个牛皮。

  世事如棋,有时候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但恒大足球这几年,从第一步开始就是按照自己的路线图在走,几乎没有大的偏差,这是恒大足球的成功之处。

  2015年10月31日,恒大在工体客场2比0战胜国安,夺得中超五连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冠军会让国安的球迷会有那么过度的反应。终场哨响,全场放的是国安的队歌《国安永远争第一》,但在歌声中,肆意狂欢的是恒大的球员,以及远道而来的过千广州球迷。

  沉默的工体,用标语表达了他们的愤怒:我们不需要一个吹牛B的俱乐部、请不要挥霍我们的忠诚---这场在工体标志性的失败,成为压倒国安球迷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忠诚与冠军,此刻成了一个完全矛盾的对立体,年复一年的忠诚,但压不住对一个冠军的渴望,足球本来如此,温格执掌阿森纳已经19年,但多年无冠之时,不是一样备受责难?

  没有忠诚作为基础,就没有冠军的到来,但没有冠军的支撑,忠诚会慢慢变淡。

  对广州球迷来说,他们正处于最好的时光,而今年,他们更是见证了球队是如何在备受煎熬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出泥潭。

  当一个个冠军到手之后,或佩服,或羡慕,或热爱,这都是应有之义,这是恒大成功的第一要素所在。

  打破旧秩序

  2011年,恒大以升班马的身份最后提前四轮获得联赛冠军---一言而蔽之,旧秩序是如此的不堪,如同纸糊的房子,恒大吹一口气,便轰然倒下。

  这是怎样的一个旧秩序?若从整个中超的秩序看,这是一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时代,在大连没落以后,无论是鲁能、国安、申花、都无法建立自己的王朝,突出者如山东,虽然于2006、2008、2010年三夺中超冠军,然而双数年丰收,单数年失常的战绩让人难以信服;从资本的构成看,这是国进民退的时代,2004年的那次投资人革命,更多的是私人资本企图动摇现有秩序的一次尝试,失败后,旗帜大连实德除了在2005年回光返照般获得一次冠军以后,投资人徐明在足球上的投资一路收缩,张海身陷囹圄,后来私企的代表,变成了半路出家的朱骏,然而朱骏主业的萎缩导致他旗下的申花根本无法和鲁能、国安这些身后有强大背景的国企俱乐部竞争。

  不可避免地,中超沾染了国企病,原地踏步,竞争力急剧下降,从亚冠的表现便可见一斑,从2009年到2011年,中超四支俱乐部出战亚冠,最多的时候只有一支球队小组出线,另一个指标则是球员的转会价格,四五百万便能成为标王。中超进入了死水一潭的时代。

  而恒大此时的冒起,便如一支彪悍的骑兵,杀入处处残垣断壁的城寨---从投入上看,恒大每年不少于五个亿的投入让他们可以配置最好的外援,最好的国内球员,包括其后引进了里皮;从管理上看,恒大制定的种种管理措施,对症下药,让一个新兴的俱乐部处处向欧洲俱乐部看齐。

  “不是国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换个角度看,正是“共军”的狡猾,显示了“国军”的无能。

  从2011年,中超进入恒大时代,而在转会市场上,恒大无往而不利,投入大、管理规范,有实力的队员都愿意来。

  中甲冠军、中超冠军,亚冠冠军,一个个目标,都实现了。

  2015,已经成型的恒大,中超五连冠、三年内两夺亚冠,皆前无古人。

  对旧秩序有多失望,对新秩序就有多期待,这种反差,也几年也一直在为恒大足球加分。

  扬弃是他的生命力

  恒大这四个赛季,一直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扬弃。

  何谓扬?扬的是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恒大集团本身作风,弃什么?那就是一旦目标有所障碍,那就毫不犹豫地搬开---刘备当年治蜀,惩治名士彭羕时云:“芝兰当道,不得不锄。”这一点,恒大不谋而合。

  恒大第一锄,锄的是中国足球的各种“经验”。在用李章洙代替彭伟国的过程中,恒大顺利地摆脱了广州市体育局和足协的掣肘,而且恒大这四年,俱乐部的人马全部为集团员工,许家印根本不迷信中国足球有多少的成功经验,他执着地认为,用恒大的一套来搞足球才是王道。

