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理论适用会展业吗?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供给侧,项目
  • 发布时间:2016-02-21 16:07

  最近,在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很热门的词。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五大政策支柱的总体思路。“供给侧改革”由此而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提出,要使中国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动力,必须从供给侧发力,多方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简而言之,供给侧理论的核心就是增加供应以刺激经济发展,而非以往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该理论提出以后,会展业内也对该理论展开了讨论和研究,有人提出会展业也应增加供应。那么,供给侧理论究竟是否适应会展业呢?

  就会展业而言,供给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项目供给、资金供给和场馆供给。其中,资金供给普适于所有行业,暂且不表,而项目供给和场馆供给作为会展行业特有的现象,分别对应了会展产业链中的主办方和场馆方。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增加供给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先说场馆供给。根据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增加场馆供给将刺激办展需求,促进展会数量的增长,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145个主要城市新建成与正式投入使用的展馆总面积达到107万平方米,预计2016年后将陆续有超过120万平方米的展馆投入建设或列入规划。

  按照供给侧理论,如此多的场馆供应应该会带来展会数量的高速增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学者研究指出,许多二三线城市大部分展馆利用率只有5%,有些甚至只有2%。而在展览业最发达的上海,场馆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0%,这在业内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在局部地区,新场馆的供应的确带来了展会数量的增长或改变了当地会展发展环境和质量,如重庆国博开业后重庆会展数量迅速增长,直逼一线;再如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投入运营后带来一批大型展会项目的整合发展。但是放在全国的盘子里,情况却并非如此,尽管近两年来场馆供应不断增加,但是展会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已经趋缓甚至出现下滑,二三线城市场馆闲置情况惊人,在这种形势下增加供给似乎并不合适。

  再说项目供应。按照供给侧理论,如果增加展会供应,就能刺激企业参展需求。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近年来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参展意愿普遍下降,即使是像广交会这样的品牌展会成交也出现下滑。根据本刊对一些品牌展会展商的采访,许多商家对参加展会的态度越来越倾向于保守或谨慎。为了控制成本,许多企业减少参展次数,压缩参展规模,此时加大展会供应效果想必也未如理想。

  供给与需求如同森林之中的狼与羊,当狼群的繁衍速度大大超过羊群的数量和繁衍速度时,狼群就会因为失去食物而导致种群数量锐减。按照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对供给结构周期的划分,当前中国会展经济应该处于供给老化阶段,即供给过剩短期难以消化,老化供给不能创造新需求,造成总需求持续下降。因此,要想使中国会展业保持活力和增长,还是应该在找准需求的基础上稳步增加供给,这样方得长久!

  编辑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