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警示:城市是否会沦为病毒温床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寨卡病毒,小头症
  • 发布时间:2016-03-29 10:01

  随着全球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群居的环境客观上给大规模的流行新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文章称,发达国家的经历显示,城市化在促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移,“而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难以赶上城市人口的增加,许多国家和城市政府都没有资源来应对移民的持续涌入以及城市中心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城市贫困人口比例也与之剧增。例如,在苏丹和中非共和国,超过94%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状况堪忧的贫民窟。”

  这篇关于城市与疾病的文章指出,城市居民健康的异质性、频繁的相互接触以及高度人口流动性等,导致大城市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城市成为传染病的孵化器。

  近年来公共性的卫生事件频发,仅本世纪以来,让人们震惊的就包括非典肆虐,以及刚过去不久的埃博拉盛行。这类大型流行疾病颇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势头,就在埃博拉的疫情解除了没多久,寨卡病毒又大面积侵袭了全球20多个国家。

  迅速扩散的寨卡病毒

  来势汹汹的流行性病毒让世界卫生组织疲于奔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寨卡紧急小组”,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称,在巴西和拉美其他地区,发生了“一起不寻常事件,也是对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公共卫生威胁。”因此“目前亟需国际协同回应,以降低该病毒在国际上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寨卡病毒感染引起低烧、结膜炎和头痛等症状,到目前还没有预防这种感染的疫苗。这一病毒被宣布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意味着世卫组织将寨卡病毒与埃博拉等臭名昭著的病毒置于同一等级,并且启动一系列可以用来应对该威胁的筹资机制和政策措施。

  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寨卡病毒于1947年被发现,然而多年来仅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发现过散在人间病例。2007年,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发生在太平洋地区。2013年以来,西太平洋、美洲和非洲报告发生了相关病例和疫情。最早被发现在美洲传播是在2015年5月,据认为美洲缺乏自然免疫是寨卡病毒迅速扩散的原因。

  实际上,寨卡病毒迅速扩散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在中国被称为“四害”之一的蚊子。寨卡病毒由埃及斑蚊携带,这种蚊子可谓劣迹斑斑,它也携带登革热和黄热病病毒。

  埃及斑蚊转播病毒的方式,是通过叮咬携带病毒的人,再叮咬其他人,血液交叉感染。埃及斑蚊传播病毒特别高效,一方面是这种蚊子颇为挑食,几乎只吸人血,因此一旦从一个人身上携带病毒,就很可能在下一次叮咬时传给别人。

  面对靠着埃及斑蚊大肆传播的寨卡病毒,目前人们只能被动防御,防范寨卡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就要使用驱虫剂;穿戴可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帐内睡觉等。

  影响深远:奥运梦与生育梦

  对于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来说,他们的这一年可能会被小小的蚊虫和肆虐的病毒毁掉。

  本来2016年对巴西是重要的一年:期盼多年的奥运会终于要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可目前距离奥运开幕只剩下五个多月时间,一场流行病却开始砸场子,这让不少运动员感到担心。

  已经为这届奥运会准备了七年的巴西不想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巴西卫生部长卡斯特罗代表官方向全球保证,目前爆发的寨卡病不会影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举行。理由是埃及斑蚊作为寨卡病毒的媒介,只有在炎热时候才为繁殖高峰,而奥运会举办时已是南半球的冬天,因此寨卡病毒将不会对此次盛会产生不良影响。

  当然,把首次登陆南美大陆的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寄托在天气上并不靠谱,就连生性散漫的巴西人也被组织起来,参与到一起战天斗地的爱国卫生运动中来。巴西政府动员了数十万民众参与全国灭蚊行动,清除蚊虫可能存在的滋生地,目的在于使病媒埃及斑蚊滋生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以达到控制寨卡病毒传播的目的。对于奥运举办城市里约热内卢,巴西还会对那里实施特别的监控与防疫措施。

  到目前为止,巴西人还在展示民族性格中乐观的一面。里约奥运组委会发言人马里奥.安德拉达表示,组委会并未因为寨卡病毒而讨论取消或更换城市举办奥运会的事宜。他还表示,相关团队每天都会检查奥运场馆,以消除积水等问题——蚊子可以在积水中繁衍。马里奥.安德拉达说,官员们还在设法解决担心感染寨卡病毒的运动员的“心理层面”问题,保证提供驱蚊剂,并及时告知每个国家的代表团有关该病毒的消息。

