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盛宴 2015年迪拜航展

  • 来源:兵器知识
  • 关键字:迪拜航展,恐怖主义
  • 发布时间:2016-01-04 09:24

  2015年11月8日至12日,中东最具影响力的迪拜航展在阿联酋迪拜马克图姆国际机场盛大举行,本届航展包括16个专业展馆,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100家参展商,主办方估计有超过6万人与会。

  尽管大环境似乎不佳,但参展厂商、专业人士以及民众的热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事实上,中东国家面临领土纠纷、教派矛盾、恐怖主义的威胁,对航空、航天和防务产品仍有旺盛的需求,因此,无论老牌航空大国还是新兴国家都努力在这个公共舞台上吸引目光,赢得一席之地。

  订单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参展商热情不减,但迪拜航展气氛似乎有些“萧然”。早在开幕前,就有西方权威机构预计,与往年大额订单频出的景象不同,本届迪拜航展非但不会重现这番景象,而且还可能创下订单最少的惨淡纪录。

  穆尔斯称,回顾2013年迪拜航展,共签订2000亿美元订单,其中大约1626亿美元订单是在航展开幕后的短短数小时内签订。但今年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由于全球主要航空运营商先前已与波音、空中客车等飞机制造商签订不少订单,像海湾地区三大航空运营商(阿联酋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和卡塔尔航空公司)都在本届航展前与波音、空客等公司签了大单,因此航展期间不太可能再签订更多新订单。

  对航空工业来说,迪拜航展背后象征着阿拉伯世界对全球航空厂商的兴趣和看法,因此避免排场与气势不被竞争对手超越,就成为各家参展商乃至参展国挖空心思琢磨的课题。而为了调动航展气氛,地主国阿联酋全力以赴,空军派遣包括“幻影”2000-9、F-16E/F以及AH-64D、CH-47F等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参展,还出动本国空军“形象大使”——“骑士”特技表演队(AlFursan,knights,UAENAT)进行高难度表演,该国初出茅庐的无人机开发商ADCOM公司则展出“联合-40”海军型、Yab.hon等大型军用无人机。

  成立于2010年的“骑士”表演队配备10架拆掉翼尖油箱的意大利马基公司MB-339NAT教练机,每次表演时最多出动7架(其中一架为单机表演)。小组在意大利接受过意大利空军“三色箭”(Frecce Tricolori)飞行表演队为期一年半的训练,2011年迪拜航展上完成首秀,获得满堂喝彩。“骑士”表演队的飞机涂装以金色和黑色为主色调,金色代表沙漠中金黄色的沙子,黑色代表地下蕴藏的石油,机翼底下其它的白色、红色、绿色则代表阿联酋国徽颜色。

  航展期间,阿联酋空军特意开放民众参观其主力“幻影”2000-9战斗机。目前该国拥有30架原装的“幻影”2000-9和30架升级到“幻影”2000-9规格的“幻影”2000。

  作为“幻影”2000系列战机中性能最好的终极型号,“幻影”2000-9的各项性能均比“幻影”2000过去的型号有较大幅度提高。然而,从2011年起就有传闻称阿联酋打算转卖掉“幻影”2000-9。在本届航展上,多位阿联酋军界要人也证实传闻不虚,只是不知最后的下家是谁。

  令人不解的是,阿联酋前后花费34亿美元,自2003年起陆续分6年交付,离中期升级或替换年限还有很长时间的这批先进战机到底因为什么失宠?是嫌弃该机“腿短”(航程短)?还是因为维修费用太高?亦或是其它原因?总之,阿联酋的这一反常举动对所有装备“幻影”2000的国家都是一个警示。

  当然,在商言商,正因为阿联酋空军即将因“舍幻影而去”,出现多达60余架执勤战机的空缺,因此各国军机生产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这位“油霸”能够心仪自己的产品。从航展现场来看,英国BAE系统公司推销的欧洲“台风”战斗机势头最猛,法国达索公司则积极游说阿联酋继续购买“阵风”,并可以把“幻影”2000-9再卖给达索,由它进行处理。有消息称,法国人正撮合阿联酋把这批“幻影”机卖给关系非常密切的巴基斯坦空军。众所周知,自从上世纪70年代阿联酋独立后,正是巴基斯坦一手调教出阿联酋空军。但巴空军绝非“来者不拒”的“垃圾桶”,他们手里已经有了自主生产的JF-17战斗机,尽管性能可能略逊一筹,但有可靠的后勤保障以及低廉的采购维护成本,要知道二手“幻影”2000-9的单价至少在2000万美元,相比全新的JF-17没有太大优势。另外,巴基斯坦的“死对头”印度空军确定把麾下49架(原先是51架)“幻影”2000H升级到2000-9水平,这也是巴空军不想拾人牙慧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不仅是阿联酋,海湾阿拉伯产油国都进入主力战斗机更新的阶段。沙特阿拉伯已选购了欧洲“台风”和美国F-15SG战斗机,巴林打算从美国购买14架F-16E/F战斗机,若是阿联酋真的也完成主力战机更换,接下去像卡塔尔空军的“幻影”2000、科威特的F/A-18等等也会跟进替换或升级,这自然成为众多飞机生产商觊觎的目标。

