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向里约 蹦向巅峰
- 来源:新体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蹦床,里约奥运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04 14:22
拿满奥运会席位,中国队以往的习惯感觉都是轻松,而这次却恰恰相反。
夺得“门票”,难
带着一身的疲惫,中国蹦床队于去年12月2日凌晨从丹麦欧登塞回到北京。不过,囊中鼓鼓,收获颇丰,让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蹦床部主任兼领队李舸谈笑风生。
此番征战201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中国队的三个既定目标都得以实现:其一,取得了好成绩。在10个项目上,中国队收获8金3银2铜,位列奖牌榜和金牌榜的首位,创造了新的纪录。其二,拿到世界运动会的“入场券”。其三,也是首要目标,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门票”,而且是男女网上个人项目的满额4张。
拿满奥运会席位,中国队以往的习惯感觉都是轻松,而这次却恰恰相反。
为了奥运会区区两个项目的“门票”,42个国家和地区派队,近300名男女运动员上阵,不仅创造了蹦床世锦赛参赛队和参赛人数的两个最多,还使场场比赛异常激烈,悬念迭起,有的队伍甚至放弃其他项目的比赛,孤注一掷。
对中国队最为不利的是比赛规则的调整。以往的奥运“门票”竞争在预赛的前八名决出后就见分晓,由于男女各队都可上4人,对于整体实力颇强的中国队来说,夺得男女各两个满额“门票”的把握性极大。而这届世锦赛上,“门票”的确定改在新增加的半决赛上,而且从预赛进入半决赛,每支参赛队只允有3名队员。其次,以往在决定“门票”的预赛中使用的是规定和自选两套动作,中国队的第一套动作规格高,往往增分不少。这届世锦赛,决定“门票”的半决赛却要求用第二套动作。如此一来,中国队的两个优势都受到很大削弱。此外,在赛程上,奥运项目的预赛被安排在第一天,而半决赛和决赛却被安排在最后一天,中间还有两天其他项目的比赛,运动员之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在“门票”争夺战之前,让中国男队最受打击的还有这样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网上男团决赛上,中国第二个选手完成动作后,总分赢了对手俄罗斯队0.3分。对方第三个选手上场后,得到60.4分。中国第三名选手高磊亮相,其整套动作无论是高度、难度,还是完成质量都比对手好,评判正常的话,应在61分以上。连在场的观众都觉得中国队的男团冠军已经到手了。可分数一亮出,人们都震惊了:中国竟以0.04分之差,输给了对手。顿时,全场观众高声哄起来。中国队向国际体联提出口头抗议,可结果无法改变了。晚上,中国队紧急召开教练会议,要求大家坦然面对,放下包袱,避免影响后面的比赛,特别是奥运资格的争夺赛。
网上个人项目半决赛的气氛比决赛还要紧张,用险象环生、几近白热化来形容并不为过。强队俄罗斯女队预赛中就有人失误,半决赛上更是出现失误,最终爆冷,连一张奥运“门票”也没拿到。中国女队第二个出场的老将何雯娜做第九个动作时,也出现身体歪斜,最终坐到边上,未能晋级。大家立即紧张起来。好在最后一个出场的李丹顶住压力,以并非最佳的场上表现完成了动作,还获得半决赛的第一名,保证了中国女队两个满额奥运“门票”到手。
在接下来的男子网上个人项目比赛上,被誉为中国男队“双保险”的去年世锦赛冠军涂潇和伦敦奥运会冠军董栋先后止步于预赛和半决赛,让全队神经紧绷。好在两个年轻队员高磊和肖今雨表现不错,肖今雨还拿到61分多的个人最好成绩。二人最终以前两名的身份进入决赛,高磊还获得个人冠军,两张奥运“门票”也落入中国男队囊中。
里约之战,更难
征战归来,中国蹦床队只放了4天假,有队员报怨时间太短。当被问到“你们算算距离里约奥运会还有多长时间”时,大家都不说话了。
虽然拿满奥运参赛“门票”,但中国队的压力反而更重了。回国第二天,时差还未倒过来的李舸就反复观看比赛录像,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的夺金之路将会更为艰难”。
与上届世锦赛相比,许多国家蹦床水平的提高幅度着实让人吃惊,尤其是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和英国等强队。其选手的高度分有很大提升,完成分以往很少在中国队之上,可在这届世锦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上,却都超过中国队。白俄罗斯一名男选手的决赛完成分达到26.6分,高出冠军高磊一分之多。中国队在完成质量上的优势几乎消失,仅存的优势只有难度。高磊最终夺冠恰恰是因为难度高达18.4分,胜出对手一分多。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国外强手虽然也具备18分左右的难度实力,但在这届世锦赛上却没有使用,而多用17分上下的难度。其中固然有保稳求顺的因素,但更深层的还是出于有意收敛,蓄势里约奥运会的考虑。
