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 PC并未走在死亡路上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互联网,PC产业,苹果
  • 发布时间:2015-12-25 15:0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上网,这导致PC使用的场景降低了不少,原来许多需要在电脑上才能完成的操作,现在可以依靠移动设备轻松搞定。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全球PC市场在走下坡路,PC厂商也陷入了垂死挣扎般的境地。难道PC产业就这么走上了死亡之路?

  历经韶华:PC行业迎来颓势

  自个人电脑逐渐流行以来,大家都一度认为其拥有广阔的未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发展,PC行业格局悄无声息地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缩水,业绩不断下滑

  从2007年开始,随着苹果iPhone、iPad的热卖以及安卓阵营的崛起,移动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与此相反的是,“Wintel联盟”所固守的PC市场增长乏力,甚至呈现萎缩态势。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现在,全球PC出货量和销量几乎每年都在下滑。2008年第四季度期间,全球PC出货量比上一年同期下降0.4%;2014年全球PC出货量持续下滑,其中传统桌面PC销量降到1.297亿台。IDC的数据还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PC市场缩水的幅度达到10.8%,远超分析预期。其中,联想出货量不足1500万台,较上年同期下降4.9%;惠普出货总量为1390.5万台,同期的下滑5.5%;戴尔出货总量为1012万台,下滑2.9%;宏碁、华硕等其他厂商也同样未能幸免。DIY产业也在PC行业的颓势中逐渐走向下坡路,受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影响,DIY的市场份额也从2008年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到了萎靡不振的地步。

  其实,全球PC出货量和销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不景气的市场表现也导致PC厂商业务逐渐下滑。前段时间联想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联想今年第三季度收入122亿美元,净亏损额7.14亿美元,这是联想6年来首次出现单季度巨额亏损。与此同时,英特尔的PC业务也在缩水,甚至有传闻称英特尔的增长已经不再依赖于PC处理器的业务。

  替代品突现,厂商转型另寻出路

  从早期的PDA个人助理到功能手机再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设备似乎一直试图取代PC的地位。目前来看,手机和平板已经取代了PC的一些办公功能,更是成为不少人的主要娱乐设备,手游厂商的强势发展也使其慢慢成为游戏界的主流。

  面对这种惨淡的局面,与PC相关的传统厂商自然要做出一些改变。联想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PC+移动策略,手机业务成为其中一个方向;惠普也将自己分拆成了以PC和打印机业务为主的惠普公司和致力于向企业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和硬件的惠普企业两家公司,以提升新惠普的整体实力;戴尔更是用670亿美元巨资收购了存储巨头EMC,企图进军企业存储市场;索尼另寻出路的方式更让人惋惜,它在去年年初将VAIO品牌对外出售,不再专注PC业务。当然面临转型的还有整个PC供应链,比如英特尔除了传统的PC业务之外还瞄准了移动设备、物联网等领域。

  不难看出,尽管各个厂商转型的方向和模式不尽相同,甚至大多数厂商的转型都含有无奈的意味,但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救。同时这也传递出了另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逃离PC业务。

  雪崩中藏生机:各家皆在探索中前行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PC市场似乎已经难挽大局,市场销量正在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趋势。但有人认为,从2012到2016年PC市场已经连续五年放缓,而平板和智能手机在商用领域对PC的代替并不明显,再考虑到用户的换机时间,PC市场有望在2016年或2017年出现企稳回升的现象。

  实际上,从今年的种种迹象来看,PC行业正呈现出不一样的新气象。当然,这股暖流是由PC行业的老大哥微软带来的。微软的Surface产品线历经三代的发展,终于在Surface Pro3上渐趋成熟,今年10月的微软推出的Surface Pro4以及SurfaceBook更是被认为有重定义笔记本电脑的意味。如果说微软一家的成功仅仅只能代表微软自家而不能代表PC成功的话,那么微软在软件授权上的策略变化以及PC阵营的良好反响则能真正说明PC市场的回暖。

  得益于一年期的免费升级计划,Windows10系统发布之后的安装率在一路飞涨。软件授权上的免费策略给下游OEM厂商带来了信心。今年10月,英特尔和微软两家巨头牵头联合惠普、戴尔和联想三家PC市场领军企业共同发起了口号为“PC DoesWhat?”(PC能做什么)的广告宣传活动,从而让潜在的计算机买家充分意识到现代化PC能够做的所有事情,通过电视广告、纸媒和在线网络展开全面宣传攻势,提振持续低迷的PC市场。联想首席市场官王传东也表示:“PC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其办公性能是移动设备难以取代的,所以‘PC将死’的论调我是不赞成的。”

