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购机平台测试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购机,平台
  • 发布时间:2010-10-13 14:34
  这是一场购机饕餮盛宴,我们根据价格的高低,精心选择了10个目前最流行的装机配置,并进行纵向的性能对比。在这场装机盛宴中,你会更清楚自己的购机需求,并依据需求进行更合理的选择。

  我们的测试方法

  我们之前的平台测试一般是在同价位下分成英特尔平台和AMD平台进行横向对比,例如英特尔高端平台、AMD高端平台和英特尔中端平台、AMD中端平台。这种测试的优势是让大家清楚了解在相同价位下,英特尔平台好,还是AMD平台更优秀,测试结果直观。不足之处在于参加测试的平台有限,无法收纳更多用户心中的热门配置进行测试。而且由于不同档次平台的测试项目和设置有所不同,无法进行纵向的对比,用户不能直观地对比不同档次平台的性能。

  有鉴于此,此次我们按照由低到高的价格区间,选取了10套当下最热门的配置,在相同的测试项目和设置下,从多任务计算、游戏性能和功耗表现这三个方面对10套平台进行纵向对比,使大家对不同档次平台的性能差异一目了然。我们将根据测试结果分别绘制多任务计算、游戏性能和功耗表现的曲线图,并一一分析。

  软件选择和设置

  ●多任务计算Excel 2007:利用Excel内置的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方程式进行约30万次蒙特卡洛模拟迭代。该模型主要为包括股票、货币、商品在内的各种以市价价格变动定价的衍生金融工具制订合理的定价,我们将计算系统完成迭代运算的时间,计算时间越短则表明该系统的性能越强,该测试主要依赖处理器运算性能。

  3ds Max2009:它是著名的三维模型制作和渲染软件,我们将在输出分辨率为1920×1080、单帧输出,加入大气效果、特效、置换贴图,并使用高级照明的设置下进行测试。由于目前并没有十分成熟的显卡硬件渲染器,因此我们仍使用软件渲染方式进行渲染,这意味着该测试将主要依赖处理器与内存性能。测试中我们将计量各系统的渲染时间,计算时间越短则表明该系统的性能越强。

  wPrime:它主要考察处理器的多线程的计算能力,处理器的核心数量越多在该项测试中的性能就越好。我们将考察处理器的32万位计算性能,计算时间越短则表明该处理器的性能越强。

  ●游戏性能

  3DMark Vantage:著名的3DMark系列显卡基准测试软件,主要考察显卡的3D性能。考虑到整合平台的3D性能孱弱,我们将在Performance、开启物理加速的设置下进行测试。

  孤岛惊魂2:经典的FPS游戏,支持DirectX 10,我们将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下对10个平台进行测试,设置为1680×1050+高画质。

  ●功耗表现

  满载系统功耗:我们将使用OCCT软件使系统达到满载状态,并使用功率仪监测系统的满载功耗,功耗越低越好。

  平台介绍

  平台一

  Athlon Ⅱ X2 245是目前入门级市场的主流双核心处理器,低廉的售价和不错的性能是其最大特点。与之对应的AMD 880G主板产品则很丰富,其规格和性能都相当不错,特别是内置的Radeon HD 4250集成显卡,在3D性能和高清解码能力上都属于目前整合平台的佼佼者,甚至部分厂商还特别开发出了可以开核的880G主板,性价比表现很出色。这套配置适合入门级用户。

  平台二

  作为采用Lynnf iled核心最便宜的产品,具备32nm工艺、主频高达2.8GHz的Pentium G6950似乎一直都不太被玩家所关注。但实际上它的性能比上代某些中高端处理器还强悍,只是由于早期H55主板价格高,导致其销售迟滞。但目前H55价格逐渐成熟,“Pentium G6950+H55”已经成为主流用户的热门选择。另外,Pentium G6950整合的图形核心的性能虽然不如AMD 880G那样出色,但基本可满足家庭和普通应用的需求,而且整个平台的功耗较低。

  平台三

  对于那些打算组建廉价“Lynnf iled+独立显卡”平台的用户而言,Pentium G6950是不错的选择。

  而P55主板和H55主板皆能与之搭配,两者功能几乎完全一致,而且H55主板还支持视频输出,价格却更便宜,因此“Pentium G6950+H55+独立显卡”成为这部分用户的主流选择。这套平台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网络游戏和主流3D游戏,再加上显卡具备的CUDA等功能,整套平台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诸如高清视频处理和转码等家庭常用数字娱乐项目也能得到很好的使用体验,特别适合有一定要求的家庭用户或主流游戏玩家使用。

