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我们重返风景

  • 来源:摄影旅游
  • 关键字:旅游,印度,绍兴
  • 发布时间:2015-12-21 14:33

  五年前,当旅行是走马观花的速食形态时,《摄影旅游》就开始提出“深度旅行”的概念。我们的摄影师作者抛弃了世界各地“插小旗”的快感,更热衷于在某一个目的地的深度旅行,为此他们甚至会一次又一次重返风景。再次抵达,际遇和感官都有了新发现。

  2010

  肯尼亚马赛马拉/肖戈

  最近有重返马赛马拉吗?从2010年6月到现在的6年间,我每年都会重返马赛马拉进行拍摄。感受最深刻的还是角马大迁徙,这是非常著名的动物奇观。每年迁徙季我都会带国内国外的摄影师到此进行拍摄。

  马赛马拉发生的变化?很多跟我来的摄影师问我,为什么动物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拍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盗猎让保护区内的动物越来越少,并且对它们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角马大迁徙的时间也从原来的6月逐渐推迟,2015年的角马迁徙甚至到10月才开始。

  最近动态?明年开始为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拍摄动物保护宣传片。(链接:2010年12月刊完全攻略“全球十大经典夕阳拍摄地”)

  2011

  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陈群

  后来有重返优胜美地吗?从来没听说哪个摄影师会厌倦优胜美地。亚当斯从14岁起每年必去的地方,对所有热爱自然的摄影师也会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我也不例外,做不到每年一去,但算一下,过去的5年里又去过4次。只是摄影渐渐不再是去优山美地的目的。据说,摄影师容易偏激,起因于他们总是只用一只眼通过一个小窗口去看世界。走多了,拍多了,偶尔放下相机,用自己的双眼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会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最近的旅行拍摄计划?即将去南美拍摄,出发前又去了优胜美地,夕阳时分到达婚纱瀑布下。夕阳里,一直走到瀑布的脚下。按了两下快门就放下了相机,找块岩石安静坐下,看落日寸低,看飞瀑后的山崖色彩愈浓,偶尔的山风带起的水雾铺面,能听见大自然的呼吸。(链接:2011年6月刊热拍地“优胜美地寻迹亚当斯”)

  2012

  俄罗斯圣彼得堡/菲和林

  最近一次返回圣彼得堡是什么时候?2015年5月末6月初有机会重回俄罗斯,第一站就选择圣彼得堡。这次回去的独特之处在于是带着自己的女朋友,我们相恋一年,去带她看了很多属于私人记忆的圣彼得堡,比如某条经常在夏天喝酒的长椅,某个曾经在雪夜迷路的街角。还有一件事就是,我的毕业作品依然挂在学校里,一别已经3年。对了,还有就是和那时最要好的朋友Dima喝醉了。

  圣彼得堡有什么变化?我是不愿意那里有任何变化的。夏天的黄昏还是那么长,落日还是那么红,涅瓦河水从大桥下流过。但是却又有改变,游客变多了,中餐厅的口味也正宗了,满大街都是星巴克咖啡厅。

  最近在做什么?刚结束一个纪录片和一个MV的拍摄,下个目的地我希望去纽约,拍这座世界上故事最多的城市。(链接:2012年12月刊完全攻略“零下40度俄式狂欢”)

  2013

  意大利/达达

  早些年,20岁的尾声,为贵刊拍摄并撰写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文章,5年后再看还是非常有趣的经历。那时候刚毕业留校参加工作,荷包能留给旅行的资金非常有限。好在有艺术史学习的背景、可以自由支配的寒暑假期及刚刚起步的廉价航空业,因此有机会可以一两个月的时间浸润在一个目的地,旅行的节奏被恰当控制。现在想来,那是一段难得的,全身心投入的愉悦的人生经历。

  那几年迷恋Bruno Morandi、Steve Mccurry照片里色彩的冲击,V·S·奈保尔的似无还有回味十足的文字,只身往返印度好几次,比如从加尔各答入境,沿恒河而上,经停阿格拉、瓦拉纳西、拉贾斯坦邦众城直到印巴边界,而和贵刊的第一合作布什卡(Pushkar)就是那次旅行中最喜欢的一个小城的故事。转年夏天,又开始南印度的探索,斯里兰卡环岛结束后,从首都科伦坡踏上一条因为政治原因停航12年的海上航线,一整天的海上漂流后,由南部城市特里凡得锒(最详细的旅行指南也不会纪录的小地方)入印度,经科钦(Cochin)到果阿(Goa)再回孟买。这些年轻时候的漂流放荡,比银行存款的数字来得有意义得多。在此之后,我拿到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Robert Bosch Stiftung)全额奖学金的资助,前往汉堡系统学习研究现代媒体传播。(2013年1月刊手造“探访北印度传奇手工艺”)