  2011年,恒大推出了“513”的奖金政策,引起舆论哗然,人们惊诧于恒大大手笔的同时,更是好奇输球罚钱的效果如何。实际上输球罚钱并不是恒大的创举,2004年中甲俱乐部湖南湘军俱乐部就推出过这样的措施,当时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足球和企业不同,输球就是出了不合格产品,为何不能处罚?但湘军当时的创举很失败,因为他们不具备稳定的俱乐部管理架构和雄厚的财力支持,但在恒大手里,这一招被玩得炉火纯青,让人不得不感叹,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在里皮代替李章洙的过程中,同样是一种扬弃。韩国人劳苦功高,但恒大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世界名帅的步伐,用里皮代替李章洙,完成了恒大的又一次质变。里皮带给更衣室的震慑力,带给队伍战术的多样性,是李章洙不能比的,更重要的是,里皮可以用他的经验把恒大从一个中超俱乐部向一个欧洲式的职业俱乐部转变。

  其后从里皮到卡纳瓦罗到斯科拉里,恒大在“战术”上固然有变化,但“战略上”一直未变。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世界名帅?固然和恒大的雄心壮志有关,实际上,从孔卡、高拉特到里皮、斯科拉里,恒大贯彻的是这样一条路子,资源配置的最大化,这种配置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全世界,这点在企业界并不鲜见,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些事情并不是奢望。

  而国家主义则是许家印的底色,从目标直指亚冠冠军,到亚冠设置的令人目眩神迷的奖金,还有地产界习以为常的轰炸行营销,这些措施让恒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气场,加之恒大过硬的成绩,无形中制造了这样的氛围---恒大,就是中国足球的代表。

  而对于广州这座城市来说,恒大足球不仅让这座城市的球迷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荣光,而五年打造,也让足球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擦亮商业价值

  2013年11月19日的亚冠决赛,门票收入超5500万;2015年11月21日的亚冠决赛,门票收入超过1.5亿---这是恒大这几年营造的中国足球第一品牌回报的直接体现。

  所以,在2013年首次夺取亚冠冠军以后,时任恒大足球俱乐部董事长的刘永灼才会说了这么一番话:“当你发现有一项事物在人群中如此受欢迎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商机接踵而至、扑面而来,中国足球这个市场,不是没有商业开发价值,而是根本没有被开发出来。上至足协,下至俱乐部,必须爱护它,只有你先爱它,才能予取予求。”

  从2013年到2015年,短短两年间,中国足球发生的变化,同样堪称“翻天覆地”,在“恒大效应”的带动下,中超的军备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名帅,名将来到中超赛场,越来越多的球迷回到赛场以后,加之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最终,中超的5年版权卖出了80亿的天价。

  遥想当初中国足球裸奔,年底分红分啤酒的年代,是否恍若隔世?

  而对于恒大来说,他们在夺取亚冠以后,又引入了新的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的马云,再加上新三板上市,对于他们来说,“钱”途越来越光明。而中国足球的顶层建筑---职业联赛,未来几年,也许都不用再为钱担忧。

  至于11月21日亚冠决赛当晚,恒大和东风日产为胸前广告“撕逼”的事情,抛开事情本身不说,一小块的胸前广告,就让两家超大型企业争得头破血流,这不正是体现了中国足球的值钱之处吗?

  二、恨恒大

  恨恒大吗?恨,因为它升至中超,就霸占了冠军,但这不是全部,有实力,拿冠军,这是人家本事。恨的是,在某些事情上,恒大处事的“霸道”。

  亚冠决赛当晚的“官司”

  还是从亚冠决赛当晚胸前广告引发的风波说起。

  恒大集团面对亚冠决赛的“诱惑”,临时起意,决定更换胸前广告——在没有得到胸前广告赞助商东风日产集团同意的情况下。面对恒大的“违约”行为,东风日产集团自然震惊,然后愤怒,接着发表声明,同时声称启动法律程序。而恒大方面认为,自己之前已经与之协商过,只是未得到同意。当然,“该协商就协商,该赔偿就赔偿“,这是恒大方面的态度。

  此事引发轩然大波,其程度远超恒大方面预计。

  以新华社为例。此事后,连珠炮般发表评论《恒大失信,冠军褪色》、《除了冠军,中国足球更需要契约精神》、《拿了冠军也不能胡来》等,内容不一,但意思一致——恒大在足球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冠军不能成为违约借口。

  什么是“契约”精神,不难理解,就是要讲“诚信”,讲“信用”,违约也就罢了,还违约得理直气壮,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所以难怪此事一出,包括恒大的声明出来后,舆论几乎一边倒。

  有钱也不能任性,这个人们都可以理解,但其实商业领域中的“违约”在中国司空见惯,但为何恒大会引起这样的“热议”?