李舸认为,要在里约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中国队必须在绝对实力上加以提高。首先,要在巩固优势上狠下功夫,其中包括一些队员还要调整难度。比如李丹,现在使用的最大难度是15分,而加拿大一名选手已达到16分。虽然在设计和训练中,李丹也有这个难度,但从未敢在比赛中用过,这种局面需要突破。
当然,提升动作难度的难度是很大的。往往难度上去一点,稳定性的风险就会随之加大许多。李舸认为,除上述因素之外,还要想方设法突出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毕竟蹦床比赛难度、高度、技术完成三个评判因素有着相互制约的联系,一名运动员不可能样样都在最高分上。因此,怎样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补齐短板,让三者之和最大化,是中国队接下来必须细化的要事之一。
在问题多、时间紧的当下,保证系统训练至关重要。从2008北京奥运周期到现在,中国蹦床队不断改进和完善“复合型训练团体”,将科研人员、体能康复人员纳入团体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次世锦赛前,队员杨松跟脻肿痛,曾被考虑换下,可从台湾请来的体能康复师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让其恢复功能,保证他拿到单跳的个人冠军。网上项目几个感觉不适的队员经过短期调整,也迅速提高了竞技状态。
但是,这些专家不在队伍的编制内,外面兼有各种工作,致使这种保障处于“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状态,直接影响队伍的系统训练。
李舸说,我们本来有着体制上的保障优势。但近些年来,英国等国从原来松散式的个体性训练,逐渐向有组织有编制的集中性训练发展,训练体制与我们大同小异,加上他们的基础性研究和辅助水平本来就高于我们,其复合型训练团体更使得项目的进步加快增大。
全方位的挑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网上男女个人两枚金牌之时,不少国人刚知道蹦床是什么,也才关注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被称为那届盛会“最美奥运冠军”的何雯娜就是蹦床运动员,世界蹦床界对中国队实力快速提升的惊讶与密切关注也大体始于这个时段。
的确,从13年前正式成立国家队以来,中国队员在各种大赛中摘金夺银已成常事。国际体联出于各种考虑,从北京奥运会以后就不断修改项目章程和细则,每次修改都对中国蹦床产生不小的影响。先是增加了高度评分,以滞空时间为标准,一秒为一分,这对人高马大的欧洲队员明显有利。在这个奥运周期的席位赛上,国际体联又增设半决赛,限制各队准入人数。在大赛的评分中,裁判尺度不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面临的考验不只是实力本身。
在大赛中,各国选手也都瞄准中国,合力比拼。李舸笑称,中国面临“多国部队”的挑战。目前,在男线,除中国之外,处于第一集团的还有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通过世锦赛已拿满2张奥运“门票”的就有俄、日两国。在女线,与中国同处于第一集团的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现已拿满两张奥运“门票”的还有白俄罗斯和英国。随着水平的快速提高,第一集团的队伍在奥运会上都将成为我们的强劲对手,也都具备夺金的实力。
蹦床是一种偶然性很大的项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场面时常出现在大赛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何雯娜以预赛第一的身份进入决赛,并出色地“蹦”完了全部10个动作,可恰恰就在结束时没有落稳,一屁股跌坐在网上,眼看到手的金牌瞬间变成了铜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力上的优势能否真正成为决战上的胜势,还要看临场发挥。对此,中国队决不可掉以轻心。
2013年之后,随着陆春龙和黄珊汕的退役,中国队男女四强的完整阵容出现变化。虽然伴有新老交替的烦恼,但在大赛中新人们还是显示出不俗的能力和成绩。李舸说,世锦赛后,中国队将迅速解决各种问题,强化阵容,全方位地投入里约奥运的备战之中。
文 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