  目前对寨卡病毒最大的担忧,是该病毒对导致在子宫中发育的婴儿受到影响。从2015年10月起,在巴西已经出现了约4000个婴儿小头畸形病例。

  小头症是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的一种罕见病,多是由于婴儿在子宫或者在怀孕期间大脑发育异常造成的,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和儿童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大脑发育困难。

  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状是否与“寨卡病毒”有直接的关联,尚未得到最终确认,然而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其可能性“非常令人担忧”,因为那些已经因此丧命的婴儿大脑中被发现有这种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得到更多了解之前,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格外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蚊虫叮咬。如果已怀孕并且怀疑可能染有寨卡病毒病时,应咨询医生并接受密切监测。

  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和牙买加等国,当局建议在查明病毒造成影响之前妇女要推迟怀孕。此外还有多个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旅行警告,尤其建议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女性公民谨慎前往寨卡病毒肆虐地区。

  城市化的另一面

  “街道非常狭窄,一片泥泞;空气中充斥着各种污浊的气味……一些黑洞洞的过道和院落从街上分岔而去,露出几处挤在一起的破房子,喝得烂醉的男男女女完全是在污泥中打滚。”这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对城市贫民窟的描述,在一个多世纪以后,这种景象在全球很多地区成为现实。

  随着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在2007年之后,历史上第一次地球上住在城里的人多过住在农村的人。由于这些人多数都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联合国在《全球城市发展状况》报告中表示,城市增长“在部分地区实际上将成为贫民窟形成的代名词。”城市的快速发展将引发巨大的环境问题。过度拥挤和居住条件差是贫民窟最突出的问题,然而其中还伴随着卫生条件差和缺乏洁净水的问题。这都让一些城市成为大规模流行疾病的温床。

  寨卡病毒在南美的流行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城市化危险的一面。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发展中心提醒说,虽然城市生活继续提供众多机会,例如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机会,但今天的城市环境集中了众多健康风险,带来了新的危害。

  就这次流行寨卡病毒的地区来说,不少拉美城市的公共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水管和下水设施处于滞后状态,近几十年对蚊子的控制也出现了放松。蚊子在盛水的容器中产卵,这种容器在拉丁美洲城市的大型贫民窟中尤其常见。由于没有可靠的管道用水,那里的人们会把水存放在屋顶的水箱、水桶和类似的容器中。旧轮胎和其他垃圾也可能成为蚊子的栖息地。

  《柳叶刀》的文章透露,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贫民使用捡来的材料搭建房屋,完全没有考虑疾病卫生风险。例如秘鲁阿雷基帕郊区,大约一半的房屋有传播美洲锥虫病的某种野生蚤。

  不安全的用水条件和匮乏的卫生状况除了导致城市居民的腹泻感染外,还可能引发霍乱等流行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1.37亿的城市居民没有安全的饮用水,6亿城市居民缺乏足够卫生条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尤为严重。如尼日利亚的伊巴丹,只有3%居民能使用自来水,而拉各斯只有9%。雅加达的腹泻发病率高达每千人50例。

  同时,城市环境的高人口密度成为传染病传播的温床。类似登革热这样的传染病已经成为城市常规疾病,会周期性暴发。

  登革热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暴发,是典型的城市传染病,在近30年里,登革热的地理范围大幅度扩散,成为100个国家的流行病,每年约5000万人感染。而且,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也开始从城市向乡村传播。以南亚为例,未免疫的畜群、密集人口密度、高度人口流动、航空旅行和无效的控制方案等,都是其在该地区卷土重来的原因。不过,就美洲重新泛起的登革热来说,无限制的城市化则是主要缘由。

  全球城市化进程不会由于病毒传播的原因而因噎废食,到2050年,预计全世界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70%。在这个进程中,绝不能忽视公共卫生的挑战,毕竟城市中拥挤的人群为传染病提供了更易传播的途径。人口密集和拥挤,特别是和极度贫困联系在一起时,就为肺结核、流感和登革热等疾病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

  从埃博拉到寨卡,城市化的健康问题一次次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积极应对,那么逼仄的城市很可能成为疾病流行的温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亚宏/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