  平台四

  三核心的Athlon Ⅱ X3 435的主频颇高,达到了2.9GHz,相比双核处理器,它在多任务性能处理方面更出色,其500元左右售价也让消费者颇感舒心。此外,Athlon Ⅱ X3 440也是不错的选择。与之搭配的870X主板是AMD新推出的产品,依靠SB850南桥带来的SATA 3.0功能以及厂商特别加入的开核功能,让主板的可玩性大大增加。Radeon HD 5670是一款定位于中端市场的DirectX 11显卡,而640个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Stream Procesing Unit,SPU)版本的性能更出色(老版本为400SPU),可以在1920×1080+高画质下以平均30fps以上的游戏帧率运行《尘埃2》和《孤岛惊魂2》这两款主流的3D游戏,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平台五

  AthlonⅡ X4 630/635都是目前高性价比的AMD四核心处理器,价格在700元左右,多任务处理性能不错。而Radeon HD 5750则是目前799元~899元价位上不错的显卡选择,其本身的游戏性能较强,采用40nm工艺,功耗较低,支持DirectX 11,颇受用户青睐。注重系统功耗的用户还可以选择节能版本的Radeon HD 5750显卡。

  总体而言,这是一套注重游戏娱乐和使用体验的中端3A平台。

  平台六

  千元级左右最火热的显卡非R a d e o n H D 5 7 7 0 莫属,它依靠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接近10000分的性能和优秀的功耗表现,成为组建中高端平台的热门配件之一。另外,与AMD 890GX主板搭配的PhenomⅡX4 925处理器虽然只有2.8GHz,在AMD的四核心处理器中并不算高频产品,但完整的6MB L3和不错的超频特性,令这款CPU成为典型的高性价比超频之选,只要稍微调节外频就能得到很不错的性能提升。由于此平台的功耗有所上升,因此建议搭配额定400W左右的电源,以更好地支持系统稳定运行。

  平台七

  英特尔Core i5 750是目前一款热门的高端四核心处理器,依靠睿频技术的支持,这款处理器不但拥有强悍的多线程性能,在单线程性能方面的表现也令人满意,是玩家点名率很高的一款产品。在搭配了易于超频的P55主板以后,该处理器的超频性能也会进一步展现出来。在显卡方面,千元出头的GeForce GTX 460显卡自然是当红小生,无论是768MB显存版本还是1GB的产品,其强悍的DirectX11性能有目共睹。再者,其采用改良的GF104图形架构,功耗表现令人眼前一亮。目前,非公版产品已经大量上市,追求性能的玩家可以选择用料出色的高频版产品。总体而言,这套高端平台无论是在处理器方面,还是显卡方面的性能都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玩家的应用需求。

  平台八AMD虽然不是首先发布六核心处理器的厂商,但它却首先将六核心处理器拉低到平民价位,Phenom Ⅱ X61055T便是一款典型的高性价比产品。它的出现,让追求性价比的高端玩家多了一个新的选择。在主板方面,890FX作为AMD平台的高端主板,适合搭配Phenom Ⅱ X6 1055T这样的六核心产品。在显卡方面,Radeon HD5850是AMD雄踞高端显卡市场的主力DirectX 11显卡,其功耗低于同价位的其它产品,不错的性能表现的确值得拥有。

  平台九

  这是目前AMD的顶级3A平台,Phenom Ⅱ X6 1090T是目前AMD旗舰级的处理器型号,其性能毋庸置疑。

  Radeon HD 5870,业界首款发布的DirectX 11显卡,具备很强的游戏性能,是A粉的最爱。不仅如此,在高端产品中,其功耗表现也可圈可点。总的来说,这套顶级的3A平台可以满足发烧玩家的游戏需求。

  平台十

  英特尔目前的六核心处理器价格过于昂贵,因此Core i7 930处理器成为组建高端英特尔平台的不二之选。这款处理器拥有四核心八线程、睿频自动超频等功能,性能强悍。与之搭配的X58主板虽发布已久,但老而弥坚,性能依旧卓越。显卡方面,NVIDIA GeForceGTX 480是目前单核心显卡的王者,其采用的GF100图形架构专为DirectX 11优化,运算效率较高,游戏性能出色。值得一提的是,该显卡由于加入了较多的通用计算功能,因此晶体管数量达到了30亿个,造成了平台整体功耗较高,推荐使用600W及以上功率的电源。Excel 2007和3ds Max2009是办公应用得较多的两款软件,主要依赖处理器的性能。而wPrime是一款基准测试软件,可以全面反映处理器的多任务应用效率。从测试来看,2500~2900元平台的提升幅度较大。