  2014

  中国绍兴/沈洋

  之后有重返绍兴吗?有的,绍兴是我的故乡,今年年初我又回去了一次。

  重返过程的奇妙经历?回去的时候正值江南大雪,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裹上了浓浓的年味儿。下着雪漫步鲁迅老家的百草园,仿佛时光回到了中学课本里。青瓦白墙的弄堂深处,飘来油炸臭豆腐的香味,踏着雪寻过去,却发现一旁的馄饨店老板正要趁着暮色打烊,一块一块地往门槛里装那老式的木门板。这些景象并不是为了旅游业而重新堆砌出来,只是过去的生活面貌得以被很好地保存。

  再次重返,绍兴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这次回去是从上海搭乘高铁到绍兴。高铁站建在城外很远的地方。出站的时候,让我产生了多年来没有过的陌生感。城市面积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兴建,雨后春笋的楼宇,还是让我这长期漂泊在海外,极少回家的人感到既陌生而又新鲜。开了快半小时车进到绍兴的老城区,这才重新拾起了从前的记忆。进了老城,你会发现,绍兴还是那个有味道的小城,一点没变。那些富有年代感的江南平房建筑,被极有规划地划成几个区,在那里居住的还是以前的那些邻里相亲,政府再加以一定程度的整修和补贴,很好地将原来的风貌保留了下来。一个城市和一个人一样,需要有一个鲜明的身份认同,别人才不易把她忘记。绍兴的这些老式屋宇,石板小巷,风土人情便是她最好的身份认同。(链接:2013年3月刊完全攻略“住在小城市”)

  2015

  阿富汗/原老末

  在阿富汗有什么奇妙的经历?在阿富汗时,我是个刚拆石膏3个星期的女瘸子,去那个我觉得世界第一美的Band-Eamir湖时我还走错了路,一路穿峡谷翻陡坡走了15公里,结果翻过一个我觉得我马上要头朝下摔到山底的凸起陡坡后,我发现面前有条挺宽的柏油路,顿时觉得特对不起自己的左脚(骨折那只)。现在想起来觉得跟做梦似的,阿富汗就是一个可以把现实当梦来活的地方,马上又要再去了,十分期待。

  看来阿富汗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对三观的影响太大了,去的地方越多,觉得自己越渺小,但面对自以为是的傻B的时候依然做不到心如止水哈,可见说见多识广脾气好这句话是假的,病句。而且特别不好的一个影响是,嘴越来越刁了,一般的地方真看不上,这可怎么好。

  最近的旅行计划?最近在澳洲内陆自己开着辆带顶棚的帐篷车玩了十几天,然后去了南太平洋的岛国瓦努阿图。11月会再返阿富汗拍摄当地妇女的主题故事。(2015年1月刊热拍地“阿富汗绝美与危险并存”)

  幕后故事 那些让编辑们难忘的风景

  最美的风景依然是人心 from@暖萍儿

  我是个善忘的人,常常忘记旅途中的风景,但是对于旅行中邂逅的人却往往记忆深刻。还记得里斯本的那个雨夜,路上偶遇的黑人小哥带着我们在老城迷宫般的石板路上寻找那家据说有最地道FADO表演的酒馆,雨夜凉寒,却又倍感温暖。制作2月刊德宏专题时,只是为了拍摄一张金塔星空的片子,年轻的摄影师蹲守了三个夜晚,从天擦黑到露出鱼肚白,每当我懈怠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等候星空的夜晚。当所有的风景都掩没在记忆中,唯有旅途中遇到的满怀善意的人们镌刻在脑海中,经久不灭。

  日出日落的仪式感 from@李一毛虫

  这是一份让人始终对世界保有好奇的工作,常常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却也因此见证难忘无比的风景,它们凝固在照片中,留存在记忆里。早起看日出,傍晚拍夕阳,黑夜等星空,在旅行中似乎都被赋予了某种仪式感。澳大利亚袋鼠岛的旗舰拱门里看夕阳落入大海,缅甸蒲甘的佛塔之上看太阳和热气球一同从地平线升起。每次出发,都和捕捉这些美好的风景有关,每次回来,也都因为见证与分享它们而觉得更加丰富。

  走得越远,越珍惜身边的风景 from@lynn

  成为一个旅行杂志编辑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大概就是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看陌生风景。确实,过去的日子里,曾在瑞士马特洪峰3100米海拔的星空中失眠,在巴厘岛的傍晚看夕阳染红印度洋的海水和黑色沙滩,也曾在美国休伦湖畔的清晨,因为岸边红色灯塔闪烁的灯光,那份孤寂同时又带着的希望湿润眼眶。然而,这些风景过后,留在记忆里最深的却是南京的景致,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生活过在这里的缘故吧。当我们越来越容易抵达远方,那些近在咫尺的旅行和最熟悉的风景,你是否还会珍惜?

  编辑/丁艳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