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一个CEO的“夜生活”
- 来源:世纪人物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一鸣,CEO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2-18 16:20
“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2015创业邦年会”于2016年1月8日-9日在北京举行。创业邦CEO南立新为2015创业邦年度创业人物张一鸣颁奖。
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招人看书的张一鸣说,他很喜欢“年度创业者”这样的称号,“创业者”对他来说,不是指做企业的一个阶段,也不是指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日头条在2015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累计下载用户超过3.5亿,日活跃用户(DAU)超过3500万,单个用户的日使用时常超过53分钟,“但我觉得这都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我的1000多位同事们的努力”。
创业邦将2015年度创业人物称号授予张一鸣,并视他为2015年中国创业者的代表人物。在1月9日的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2015创业邦年会上,张一鸣和在场观众分享了他在过去一整年一系列值得记住的N个时刻:
和雾霾抢人才
人才一直是我很在意的一件事,环境好了,我就可以从加州多招几个工程师回来了。但没想到天冷了以后,尤其是最近,我又傻眼了——北京的雾霾又回来了。以至于有几位最近入职的同事,开玩笑说我当时发的照片是在“忽悠”他们。当然能“忽悠”成功,也是我和头条的幸运。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我花最多的时间一直是在招聘上。
从2015年初到2015年年底,今日头条的员工从300多一下子增长到了1300多。肯定不都是我亲自找来的,但还是有不少人是我亲自沟通。
如今我最多的夜归也是去见候选人,有时候甚至从下午聊到凌晨。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个CEO都是好的HR,但我自己在努力做一个认真诚恳的HR:披星戴月、穿过雾霾去见面试候选人。
有一天,看见工程师同事用平衡车上下班通勤,我觉得很不安全,我调侃说这是一种把公司重要资产置于风险中的行为,开玩笑说想要没收他的平衡车。追求人才过程的不易,让我更加意识到他们的宝贵,人才是今日头条最重要的资产,我要好好保护他们。
一个CEO的夜生活:不是阅读就是宵夜
翻看我的朋友圈,夜生活出现的很频繁……简单来说,我的夜生活,不是在阅读,就是在夜宵。对宵夜的热爱,还是蛮强烈的。民以食为天是硬道理。
去年的年夜饭也是在夜宵中度过的。第一张图是一份普通的鸡蛋香肠炒面,唯一跟平时不同的是饭后多吃了一碗剥好的石榴。
当然除了吃,我还是读了一些书的。我在这里想向大家推荐一本我去年读过的书——《人类简史》。这本书主要讲述人类崛起的过程。
值得推荐的原因,是这本书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描述世界的尺度非常宽阔。从生物学的人类演化,到历史学的社会理论,包括心理学都有涉及。在了解人类历史之外,还能感受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思考全局。
我当时看的是英文版,作者也喜欢引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这段话。
作者说,人类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虚构。讨论虚构事务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最重要时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还可以和无数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智人才统治世界。
这本书还带给我许多的启发,其中印象让我很深刻的一点是它告诉我,当一个社会单位超过150个人的时候,想要让这个团队保有凝聚力,就需要借助于“故事”或者“愿景”的力量了。
过去三年,从今日头条创立,到如今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头条自身的愿景始终清晰如初,就是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链接人与信息,促进交流与合作”。正是这种愿景上的坚定,保证了公司在面临很多诱惑的情况下能保持冷静,为今日头条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独立的平台级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是吃宵夜、老是熬夜看书,在这种生活规律下,久而久之,我被人推荐了一本书《程序员健康指南》我听到台下有笑声,相信其中有不少笑声是表达了你们的赞同。
其实当时在朋友圈推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调侃,督促公司额程序员们都注意劳逸结合。也希望各位创业者们,都能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自省是创业路上的导师
讲完生活状态,下面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思考。嗯,都是实话,我尽量避免讲成鸡汤。
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公司规模扩大了,CEO角色也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一个不利的局面里——公司周围很少有人能够给自己提有效的要求和批评。这时候创业者的自知、自制力和反省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能从轻微的意见和异常张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修正,就是一种慎独。
这种氛围下,创业者很容易会滋生出不自觉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像病毒一样影响、侵入我们的深入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引入适当、可管理的沮丧,反而能让人保持清醒。
我觉得人的最佳情绪状态其实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让情绪居于两者之间,处在一种可以做适度管理的状态,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一种状态。
大力出奇迹也是一种方法论
接下来,我还想介绍一个我在过去这一年里所领悟到的方法论。
去年有一天,我在跟同事讨论某个公司发展的时候。以前我觉得这个公司有点“奇葩”,但仔细想想,它也是遵循着“大力出奇迹”这个路子,招揽到很多人才,发展也蛮不错。尽管这个路子不怎么所谓“优雅”,但终归能起到效果。
马卡龙其实就是“大力出奇迹”在美食领域的典型代表,它没有别的味道,就是超级甜。吃的时候,也觉得还蛮有风味。
对于“大力出奇迹”这种方法论的认识,我是经历了一些变化的。“大力出奇迹”,我最早是学打台球的时候听到这句话的,就是说用蛮力把球打进去。以前对于“大力出奇迹”这句话,我是不太认同的。我以前可能比较相信所谓的“道法自然”,觉得凡事应该去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再去做。
现在,也是随着我个人的成长,包括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开始接受这样的方法论。也就是说,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论,可能你在某个阶段只倾向于特定的某种,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方法论都有可能是有效的,我们要做到“择善而从之”。
三思而后行但三思的迭代要快
最后,分享一个我创业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感悟之一:
创业路上会有很多不确定性,让我们决策时纠结犹豫,说好听一点就是“三思”。三思没有问题,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不那么激进的创业者,我也常有这种状态。但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讲,三思后的迭代速度必须快。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业必须要有的心态。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我越来越倾向于把公司当做一个产品来看待:产品迭代要快,公司迭代也要快,毕竟这个社会给你的时间窗口其实是有限的。
公司变大了,越来越大,可能更像是一个系统的状态;管理一两百人和管理上千人也自然是一个不一样的状态。我会试着把以前做产品的方式融会贯通到管理的过程中去。把公司当做产品,举个例子,提前设想好各个环节的迭代速度,努力去做后你会发现,整个公司的迭代速度也会大大提升。
三思而后行但三思要快,在这个场合,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在坐的创业者们。
最后,感谢创业邦给予我的这个“年度创业者”称号,我会保持始终创业的状态,和优秀的人一起,做有挑战的事。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