  这是因为2500元平台一般搭配的是Athlon Ⅱ X2 245这样的低端双核处理器,性能有限。而在3000元级别的平台上一般搭配Pentium G6950这样的中端双核处理器,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的性能都有了较大提升,价格相对2500元平台提升了14%,但办公性能却提升了56%。因此多任务计算3000元级的平台比较适合对办公性能有一定需求的入门用户。

  而3700元~6000元平台的提升幅度也相当大,相对于3700元平台,6000元平台的价格提升了56%,但综合性能却提升了9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处理器的核心数量由三核心过渡到了四核心,多任务计算性能有了长足的提升。而6000~10900元平台的办公性能提升幅度则比较缓慢,甚至不升反降。相对于6000元平台,10900元平台的价格提升了82%左右,但性能只提升了24%左右。

  从功耗示意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随着平台价格的不断增长,性能在不断增加,功耗也在相应地提升。在2500元~3700元价格区间,平台的价格只提升了48%,但功耗却增长了74%。这是因为2500元平台是整合平台,功耗相对较低。而跨入3000元以后,平台的处理器性能和游戏性能都开始增加,特别是从整合图形摇身一变为功耗更高的独立显卡,迅速带来了功耗的增长,因此这个价位段平台的功耗提升较快。

  在4300~9700元价格区间,4300元平台主要搭配四核处理器+中高端显卡,而9700元平台则搭配六核处理功耗表现器+高端显卡。从4300~9700元,平台的价格足足提升了126%,但功耗反而只增长了75%。这是因为如今的高端配件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并在功耗设计方面做出了优化,因此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次测试价格最高的10900元平台的处理器和显卡分别为Core i7 930和GeForce GTX 480,从9700~10900元,价格只提升了12%,但功耗却增加了36%。这主要是因为GeForce GTX 480显卡加入了大量通用计算功能,导致其晶体管数量达到了30亿个,功耗和发热量都比较大,因此造成了平台功耗的大幅提升。

  测试表明,3000元以下的整合平台的游戏性能孱弱。尽管以AMD 785G、880G为代表的整合主板的游戏性能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但其一般只能在1024×768+中等画质(低等画质)的设置下流畅运行游戏。因此其在《孤岛惊魂2》(1680×1050+高等画质)和3DMark VantagePerformance设置下的性能非常糟糕,运行速度犹如播放幻灯片。在加入了独立显卡以后,350 0~50 0 0元平台的游戏性能得到空前提升。相比2500~2900元的平台,3500~4800元平台的价格提升了40%~66%,但游戏性能却足足提升了760%~2160%,提升幅度巨大。这再次证明,独立显卡对平台游戏性能提升的重要性,有较高游戏需求的用户一定要配备性能较好的独立显卡。

  5000~6000元平台迎来性能又一次井喷,这个价位游戏性能段平台的最大特点是搭配了千元出头的高端游戏显卡,如GeForce GTX 460和Radeon HD 5830。这类产品的性能相对于千元及以内的产品在性能上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特别是新发布的GeForce GTX 460,在游戏性能方面有突出表现,进一步拉动了整个平台的游戏性能。总体而言,这个价位的平台适合追求游戏画质和性价比的高端玩家。

  6000~11000元平台的整体游戏性能虽然在提升,但幅度已经很小了,甚至6000~9700元价位段的平台在《孤岛惊魂2》测试中的性能还不如6000元平台。这是因为《孤岛惊魂2》对N卡支持更好,因此具备GeForce GTX460显卡的6000元平台在该游戏的测试中更加如鱼得水,性能甚至超过了Radeon HD 5850。总体而言,这个价位段的平台更适合发烧玩家,不适合追求性价比的玩家。

  测试小结

  测试表明,平台的性能会随着平台价格的提升而增长,但各个价位段的增长幅度却大不一样,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3000元及以下—普通用户

  目前,3000元及以下的平台多为整合平台。其性能,特别是游戏性能虽然一般,但对只进行日常办公、上网和聊QQ的普通用户而言已经足够。而且诸如AMD 880G整合主板的游戏性能也有大幅提升,在低分率+中等画质下可以应付主流的3D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此外,这个价位平台的功耗也非常低,甚至满载系统功耗只有100W左右。