  除了涉事双方都是超大型企业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足球的关注度——夺得亚冠当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对于媒体、非媒体的人士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题材。

  再往深一层次思考——为什么恒大如此“不得人心”,难道真是“落井下石”多,“雪中送炭”少?

  恒大真的就如此遭人恨吗?用一位圈内人士说:“感觉恒大搞了足球几年多,但碰到事情的时候,一个真心的朋友也没有。”

  “霸道”也不能为所欲为

  恒大的企业风格,“霸道”是公认的。

  足球圈最早领教这一点的,是原来的广州市足协。2010年3月1日,恒大接手广州足球,两天后,当时的俱乐部来了恒大的人,据说要查账,结果被足协的人顶了回去。原因是,已经说好了,你们不能插手今年的管理,我们俱乐部的账很清晰,暂时不用恒大过问。这件事情,开始让足协的人感到烦躁,他们隐隐感到,恒大做事的风格,远超出他们想象。

  双方当时闹得很僵,“他们有查帐的权力吗?再说了,招呼也不打一个,然后突然来了那么多人就说要查帐?这是什么样的办事风格?”

  而在恒大的角度上说,时不我待,争分夺秒——我要清账,我要买人,我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这就是恒大的做事风格,绝对不会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我做我的,你想你的,至于你接受不了,对不起,那是你的事情。这是恒大的“风格”。

  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上海抢郜林和杜威——郜林成功了,杜威却去了绿城。在杜威转会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国足协甚至向广州市足协发文施压,市足协叫苦连天,因为杜威之前和绿城之间已签了协议。

  当然,杜威不是唯一,在恒大抢下或未抢下的球员中,类似的行为比比皆是。这种风格,矛盾产生的时候,必然会造成对方的“强力反弹”,最突出的是和中能之间的纠纷---从郑龙、刘健到邹正,恒大几乎把青岛的当家球星都挖了,在刘健的问题上,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正是这种风格的反应。

  多家俱乐部对恒大最大的不满是,在球员转会上先找球员,后找甚至不找俱乐部,“难道他们一点都不懂国际足联的规则吗?”

  许家印是从来不相信中国足球的所谓“行规”的,他对中国足球的经验“不屑一顾”。在一次恒大的庆功宴上,有人问许家印,“为什么恒大俱乐部不找一些懂足球的内行人来管理俱乐部呢?”许家印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有什么意义?中国足球有什么成功经验?有经验为什么搞成这样?”

  所以,恒大从进入足球圈的第一天,就从来没用过中国足球圈的老人,他在足球方面最得力的助手,刘永灼,原来压根就和足球沾不上边。

  恒大“霸道”,恒大足球俱乐部自然也就“霸道”。

  关于恒大霸道,还有一事,2011年8月,在宏运对恒大比赛中,双方球员发生冲突,事后,足协对穆里奇停赛5场,恒大两次申诉,要求足协对肇俊哲以及执法的裁判马宁进行终身禁赛。对此,肇俊哲一笑,“有钱归有钱,你还想不顾一切地改变规则吗?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吗?到哪都没这个道理。”

  过度营销引起不适

  品牌是企业第一生产力这个概念,不稀奇,这是哪个企业都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

  而对于恒大来说,自进入足球以后,任何时刻,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恒大的名字,永远成为媒体的焦点,永远成为媒体的头条,这是恒大的策略所致。

  中国足球,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恒大时代。被很多球迷津津乐道的甲A黄金年代,留给人们的,更多是一种初创时代的草莽英雄般的印记---但以企业的营销方式而言,没有人可以像恒大这种,把足球身上具备的品牌价值,开发得淋漓尽致。把足球当名片,最成功者是当年王健林和他的万达,万达不过是大连这个二线城市的一个区域性房地产公司,但最后王健林撤退的时候,其知名度已经可以媲美红塔。

  但王健林的万达和现在的恒大依然有所不同---实际上从当年的投入情况看,万达同样遥遥领先于其他球队,这也是其在中国足球具有垄断性地位的根本原因。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房奴们被日益掏空的荷包所赐,诞生了像恒大这种地产大鳄,而恒大在足球投入之数量,已和万达本质区别。

