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重生,从休闲开始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巴塞罗那,休闲经济
  • 发布时间:2016-02-23 09:54

  好的公共空间需要艺术品的填充。巴塞罗那城市中公共空间内艺术品随处可见,艺术氛围浓重。艺术家把艺术品本地化,与当地居民的喜好感情相结合。

  欧洲有一座城——巴塞罗那,一座依靠休闲经济振兴的城市。这个著名的休闲城市,因为其改造城市休闲空间的特殊做法,从而打造了休闲城市建设的“巴塞罗那模式”。

  五年时间,完成了140多项市政工程

  巴塞罗那市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地中海沿岸,依山傍海,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门户。从十二世纪起,这个城市就因从事贸易而富有。这里是建筑天才高迪的城市,他在巴塞罗那留下了著名的象征主义建筑圣家堂。

  高迪死后的半个世纪,19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大力发展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巴塞罗那的基础建设几乎处于空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环境质量非常糟糕,城市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巴塞罗那于1980年开始城市格局的改善,特别是注重城市休闲空间的改造,让城市得以重生。具体的目标是重点规划广场、街道和公园,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五年的时间里,巴塞罗那共完成了140多项市政工程。

  而1992年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是改变城市规模的一个催化剂。在这个时期内,开始实施更大的城市工程。小工程已不足以解决城市结构,以及地方基础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因此,在设计和安置奥运会所需设施和基础建设时,设计者们小心翼翼,既要满足城市发展的具体需求,又要符合赛事的特殊要求。

  打造高密度低收入住宅区的社区公园

  从1993开始,巴塞罗那开始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泛区域城市建设。而1981到1992年期间,这个城市进行了许多工程,彻底改变了城市休闲空间的面貌。

  设计者采用单点切入的手法,打造高密度低收入住宅区的社区公园。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需求,并照顾到社区内各个年龄层的群体,尽量使得男女老少都能在此找到适合自己休闲的空间。

  设计者们利用开放的场地改造成了公园,主体是大面积的草皮和树,去掉了复杂的设施建材,这种巧妙的设计很好地造就了都市休闲的开放空间。

  好的公共空间需要艺术品的填充。巴塞罗那城市中公共空间内艺术品随处可见,艺术氛围浓重。艺术家把艺术品本地化,与当地居民的喜好感情相结合,使得艺术不再专属于博物馆,而成为了活生生的艺术。

  以废旧火车站的改造为例,这里利用缩减车道的手法改善了道路,让车道中间形成一个人行道,并配上精心设计的家具,创造了一个人性味十足的空间。改造过后的人行道,成了市区闹中取静的一条隔离带,大大改善了都市景观。

  “微城市化”的复兴计划

  2010年后,巴塞罗那面临再次复兴的重任。

  就拿Eixample街区来说,这里曾被划定为即将开发的地区。但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开发被暂时搁置,这个地区变成了一个用于储存附近建筑废弃材料的地方。

  巴塞罗那市议会为此展开讨论,决定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最后,西班牙景观设计机构EMF用4万欧元的预算,改建了这个占地1330平方米的废弃城市空间。

  其中,预算的20%花费在场地安全的设施改造上。因为时间和金钱都很有限,EMF决定利用现有的废弃原料作为他们设计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混凝土块和混凝土板被重新用来建造道路和公共区域座位。现有的植物被保留,主要的通行道路两旁种植着具有芳香气味的灌木丛。

  设计者用红色和白色的油漆打造出一个鲜明生动、且低成本的公共空间。大胆运用鲜艳色彩和抽象的图案,把荒地变成一个城市里的现代艺术作品。在这里,有黑板漆打造出的巨幅画布,行人或游客可以在这里涂鸦。

  这个项目成为巴塞罗那市城市大范围复兴计划的一部分。市议会已经确认了15处受到忽视的、需要恢复的城市空间,并制定了价值为90万欧元的总预算。这一复兴计划名为“微城市化”,目标是:把全市范围内的废弃地块转化为供当地居民使用的口袋公园。

  “从世界城市发展历史看,并不是提起打造休闲城市,规划和发展就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依样画葫芦。城市是有个性的,休闲没有标准模式。”丁俊杰强调。

  他认为,巴塞罗那在城市休闲空间打造方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用这类手法打造中国城市的休闲空间,还需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浙江宁波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