  有限度的“自力更生”

  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现场展示的空军装备不只是进口的高性能战机,还推出了两款由阿联酋武装部队特种作战司令部节制,部署在本国与阿曼交界地带的轻型攻击机,主要任务是边境巡逻与平叛作战,其抢眼造型除带给观众强大的视觉效果,也让低档武装攻击机市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阿军方展示的攻击机型号分别为赛斯纳公司的AC-208和埃尔斯公司的“画眉鸟”(Ayres Thrush),它们都是美国民用飞机公司的产品,但经过阿联酋军方与美国企业的联合改装,AC-208已投入伊拉克与黎巴嫩的反恐平叛作战,阿联酋将向约旦捐赠6架,以警戒它与叙利亚的边界。这两款攻击机的特色是机腹安装方便激光制导的光电吊舱,并在机翼增加武器挂点,可以挂载美国或欧洲的航空武器,像AC-208能够挂载“海尔法”激光制导导弹。“画眉鸟”则可携带GBU-12精确制导炸弹,其机腹吊舱除具有光电制导功能外,另增加了GPS定位及数据链传输功能,未来阿联酋空军将引进土耳其Roketsan公司研制的激光制导火箭弹,作为标配武器。考虑到经济性及可获得性,这类武装民用机市场未来将看涨。

  从航展现场看,除了武装民用机,势头渐涨的还包括导弹改装业务。像开发IRIS-T近距空空格斗导弹的德国迪尔-BGT公司就发布了由美制AIM-9L空空导弹改装成的LaGS激光制导空地导弹,该公司正是瞄准“响尾蛇”导弹在各国仍有大量库存,适合改装成低价格制导武器,激光制导可提供误差在1米以内的瞄准精度,搭配“响尾蛇”的10千克战斗部,对地面点状无装甲或轻装甲防护目标具有强大而合适的破坏力。

  美国“忽悠”客户口袋

  再来看迪拜航展不可或缺的主角——美国。美国军方基本以现役战机支援展出,包括F-15E、C-130J、E-2C、MV-22B。如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V-22倾转旋翼机就从2414千米外的非洲海岸直飞波斯湾,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续航力。据悉以色列确定采购6架MV-22,阿联酋也已提出采购10架的要求,未来将有更多阿拉伯国家跟进,但美国政府仍在评估。美国厂商在航展上虽然派出大量实机展示,但具体到“生意经”,仍集中在现役机型和相关武器电子元器件的改进升级方案。诺·格公司发布E-2D预警机相关系统及各型机载与地面雷达的改进方案,最引人关注的是为E-2D预警机的外国用户换装全新的ADS-18多用途雷达,该雷达已经获得美国海军注资,用于将航母上E-2机群的APS-145雷达替换掉。

  波音公司则展示F/A-18E/F战斗机、P-8A反潜巡逻机、C-17战略运输机、AH-64E武装直升机等机型,同时它取得了为阿联酋海军巡逻机安装ku波段卫星通信天线的项目。虽然参展踊跃,但看得出波音在军用机市场有些欲振乏力,因为波音在2013年遭遇向巴西空军推销F/A-18E/F战机时发生“窃听风波”,结果煮熟的鸭子飞了,F/A-18E/F生产线将无可避免地在2016年关闭,而在长滩的C-17运输机生产线也在2015年歇菜。接连关闭军机生产线,对公司来说是重大打击,未来肯定要更积极推销F-15、F-18两款著名现役战机的改装方案,否则青黄不接的年景恐怕为时不远,这也是为什么波音热衷于向科威特皇家空军推销现役F/A-18的改进方案,同时向那些不打算采购F-35战斗机的国家推销“三代半”战机。

