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趣史

  玻璃古称颇黎,因其晶莹如水,坚实如玉,故又称水玉。我国玻璃起源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根据考古资料,最迟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就已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

  1964年在河南洛阳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发现的白色料珠,经专家鉴定是一种铅钡玻璃,由此证实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玻璃的国家之一。

  我国古代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青铜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080℃左右;玻璃通常是指硅酸盐化合物,以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冶炼温度在1200℃。

  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的玻璃物质在排除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物质中,因此呈现出浅蓝色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

  据证实,西周的玻璃正是以冶炼青铜的矿渣混合粘土低温熔炼而成。它们虽然形制还不够规整,器壁较薄,但从工艺上看,已开始使用如麦杆类苇本植物泥捏成的衬芯,而且还能将玻璃管加工成玻璃片,说明这种工艺已经不是最原始的技术,因此我国发现玻璃的历史可能还要早于西周。

  除中国自创的玻璃制造技术外,后来西方的玻璃及其制造技术也传入我国。晋代《玄中记》一书中曾有“大秦国(古罗马帝国)有五色颇黎,红色最贵”的记载。此外,北魏大月氏商人到山西大同传授烧制玻璃的技术也颇为著名,这是外国人来华传授玻璃技术的最早记载,这时距离西周时期已经过了一千五百多年。

  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不断吸取、学习阿拉伯和欧洲的玻璃制造技术,从而促进了我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外科学文化的相互交流。

  我国玻璃的发明和使用与四大发明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 江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