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机器人发展战略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 关键字:机器人,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
  • 发布时间:2015-12-31 11:29

  德国 工业4.0打造智能工厂

  2012年,德国推行以“智能工厂”为重心的“工业4.0”计划,意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的”智能化生产。工业4.0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工业设计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开发全新的商业模式,挖掘工业生产和物流模式的巨大潜力。依此计划,通过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人类可借助物联网对下一代工业机器人进行远程管理。这种机器人还将具备生产间隙的“网络唤醒模式”,以解决使用中的高能耗问题,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升级。目前,机器人在德国制造业中的应用率相对较高,每四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工业机器人。德国机器人产业化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分工合作,即将具备一定智能化的机器人个体,通过数据交互实现高度智能化。

  按照设想,“工业4.0”连接的是生产设备,即生产的“一体化”。把不同的设备通过数据交互连接到一起,让工厂内部,甚至工厂之间都能成为一个整体。实际上,这种“一体化”是为了“分散化”。在“工业4.0”中,工业生产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分散化”后的生产将变得更加灵活。在这种模式下,不同的生产设备既能够协作生产,又可以各自快速地对外部变化做出反应。

  德国政府对“工业4.0”的支持不遗余力,即使从宣传角度也已经做到了极致。德国教育与研究部、德国经济与技术部、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德国科学研究联盟是核心,它们提出并支持了绝大部分的智能制造相关计划和项目;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利用其自身优势和设施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关键的知识储备、试验环境和合作平台;“工业4.0”平台、“东威斯特法伦-利普”智能技术系统尖端研究组等区域组织和行业协会是智能制造概念探索和技术联合的有力推动者;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企业则将“工业4.0”带到了现实,推向了世界。

  美国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该计划客观描述了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了实施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目标,规定了衡量每个目标的近期和远期指标,而且指定了参与每个目标实施的主要联邦政府机构,展现了美国政府振兴制造业的决心和愿景。

  同年次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以帮助消除本土研发活动和制造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割裂,以期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为了保证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美国先后提出“再工业化”、“重振美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等战略目标,推出颇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制造业,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采取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资助重点就是先进制造业,由跨部门先进制造业项目办管理,主要参与部门有美国国防部、商务部、教育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美国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通过建立地区“国家制造业创新学院”(IMIs)实现,两者建立在公私合营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与产业界(大型或小型企业)、学术界、非营利组织、州政府合作,投资并促进尖端制造技术的发展。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明确了三大原则分别是:一是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政策;二是加强“产业公地”建设;三是优化政府投资。该报告提出的五大目标分别是:一是加快中小企业投资;二是提高劳动力技能;三是建立健全伙伴关系;四是调整优化政府投资;五是加大研发投资力度。

  日本 推动机器人新战略

  2015年1月,日本国家机器人革命推进小组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拟通过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和六大重要举措达成三大战略目标,使日本实现机器人革命,以应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提升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大数据时代的全球化竞争优势。

  在日本政府主导下,产学官机器人普及推广组织———“机器人革命倡议协议会”于5月15日成立,由企业用户、公立研究机构、学会等组成,预计会有超过200家公司和机构参加,包括众多汽车、电机、机械设备、钢铁、化学等主要业界团体和企业,该协会还将广泛征集会员,包括国外机构及企业。不仅丰田汽车、日产汽车和本田等使用机器人设备的大企业会加入,而且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等研发机构以及大学,甚至专家个人也可以加入,旨在建立举国体制,使日本在机器人应用与出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机器人革命倡议协议会”是推动《机器人新战略》的核心机构。为促进从未引进过机器人的行业使用机器人,经济产业省、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总务省等也会参与。日本机械工业联合会将承担事务局工作,从6月开始负责整体协调,发挥对外窗口作用。该协议会成立“生产系统改革”工作组,推动由德国与美国提出的工业4.0及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制造业。德美两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上主导相关标准的制订,日本为挽回落后局面,希望工作组通过共享信息和制订相应措施,尽快推出日本方针。今后每项工作都会设立专门工作组,如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举办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等。

  韩国 机器人未来战略2022

  2003年机器人被韩国选定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和十大带动经济增长产业之一。2008年韩国将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性产业,并制定了《智能机器人促进法》,在人才培育、质量品牌和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韩国也非常注重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2009年发布了《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成为世界三大机器人强国之一的发展目标。

  2014年,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在首尔的韩国科技中心举办机器人产业政策会议,并宣布了2018年到期的第二个智能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将侧重于通过技术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扩张,其目标是到2018年,不断扩大机器人市场规模,从当前的22亿美元增加到79亿美元,实现出口25亿美元,机器人公司从402家增加到600家,并且使机器人公司平均销售额从600万美元增加到1170万美元首要项目是发展服务型机器人,以建立在大型研发项目的全球领先地位。

  2015年,韩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长期战略是《机器人未来战略2022》,希望能够实现“机器人遍及社会各角落(All-Robot时代)”的愿景。这些政策的出台足以说明韩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

  韩国政府将通过七个机器人融合商业战略路线图,加强全球的协作,初步将涵盖制造、国防、教育和海运等领域,进一步扩展至其它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计划同时鼓励各行业参照日本软银等公司,加快与机器人产业的融合。计划还包括了通过改善机器人产业政策委员会和扩大与电信的合作等加强机器人产业合作的战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