  ●3000元~6000元—玩家的最爱

  3000元~6000元价格区间,平台的性能提升幅度是最大的,多任务计算性能和游戏性能皆如此。相对而言,功耗却提升不大,因此我们将这个区间的平台推荐给那些有较高需求的玩家。

  对那些无法忍受整合平台孱弱的性能,且预算有限的玩家而言,我们推荐购买3000元~4500元级别的平台。这个价格区间的平台多采用Pentium G6950这样的高性能双核处理器,或者Athlon Ⅱ X4 630这样的高性价比四核处理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而显卡方面,则可以选择GeForce GT 240这样的中端主流产品,或者Radeon HD5750这样的中高端产品,流畅运行主流3D游戏不成问题。

  对那些希望平台性能更上一层楼和获得更好使用体验的玩家而言,我们推荐购买4500元~6000元级别的平台。这个价格区间的平台多采用千元级的PhenomⅡX4925和关注度很高的Core i5 750处理器,性能足够强悍。

  而显卡方面,则可以选择GeForce GTX 460和RadeonHD 5830这样的千元出头的高端显卡,以保证在高分辨+高画质下流畅运行主流3D游戏,兼顾性能和使用体验。

  ●6000元及更高—追求高性能的用户

  6000元以上平台性能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但增长的幅度却不如3000元~6000元区间的平台。希望获得平台性能最大化的玩家可以考虑购买这个区间的平台。

  购机之我见

  对于购机,太多的用户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今天,我们将用测试结果说话,集中回答一些用户点名率高的购机问题,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1.整合平台的游戏性能真的够用了吗?我还需要购买独立显卡吗?

  随着以AMD785G/880G为代表的主板的强势崛起和其游戏性能的提升,不少用户认为玩游戏整合主板足矣,甚至一些经销商和厂商也如是说。但我们的测试证明,整合主板的游戏性能虽然已经大幅提升,但其应用仍然有局限性,运行一些老游戏和不耗费显卡资源的网络游戏尚可,一旦运行诸如《孤岛惊魂2》等主流3D游戏时,其性能就捉襟见肘了。如果要取得流畅性,只能牺牲分辨率和画质,运行在充斥着马赛克的游戏画质下。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购买独立显卡,低端用户可以考虑GeForce GT 220等低端显卡。如果预算更多的话,建议购买GeForce GT 240和Radeon HD 5670640SPU版本这样的中端主流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2. 6000元以上平台的购买意义在哪里?

  虽然从本次测试来看,6000元以上价位平台的性能提升幅度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但这是否意味着高端平台就没有购买价值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则是虽然本次所选的测试软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但仍然不够全面,不能完全展现这个价位平台的性能。二则是高端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兼顾游戏性能和游戏画质,例如6000元级别的GeForce GTX 460平台虽然能在高分辨率+高画质下流畅运行大部分游戏,但运行诸如《地铁2033》和《孤岛危机》等对显卡性能要求极高的游戏时仍然吃力,不但不能开启抗锯齿选项,甚至在关闭抗锯齿的情况下依然不流畅。

  而此时顶级的GeForce GTX 480平台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再者,如果你要进行大量图形渲染和视频处理的工作时,万元级的Core i7 930平台的优势就会完全体现出来。

  此外,在顶级平台的组建上,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个性化十足的高端机箱,或者组建3D平台,亦或以某种颜色为主题,例如“黑红”,打造一台从PC外观到内部都只有黑红两色的个性化PC。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搭建一台高性能的存储系统。总之,你可以将你的创意和激情融入到顶级平台中去。而这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元素都是本次测试无法体现的,是顶级平台的意义所在,更是顶级平台的魅力所在。

  3.同价位下,选“I”还是选“A”?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在入门级的400元左右价位上,英特尔和AMD都有相应的双核心产品。英特尔产品特点是频率较高,单线程应用更强。而AMD产品的性能虽然稍差,但其可以搭配廉价的880G主板,获得更好的游戏性能,这是英特尔平台无法实现的。在600元~1000元价位上,英特尔仍然只有双核心产品,但AMD方面却具备大量高性价比的四核心处理器,如果你注重多任务的应用,AMD产品是不错的选择。在千元以上的价位上,双方呈现胶着的态势,AMD已经有兼得性能和性价比的六核心产品可供选择,而英特尔方面主要以Core i5 750这款四核心产品为主。如果你经常有转码等多任务处理应用的话,可以考虑Phenom Ⅱ X61050T/1090T,如果你的应用集中在四线程及以下的应用时,可以考虑Core i5 75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