  除了开展广告营销活动,PC厂商还引入了对产品尺寸和设计的革新,这意味着传统电脑的形态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和微软一样,联想也在笔记本的形态上做出了诸多探索,联想YOGA以及ThinkPad系列笔记本都在超薄、便携、触屏等适合移动办公的方向上进行了改变,并且在市场上同样取得了良好反响。戴尔最近发布的XPS 13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其首席执行官戴尔甚至认为,后PC时代促进了戴尔电脑销量的提升。

  不仅如此,DIY市场中的各个非传统PC厂商也在不断探索前行,为重振PC而努力,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转变的技嘉就是这样的厂商。它不但专注于主板产业,还进入了整机、迷你电脑、外设等领域,其发布的技嘉Brix超迷你电脑的用户口碑非常好,甚至在欧美地区出现了脱销的情况。此外,随着类似Kelper到Maxwell技术的发展,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与高品质享受的市场趋势驱动,DIY市场中的各大厂商也比以往更注重其产品在个性化、外观、做工等方面的设计。NVIDIA推出的GTX PC、各机电品牌推出的游戏主题机箱、赛睿、雷蛇推出的一系列游戏大作定制外设等产品都在外观上做足了功夫,以求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如今,PC行业内现有厂商纷纷看好并不断革新PC产业,而PC行业外的其他厂商也意图前来分一杯羹。前段时间,有消息称小米将在2016年推出笔记本;还有消息称华为也将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小米笔记本可能会与传统PC大不相同,以MIUI为核心的小米笔记本会探索一条两端融合的新思路。此前雷军曾表示,自己一直强迫自己在手机上办公。因为他认为,移动端才是未来。如果小米真的进军PC市场,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明,PC行业不但没有死,反而会迎来更多全新的变化。

  市场细分:PC的未来可期

  业内曾一直唱衰PC,认为PC产业已是夕阳产业。但在应用场景不断多样以及移动端反哺PC端的趋势下,PC产业实际上正在迎来一场新变革,由两端融合、促进市场细分为目标的PC产业正是急需攻克的朝阳产业。

  传统PC向两端融合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几乎都是翻盖式的,目前来看,在新一代的PC中,我们见到了更多的产品形态:滑盖式、翻转式、折叠式等等,可以说PC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它们轻薄便携,低功耗同时性能强悍,另一方面除了拥有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以外,凭借着触控、轻薄等特点,也拥有了平板电脑的特性,可满足我们在不同使用场合中的无缝衔接。但这依然不够,因为微软的Surface以及苹果的Macbook与手机之间的体验仍然不够统一,PC和手机两款产品之间还是存在诸多连接上的障碍。

  未来PC的形态一定会呈现出“两款产品、一套系统”的趋势,PC与手机拥有几乎相同的图标、UI、内核、使用方法,两者利用云同步多屏互动。未来的PC办公趋势是跨平台、跨终端、跨屏幕的,PC行业近几年来的发展都体现了这一趋势。基于x86架构的Atom和Core M平台已经慢慢轻量化,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也装上了触摸屏,打通PC和手机的技术条件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正是如此,PC在这种大环境下非但不会死亡,反而迎来了新生。微软、苹果、华为纷纷押宝PC的背后,实际上看重的是PC作为生产力工具,移动端无法取代的特点,未来的PC在移动端反哺和两端融合的大趋势下,依然大有作为。

  DIY市场向两极发展

  对于DIY市场,当前的台式电脑DIY市场已经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即追求高端性价比和追求价格低廉。在经历了低潮期之后,未来对产品进行细分,以卖个性、卖服务等高附加值内容的高端DIY市场仍然有发展下去的空间。以目前中国市场为例,针对游戏玩家的高端个性化PC定制、针对网络发烧友的家庭网络中心设备市场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DIY市场并不会在未来消失,而是会继续顽强地生存下来。当然,硬件形态的改变和厂商理念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振兴PC行业的另一出路是还需要其寻求在场景和需求细分下更多的新兴市场。

  MC观点

  目前的PC正变得越来越特殊化,手机、平板等日益强大的“洪水猛兽”虽然动摇了PC的地位,但也加速了PC市场的细分。现在,DIY玩家、学生群体、老年人、商务人士以及部分游戏爱好者是PC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在PC市场细分后的未来必定还会产生更多新的消费主力军。尽管整个PC市场逐渐疲软,但今年的PC行业依旧出现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产品和技术,我们也专门对这些产品和技术进行了盘点。正如王传东所说:“PC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它的办公性能是移动设备难以取代的。”未来的PC不会消失而是会以另一种形态出现,而随着市场的细分,各大厂商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