  对恒大来说,他们考虑的是,球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恒大二字要成为媒体的头条。

  2012年,许家印在北京开两会的时候,干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对于恒大来说,都是出头露脸的漂亮仗。一是亚冠客场迎战全北现代,之所以临时增设了“为国争光”奖(也就是净胜球奖,许家印一直坚持“为国争光奖”而不是“净胜球奖”,因为他知道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使用什么样的词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许家印清楚知道这场比赛的重要性,第二天,这场比赛的胜负会成为人们包括政协委员们的一个谈资。但令许家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是,恒大在亚冠赛场上居然打了个全北一个5比1。

  第二天,关于这场比赛的报道,几乎所有媒体都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5比1,另一个就是1400万,可以说,许家印的为国争光奖,不仅仅“为国争光”,而且“为恒大争光”,在政协会议上,挟5比1大胜之威,许家印在两会上笑逐颜开。

  而另外一件事,就是里皮。可以说,许家印的恒大在两会期间,不断地向着媒体和全国委员们传递着一个信息---恒大一直在为中国足球劳心劳力,殚精竭虑。不仅用大投入为恒大带来一个亚冠赛场上5比1的空前胜利,而且恒大的脚步还没有停,他们要为中国足球带来世界级名帅。

  关于孔卡的加盟,也是一次“营销”的突出体现。

  2011年7月2日,这一天,恒大公布了一个消息,他们以1000万美元的转会费,签下了巴甲联赛的MVP孔卡,孔卡的年薪700万美元,签下孔卡以后,恒大方面高调宣称,恒大终于为中国足球带来了世界级的球星。

  自然而然,第二天的媒体上,孔卡加盟的消息铺天盖地,而也就是这天,7月3日,中国足坛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回归中国足坛。

  一南一北,中国足坛两件大事,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签下孔卡的过程固然艰辛曲折,而宣布孔卡加盟的时机更是恒大精心安排的,因为他们选择的日期,就是要抢在万达之前,不多不少,刚好一天。

  恒大很难容忍自己处于寂寞期,恒大要永远处于风口浪尖之中,如果有竞争对手,那么就必须要弱化对手的影响力,果不其然,如果不是有孔卡的加盟,那几天,足坛新闻将成为万达的天下。

  “为国争光”带来反差

  当恒大在国内赛场和亚冠赛场连战连捷的时候,也是中国国家队频频告急之时,如此大的反差,难怪在亚冠决赛当晚,很多人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样的亚洲冠军,拿得有意思吗?”

  本来,这是一个伪命题---但“痛恨”者提出的观点是,恒大的“金元足球”是否会腐蚀队员们,培养出一帮只会为钱而战的雇佣军?另外,当“金元足球”大行其道,国内的环境过于优越,反而会让球员不思进取,有机会也不愿意到国外去踢球?

  这两个问题,恒大不是没有想过。所以国家队在2012年合肥1比5惨败泰国队以后,恒大方面出台了“国八条”的政策,旨在激励球员们为国效力,其后,恒大的一些国脚也因为在国家队集训中被恒大定义为“不够努力”而被处罚过。

  但是,此举收效甚微---用一个量化的标准去衡量一名球员的“爱国心”,本身就是南辕北辙之举,而且,队员们即使再努力,也很难以个体的力量去对抗国家队这十多年水平越来越低的恶果,郑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还有一点,恒大可以为俱乐部成绩提供巨奖,但作为中国足协顾问的许家印,为何不能在国字号上提供奖励了,要知道,这次港队打40强赛,就有来自名誉团长詹培忠的“花红”,11.17对国足关键一战,其奖金更是赢球为100万(港币)、平球50万,还有10万的出场费---这个数字,对恒大来说,绝对的“小钱”。

  至于球员留洋问题,最突出的是张琳芃。张琳芃今年留洋切尔西失败,恒大在这个问题上极其被动,英超劲旅的召唤带来的却是张琳芃无法离开的现实---一向提倡“为了中国足球发展”的恒大,即使费尽口舌,也很难打消外界的疑虑,不想让张琳芃去英超,不就是为了“一己私利”吗?其后,许家印造访皇马,最终带回了张琳芃冬季转会皇马的口头承诺,这是一场漂亮的“公关危机”,张琳芃转会的事情才暂告段落。

  但试想,未来如张琳芃去了皇马踢不上或被退货,对准恒大的,还会是炮火。

  李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