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省 2015年处理器技术及产品回顾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高性价比,超频,好快省
  • 发布时间:2015-12-25 15:12

  说起2015年的处理器市场,用最简单的“好快省”三个字就可以总结。所谓“好”,是指这一年处理器无论在技术和型号上都有颇多创新之处,发展势头看好,玩家选择也很多;所谓“快”,是指处理器全面升级,性能更强,速度更快;所谓“省”,2015年的产品不乏有性价比非常突出的型号上市,玩家实惠更多,省钱更多。同时更先进的工艺和节能技术,也降低了处理器的能耗,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AMD:三线出击 APU/速龙/FX各展风采

  2015年,AMD首先在颇为成功的Kaver i核心上大做文章,继续推出了高性价比的A8-7650K与A8-7500 APU。其中A8-7650K依旧保持了四核心的设计、GPU也采用了完整支持DirectX 12的GCN架构,拥有384个流处理单元,CPU核心加速频率可达3.8GHz。但是其价格仅为500元出头,外带不锁倍频的特性,超频玩家可以将这款处理器轻松超频至4GHz以上,再次完成性价比的逆袭。A8-7500 APU则是一款节能版产品,其TDP功耗仅有45W/65W,却能提供最高3.7GHz的加速频率。

  而在2015年中期,AMD则推出了频率更高、性能更强的Kaveri Refresh APU家族。全新的Kaveri Refresh核心加入了更多功耗控制技术、优化了工艺,最终在保持原有TDP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提升了处理器的频率,带来性能和效率上的提升。从产品端来看,以Kaveri Refresh中最强的A10-7870K为例,这款产品默认频率从之前A10-7850K的3.7GHz提升至3.9GHz,Tubro Boost频率也从之前的4GHz提升至4.1GHz。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内置的GPU核心,频率从之前的720MHz大幅度提升到了866MHz。频率的提升对应的自然就是性能的提升,A10-7870K的性能也比A10-7850K高出大约15%。由于性能出色,还不锁倍频,A10-7870K在发布后就得到了玩家的欢迎,甚至有超频玩家将其超频至4.6GHz以上,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同时在2015年下半年,APU的中端产品也得到了更新,同样采用Kaveri Refresh核心的A8-7670K登台亮相。相比A8-7650K,它的默认工作频率提升到了3.6GHz。

  在传统CPU产品上,AMD还在2015年推出了最新的FX-6330六核心处理器。相比FX-6300,它在工作频率上提升了100MHz,加速频率高达4.2GHz,但TDP却仍然保持95W不变。同时它也拥有不锁倍频,可以自由超频的能力。而为了帮助玩家获得更高的超频频率,AMD还为这款处理器附送了名为“幽灵”的四热管静音风扇。相比AMD上一代散热器,幽灵散热器的散热片面积增加了24%,风量提升了34%,而其满载时的最高噪音仅有39dB。结合不到700元的售价,FX-6330已成为主流独显游戏平台的热门产品。此外,AMD在2015年还推出了颇受玩家欢迎的速龙870K,这款处理器基于Kaveri Refresh核心打造。其CPU加速频率高达4.1GHz,四核心设计,售价不到500元,还可以自由超频,性价比极高。

  总的来说,AMD在2015年发布的产品非常令人满意。在“好”的方面,Kaveri Refresh产品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AMD在APU产品上的优势;“快”的方面,A10-7870K代表了AMD在主流平台上的高性能与显示核心优势;“省”的方面,速龙870K、FX-6330、A8-7500、A8-7650K等产品都是AMD推出的性价比精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同其他价格相当的CPU相比,它们往往拥有更强的性能;而其他在性能上与它们匹敌的产品,在售价上却往往超过它们。相比竞争对手,这些处理器“相同价格,性能更强”、“相同性能,价格更低”的特性让它们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性价比,令人称道。

  英特尔:14nm全面铺开 Skylake强悍登场

  说起2015年的英特尔,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工艺的进步和全新架构处理器的上市。2015年英特尔在技术上有两大革新,一是推出了全新的14nm工艺,继续延续着摩尔定律的生命;二是全新的Skylake架构上市,英特尔凭借强悍的性能和出色的产品再次占领了高端市场。

  首先来看14nm,从英特尔2014年的路线图来看,14nm产品应该在2014年中下期随着Broadwell-DT产品上市。不过在进入22nm以后,工艺逐渐濒临物理极限,因此全新工艺的开发难度大增,即使是财大气粗、技术先进如英特尔也难以承受。最终,英特尔在14nm工艺上也只是推出了面向移动、超低功耗产品的Core m处理器,而大头桌面版产品则遥遥无期。直到2015年,英特尔才彻底解决了14nm工艺的良率、成本等问题,开始向市场大量提供产品。

  再来看看产品,2015年第二季度英特尔在首先推出了Broadwell-DT(但实际产品出货量非常稀少)后,第三季度就发布了整个14nm的Skylake家族,包括Core i7、i5、i3全系列(当然照例奔腾和赛扬会延后一段时间才发布)。新产品的接口也顺势更换为LGA 1151,同时Skylake处理器全线支持DDR4内存,进一步减小了内存性能出现瓶颈的机率。首发产品中包括了最受关注的两款K系列不锁倍频产品,分别是Core i7 6700K和Core i5 6600K。其中Core i7 6700K的基准频率为4GHz,Turbo频率为4.2GHz,四核心八线程、8MB三级缓存。从产品来看,Core i7 6700K在频率上似乎还不如之前的Core i7 4790K,但Skylake的全新架构使得这款产品在性能上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虽然不多,但也是进步。而在超频性能上,通过去掉FIVR(电压调节模块),以及14nm工艺的采用,Core i7 6700K的表现也有所提升,在普通散热环境下,它的最高频率就可冲刺到5.1GHz以上,稳定超频频率则可达到4.7~4.8GHz。

  由于Skylake出色的设计和优秀的表现,在产品发布后,Skylake就受到了玩家的热捧。尤其是可以自由超频的Core i7 6700K,目前在市场上处于缺货状态,形成了“一U难求”的状态。而在供小于求的市场下,Core i7 6700K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最高卖到3000元一颗,开创了近年来英特尔主流CPU的售价纪录,结果就是Core i7 6700K的性价比被严重拉低。峰回路转的是,英特尔还推出了同样采用Skylake核心的Xeon至强系列处理器。

  相信凭借四核心八线程配置,以及仅与Core i5系列相当的价格,曾经的E3 1230、E3 1230v2曾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而在Skylake处理器时代,英特尔为了避免消费者再重蹈这种“误入歧途”,特别屏蔽了100系列芯片组对至强处理器的支持。但是让英特尔没有想到的是,主板厂商却通过直接推出采用C232芯片组(至强处理器配套芯片组)的消费级主板,来绕过了这个门槛。这也令E3-1230 V5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高端产品。该产品的技术规格与Core i7 6700相当,同样是四核心八线程配置,基准频率3.4GHz,加速频率达3.8GHz,但价格却仅在1600元,只与Core i5 6600K相当,令它具备非常突出的性价比。

  最后,依旧总结一下英特尔的2015:“好”不用多说,自然是14nm工艺、Skylake新架构的使用了;“快”则是Skylake处理器性能上的优秀表现;“省”则是14nm工艺带来的高效能、低功耗,以及E3-1230 V5这样的高性价比处理器降低了高端平台的组建成本。相信在接下来的2016年,两家CPU厂商将继续推出不少新品,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