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电脑表情如何诞生

  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常用各种表情符号或图片表达心情。你知道第一个表情符号是如何诞生的吗?

  1982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在参与讨论“网络幽默的限度”这一论题时,提议用“:-)”表示“微笑、友好或我正在和你开玩笑”之类的心情。法尔曼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是因为有一次他的孙子在电脑上胡乱按下了一些字符,而他在删除的过程中发现这三个符号竟然奇妙地组合成了“一张倒躺的笑脸”。他的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表情符号就此诞生。

  这一符号很快传播到其他大学,并进入商业和日常领域,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法尔曼的预期。以它为蓝本,更多新符号纷纷涌现,如眨眼微笑的符号“;-)”和简洁版的微笑表情“:)”等。当符号表情传开后,各地根据本地的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了更多的创新。

  在日本,人们发明了另一种横向的表情符号,如用“^_^”代替“:-)”。西方的表情符号大多用嘴表达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号重点却在眼睛上。

  在俄罗斯,网民们结合本土文化创造出了富有俄罗斯特色的网络表情符号。比如在一本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中,有个名叫克图虎的海底怪兽,脑袋上长着一堆触角,网民就把它形象地打成“{:?”。

  最机灵的还是中国网民,在美式的“:-)”符号基础上,只是换了另半个括弧,就成了一个难过的表情“:-(”。

  语言专家称,表情符号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为人们的网络交流提供了一种更方便快捷地表达情绪的途径,它的准确、生动是纯文字描述很难做到的。

  随着计算机日益普及,微笑符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即时通信软件纷纷预设了笑脸图标,方便用户使用。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在互联网世界风行,为社会广泛接受。

  文 李克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