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ARM架构,微软晚了三年

  2010年7月23日,微软与ARM签署了一份授权ARM V7架构的许可协议。ARM当天的股价大涨11.63%,而微软股价则下跌0.12%。微软与ARM签署V7许可协议,说明微软已经认识到自己在MobileOS领域落后于竞争对手不少,与Apple授权ARM架构相比,微软晚了整整三年多。

  ARM的授权许可协议包括了不同的种类,其中,授权处理器架构是最高级别的。全球的一些大型IC设计公司,诸如高通、NVIDIA、Apple等都处于这一级别,而内地一些IC设计公司则只是授权A8、A9等处理器的内核。在我看来,微软此次授权ARMV7架构,与其说是为了开发处理器,倒不如说是微软认识到自己在移动终端领域落伍于Apple和Google等公司之后的一项弥补措施,为了更好的追赶竞争对手。前不久,微软总裁鲍尔默也曾公开表示微软在平板电脑领域已经落后竞争对手至少一年以上。

  虽然微软在桌面PC领域占据垄断优势,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微软在最近几年很难在新兴领域拔得头筹,在互联网搜索领域,也全面落伍于Google,即使在投入最早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现在也已经被Android及Apple的iOS超越。当Apple今年发布iPad平板电脑及iPhone 4手机后,微软终于发现自己在PC之外的领域已经全面落伍,随着平板电脑对电脑市场的不断侵蚀,即使在电脑领域微软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当手机逐渐向平板电脑和数字家庭领域拓展时,ARM也开始逐步替代x86,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主宰处理器。Apple几年前便看到了这一趋势,并且已经授权 ARM的V7架构许可,还开发了用于iPad的A4处理器。虽然A4处理器是外包开发,但是相信随着平板电脑及各种移动终端的不断成熟,Apple自己组建团队开发处理器也为期不远了。与电脑Wintel联盟不同,在移动终端领域,如果微软不授权已经成为业界事实垄断的ARM处理器架构的话,那么在产品性能方面,Windows将永远落伍其他竞争对手。

  相对于iPad等平台的开关机时间及系统功耗而言,微软的一些包括Windows Mobile在内的主打产品已经全面落伍了。iPad之所以能在开关机及系统功耗等领域取得突破,与其操作系统在相对ARM架构所做的优化是息息相关的。相对 Windows而言,Linux平台在此领域由于开源所做工作要做得早、做得多,所以,基于Linux架构的iOS操作系统及Android在针对ARM架构所做的优化也要远远强于Windows。微软如果要想不放弃已经日益普及的移动终端市场,那么选择与ARM合作授权V7架构则是一条必由之路。

  作为软件提供商,虽然微软可以根据ARM的协议来开发处理器,但这与Wintel时代的微软、Intel一统江湖有所不同,ARM只是提供处理器架构或内核,所有的客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SoC平台。这就注定了未来SoC系统的多样化,因此,我认为微软自己开发芯片的可能性不大,通过与ARM配合,为大家提供更优秀的操作系统平台,这才是最佳的选择。毕竟与ARM+Linux(包括Android及iOS等)相比,微软已经落后了很多。

  微软授权ARM架构是历史的必然,但相对Apple等公司来讲,微软已经落伍得太远,微软还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