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测灵魂 量子物理学对唯物世界观的突破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灵魂,量子物理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2-20 11:51
在漫长的历史中,科学思维一向把宇宙万物的存在界定为“客观”的过程。到了20世纪末,科学又试图进一步把意识(灵魂)界定为简单物理过程的产物。但这其中蕴藏着一个错误的前提:现代科学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理念和牛顿机械力学之上,带领我们进入了还原论和物质论的歧途,因而把灵魂与意识只看作纯粹的物理能和机械能,把灵魂说成是物质过程所产生的副现象。然而,一旦我们进入量子物理学的视野,这种错误就变得非常明显。
在《精神的宇宙》一书中,理论物理学家弗雷德·艾伦·沃尔夫运用最现代的量子物理学观念,探讨了“灵魂是什么”这个最古老的话题。以量子物理学法则,尤其是观察者效应和测不准原理为前提,他将灵魂视作包含着“认知意识”(consciousness of knowledge)的过程,无论物质和能量在或不在,这个过程都发生于空间的真空(vacuum of space)中。
一、何为真空?
量子物理学之前,科学家眼中的真空是指事物不存在的状况,但量子物理学和一些古代哲学家持有同样的观点,即认为真空是指能够成为任何事物的潜能。根据量子理论,真空是指物质亚原子颗粒之间的距离,或是地球和太阳这些有着巨大引力的物体之间的距离。真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由大量正、负浮动能量所组成。因此,由真空中可以获得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比如物质、反物质、能量。
也许有人会问,能量和物质是如何从虚无中产生出来的?回答是:虚无其实还是有某种东西的,它是非常不稳定的,不断制造出物质和能量,就好像沸水冒出气泡一样。物理学家以非常实际的方式定义真空:真空是把所有物质和能量从一个封闭器皿中移除后剩下的。当所有物质和能量移除后,很奇怪的是,还是剩下了一些东西。这剩下的东西,量子物理学家称之为“零点能量”。
量子物理学认为,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有一种基本的模糊现象,它表现为能量或是所有原子和亚原子物质中的微小动荡。因此,永远都存在一种微小的可能性,即任何一个原子都有可能出乎意料地改变能量。当一个原子体系降至最低能量时,人们会以为它静止不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子或原子体系仍在继续跳动,原因在于它和虚无的“零点能量”之间永不停歇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静电干扰就是包含零点能量的真空浮动的最好证据,正是它让收音机频率不清,并让电视上的节目消失。
二、何为物质?
在爱因斯坦之后,能量和物质之间的分界线已经被打破了。过去人们认为物质是“材料”,是由某种东西组成的。科学的不断进步也是为了发现物质的终极材料。随着实验方法的改造,人们开始探测空间的最小角落及时间的最小组织。结果发现,虽然物质用寸和秒测量起来是固体,但实际上大部分是空旷的空间,中间只有一些被称作“或然云”的细小颗粒而已。这些云是基本粒子“存在的趋向”,使其从虚无中产生出来,成为紧凑的物质。
现在众所周知的是,假如有足够的外加能量,空无一物的空间本身就能同时产生物质和反物质的粒子,且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即使没有外加能量,真空也会同时创造电子-阳电子对,然后很快使它们复合并消失。因此,真空能从零点能量场中制造物质,而物质只是被称为零点能量的浮动场的一个临时状态。物质并非由原子和次原子以井然有序的规律运动组成,这与大块物质有序的表象完全相反。根据测不准原理,物质和能量的行为与存在都受到某种不确定法则的支配。
三、灵魂是一个虚拟过程而非实体
根据量子物质波作用原理,即以那种“不可触摸、不可消损的”或然场(field of probability)作为存在根据,精神是真空能量的虚拟(virtual)震荡作用,物质是这些虚拟震荡在空间上的反映,灵魂则为这些虚拟震荡在时间上的反映;而自我,则是灵魂对物质的反映所引起的幻象。
所谓的虚拟过程是指,尽管这种量子波的作用从来不可测量,但却能产生非常重要的物理效果。随着这种不可触摸的或然场的存在,灵魂和物质产生了。虽然这些虚拟过程不可见,但却促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哪怕是最简单的事物。换句话说,灵魂和我们的关系,就好像虚拟过程与普通的物质存在的关系。没有灵魂,也就没有我们对实体的意识。
虚拟过程是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例如,每当原子或分子发散光时就会产生虚拟过程,就像是太阳光在空气分子中散射开来、所形成的蓝天一样。当光从原子中散射出来时,每个原子所带的电子都活跃起来,实实在在地从光中吸收了能量,每个电子都以加速度脱离原子,由最初微小的原子空间一下子跑到星际中无限远的地方。然后,每个电子又沿着这条迢迢之路再回到初始位置,同样以加速度运动,并且把它从光中所吸收的能量再放送出来。最后,能量得失趋于平衡,光又从不同方向再次发散出去。所有这些活动的发生只是虚拟的过程,根本不花费半秒种。但假如没有这些活动,就根本无法解释光与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发散现象。换言之,正因为电子不断从天际间往来做虚拟旅行,天空才会是湛蓝的天空,而人的灵魂再生过程也是一样。
编辑/筱竹 参考资料:《精神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