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棍能否扫除中超的浮躁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中超,江苏苏宁,上海上港
  • 发布时间:2016-02-25 10:46

  赛前的担心最终变为了现实,尤其体现在江苏苏宁和上海上港身上,希望两记闷棍不至于让志存高远的这两队丧失方向感,而是静下心来励精图治。两支老牌强队,广州恒大的表现可以接受,山东鲁能的表现则超越了期待。

  23、24日的新赛季亚冠第一轮比赛之后,所有的投资人和球迷都必须直面这样的一个问题:中超的豪华引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形成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被钞票和高价外援迷乱双眼的球迷,也应该借这一轮比赛而扫除浮躁。

  恰到好处的两级闷棍

  江苏苏宁是一个典型的案例,8100万欧元的4名外援引进费用,即便以实际身价折算也高达5850万欧元,但在和整个亚冠几乎最弱小的球队越南平阳的比赛中,苏宁竟然没有取得胜利,其中在最后25分钟的时间内,苏宁还是以11打10,却没有太多的办法。

  几乎可以轻松列出苏宁的问题:战术思想不明确,打法凌乱;球员配合不默契,一盘散沙;球队缺少主心骨,各自为战。我们这么说,并不是把江苏苏宁作为负面典型,而是他们的首轮表现,恰好印证了足球的原本规律。

  决定足球胜负的要素很多,高水平的球员(也可以解读为钱)不必可少,但只靠某几名大牌未必能够打出好的比赛,俱乐部的管理水准和教练的技战术水平同样非常关键,这里面又有很多的子因素在影响,就苏宁而言:多名本土球员仍旧在和俱乐部“暗战”、俱乐部管理不规范、投资方好高骛远等现象更加严重地影响球队的战绩。

  对于上海上港,我们只能说:所有人都预料到了上港的防线将会成为他们的弱点,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想到上港的防线会如此糟烂,一名球迷在比赛尚在进行中时就忍不住给记者发信息:“看到没,上港像不像以前的鲁能?队员很拼,进攻水银泻地摁得人家死死的,但防守一打就透,各种漏人,各种单刀,各种惨不忍睹。”

  我们一直不理解的是,明明知道球队防守薄弱,为何上港仍旧坚持强化进攻,花费1850万欧元引进埃尔克森没错,却不愿花同等投入去强化防线。

  在上港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亚冠新军经验不足的一面:孔卡、埃尔克森的心态还算稳定,武磊等本土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确实有些紧张,“武球王”因为心态急而错失多个机会,其他球员在防守端明显慌乱,否则上港应该不至于输掉这场比赛,毕竟进攻端的实力和临场表现摆在那里。

  苏宁和上港一平一负,很多人可能很悲伤,但笔者看来,这两记闷棍来得恰到好处,它敲醒了浮躁的中国足球人,也敲醒了那些认为买了高价外援便可以横扫亚冠的球迷。

  不能单靠挥舞钞票

  恒大主场被浦项制铁逼平,其实是很正常的结果:球队备战时间太短(集中时间只有一个月),球员太疲劳,而“4200万欧先生”马丁内斯和球队显然还不在一个节拍上,所以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况且,浦项制铁本身也不弱。

  说起来,中超目前的虚假繁荣的确和当初恒大的金元政策相关,只是时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时代了,当时的恒大除了买外援,本土球员的引进力度也大,但现在的中超有几个球队能引来高水平的内援呢?而且恒大的管理水平也未必能够被复制。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花钱,花钱买外援总有买外援的好处,就像鲁能,本赛季投入最少,但实际上在过往的三个赛季投入已不低,这些也都要花钱,只不过鲁能花得稳当。对于中超球队而言,提升球队实力的最大捷径自然是买外援,在足球的世界里,没有钱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足球是一个配套工程,场上11个人的比赛,实际上凝聚了太多的心血和细节,就像鲁能客场击败广岛三箭,说起来这是首轮中超BIG4最困难的比赛,鲁能赢球也有运气的成分,但这个运气是建立在一系列工作和细节之上的。

  由国网高层主导的专业化改革,把所有非专业人员全部调离鲁能俱乐部,确立李霄鹏为核心的俱乐部管理模式,这是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则包括更好的教练选择、更细致的情报工作。做好这一切未必一定可以赢得胜利,但如果做不好这一切,纸面实力再强恐怕也无济于事,足球,终归是一个团队运动,这个团队是场上的11人,更是与此相关的所有人。

  记者 陈永 评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