  除了军机展示,美国军方和厂商不忘利用迪拜航展举办的研讨会“提醒”海湾阿拉伯国家重视导弹防御课题。尽管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已从美国采购大量“爱国者”PAC-3、THAAD系统来构筑针对伊朗的反导拦截圈(预计它们将服役到2048年),但美国仍不满足,认为伊朗及其支持的叙利亚什叶派政权随时可能做出“非理性行动”,鼓吹将海湾国家所购买的不同型号反导系统集成起来,当然这中间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商机非山姆大叔莫属。不过,阿拉伯国家也不是“钱多人傻”的主,对于是否买单仍持观望态度。

  欧洲“没钱闹饥荒”

  相比美国,欧洲厂商在航展上则侧重新投产军机和武器销售,重点是空中客车公司的A400M军用运输机、C-295多用途运输机等。目前,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等国家透露在2018年以前将替换部分战机,但美国厂商并未获得向阿拉伯国家出售F-35战斗机的政治信号,相比老面孔的F-15与性能不甚了了的F/A-18E/F,未来几年中东市场仍旧是欧洲“台风”、“阵风”这两架“三代半”水平战机互相厮杀的局面。为取代阿联酋空军的“幻影”2000-9,“双风”在迪拜航展现场的飞行表演中也是卖力上场,就连地面展示也意有所指,像“台风”战机就展示其保形油箱及武器潜力挂载,“阵风”则突出多用途功能,各类机载武器摆满一大片地方。

  在现场,欧洲MBDA集团展示一系列导弹武器,其中最新力作是英法合作的FASGW/ANL轻型反舰导弹,导弹重约110千克,采用红外与惯性制导,配有双向数据链,可由发射平台(如直升机)进行航线修正与重新定位,设计射程大致介于护卫舰近程防空武器及现役的“海鸥”机载空射反舰导弹之间,即30千米左右。英国原计划在2015年以前完成导弹定型并与AW-159直升机—道服役,但在2012年底因经济形势不佳,英法两国围绕开发经费分摊问题出现争议,结果整个工程恐怕要到2015年才能结束。由于“海鸥”导弹及其配套的发射平台“山猫”直升机均将退役,目前MBDA在直升机与FASGW/ANL导弹集成上以AW-159直升机优先,尔后才轮到法国海军的NH90与AS-565直升机。

  因经济问题导致计划延迟的武器项目不只这一桩,像意大利因为国防工业萎缩,居然要靠新兴国家融资接济,印度塔塔集团就在迪拜航展上宣布获得意大利一家航空高技术企业的44.5%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此前,塔塔集团已与英意合资的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合资生产AW-119直升机。

  另据报道,意大利空军在航展和本国阿莱尼亚·马基公司签署将C-27J“斯巴达人”运输机改造为MC-27J“近卫军”炮艇机的合同,原型机已于2014年出厂,前往阿富汗进行试用,意大利空军计划在2016年之前改装3架,一旦合乎需求,未来将改装12架。MC-27J是意大利空军在美国空军特战司令部协助下开发的特战作战平台,货舱变成模块化货柜,满足支援地面部队的C4ISR需求,机体装StarSAFIRE380-HD及MX-15HD多光谱探测器,机上配备一门GAU-23型30毫米链式机关炮,未来还将增加精确制导弹药,强化打击威力。先前美国空军因财政原因考虑停用C-27J,但有8架飞机转交特战司令部,未来美军也可能会成为买主之一。

  俄罗斯“打酱油”

  俄罗斯在迪拜航展上的表现则有些消极,实机展示以民航客机及民用版卡-62、米-171A2直升机为主,外销主力战机仅有比例模型展示,这显然与近几年中东战机市场基本被欧美瓜分,短期间俄军机难有竞标机会不无关系。俄方代表称,目前俄在中东的销售重点放在直升机及防空系统方面,像2012年伊拉克政府对俄采购“铠甲-S1”弹炮综合防空系统与米-28NE武装直升机,让俄方感到中东市场仍有丰富商机,2015年中东与北非多国向俄罗斯订购了价值50亿美元的直升机,未来像米-17等直升机维修业务也可能转移到伊朗进行。

  除了“深耕”中东市场,俄方也在航展上透露与中国的苏-35S歼击机的交易尚未签约,中国需求的是特制的中国版,因此购机成本及规格制定仍待磋商。

  虽然整机出口业务较为清淡,但俄方仍具有相当雄厚的航空产品开发能力。在现场,俄罗斯卡卢加无线电工程研究院(KNIRTI)推出L-265M10-02电子战吊舱,它是L-175VE“希比内”(Khibiny)电子战吊舱的现代化版本,不仅功能更加强大,而且实现模块化设计,缩小后的吊舱体积可集成到苏-35S歼击机的尾锥内,重量及选配位置更富灵活性。

  中国的“鹘鹰之击”

  高速进步的中国航空工业在迪拜航展上高调推出五代水平的“鹘鹰”隐形战斗机模型,该模型刚刚在北京航展上展示过,其做工不仅细致,而且刻意强调逼真性,以便让潜在客户深入了解。

  根据中航工业散发的资料显示,“鹘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优异。两侧布置大S弯进气道,配置内埋武器舱。中航工业公布的信息表明,该机机长16.8米,翼展11.5米,机高4.8米,最大起飞重量25吨,正常起飞重量17.5吨,最大M数1.8,升限16千米,最大使用过载+9/-3g,作战半径1200千米,起飞滑跑距离4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最大挂载能力8吨,飞机寿命6000~8000飞行小时30年。而网上之前曝光的一份“中航工业第16届北京航展展品宣传口径”显示,该机装备两台高性能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8.29千牛;其内埋武器挂点4个,外部挂点6个,航炮1门,规格与“台风”、“阵风”、F/A-18和米格-35标准相当,理论上完全可以作为F-16和米格-29的后继替代型号,而且成本大致相当于新制造的F-16C,因此颇具吸引力。

  “鹘鹰”刚刚在2012年完成首飞,估计现有技术状态的试验周期约五年,到2018年前后才有可能达到可交付状态。按照国际战斗机市场在2018—2020年的销售情况,“鹘鹰”的主要对手为“阵风”、“台风”和美国的F/A-18E/F与F-35A。相比前三个型号,“鹘鹰”有低探测性的优势;相比F-35A,“鹘鹰”则有成本优势。

  “鹘鹰”全系统标准配置的综合性能也将与国外四代机相当。中国具备实现“鹘鹰”高标准出口的条件,但现有国际战斗机市场是以政治为主导,亲西方国家的空军几乎被欧美战机所包揽,而俄罗斯低价倾销的苏-30/35重型战斗机也较抢手,这些已经被占领的市场,占可在经济上有接纳“鹘鹰”能力国家的绝大部分。因此,“鹘鹰”必须重视采购和使用维护的成本控制,依靠高效费比的优点撬开市场。

  无人机“繁荣与乱象”

  迪拜航展期间,最五花八门但也最没特色的当属无人机系统(UAS),这充分反映出低技术门槛市场的繁荣与乱象并存。无论美国、欧洲、中国甚至阿拉伯国家,都能推出各式战术级甚至是战区级无人机,无论是实机或是全比例机体展示,都把延长航程、使用涡轮发动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采用隐身外型纳入设计要素,同时还要兼具多用途火力打击能力。例如,阿联酋“联合-40”大型无人机居然推出挂载鱼雷与声呐浮标的反潜巡逻型号,可是细致观察,该系统无论发动机还是地面控制平台仍依赖欧美厂商,今后能否获得买主青睐,飞行测试是否完成,究竟它是个战场利器还是“隐性钱坑”,谁也不能打包票。

  相比阿联酋无人机公司的“一夜成名”,诞生于1884年的意大利比亚乔公司的道行可要深多了。它起初只是摩托车品牌,但如同瑞典萨伯不只是汽车品牌一样,比亚乔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飞机制造商之一,虽然他们的产品主要在中小型民用飞机或教练机,但在无人机领域也有不错的表现。由P180Avanti演化来的“铁槌P.1HH”(Piaggio P.1HH hammerhead)无人机,采用两台加拿大制造的PT6A-66B涡桨发动机,有自动起降能力,且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飞行在13700米高空,滞空时间最长可达16小时。根据任务需求的不同,该机速度可从极慢的249千米/小时,迅速加速到0.7马赫。最大起飞重量达6123千克的“铁槌P.1HH”最大外挂载荷可达907千克,机腹侧边的两个外挂架也可根据任务性质进行灵活调配。

  据悉,意大利空军已订购首批10架“铁槌P.1HH”,它们与从美国购买的“掠夺者”、“死神”无人机共同担负战场任务。而由于阿联酋穆巴达拉(Mubadala)持有比亚乔约40%的股份,预计阿联酋也极有可能采购这一“国产”机型。

  文/雷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