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价值苏醒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开出花来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传媒价值
  • 发布时间:2016-04-19 10:55

  我们曾经喜欢安静地呆在角落,沏一杯白开水或者清茶,翻动层层叠叠洁白或泛黄的书页,沉浸在书香缭绕之中;我们曾经习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伴着晚餐时分的新闻或娱乐节目,品味社会万象人间百态;我们曾经钟爱在报刊亭购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或者期盼已久的杂志,走过珍贵的青葱岁月;我们也曾经常常在书店驻足停留,穿梭在摞满书籍的纵横交错间,从琳琅满目的书卷中随心挑选,在轻柔的旋律和倾洒的阳光中,读一段散文或者赏一曲宋词。

  我们曾经长久地处在那样的世界,慢慢悠悠,舒服惬意。时光如飞鸟,掠影尚依稀可见,却不复当年模样。

  如今,我们大都喜欢拿着手机或者平板,随时随地,刷刷屏幕就能了解世界,一切尽在指尖的方寸之间;我们渐渐习惯晚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各自低头玩得不亦乐乎,电视沦为陪衬,手机万般宠爱;我们开始倾向购买电子书取代纸质书籍,一则便利,二则便宜,甚至直接网上下载免费简本,书籍变得越来越像快消品。部分人出于珍藏或者珍视等原因或者仅仅是习惯使然,依然保持着购买纸质书刊的习惯。

  改变的,不只是我们。传媒作为社会信息最敏锐的捕捉者和传播者,最先嗅出时代的变革风潮,也最真切地感受到最真实强烈的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像种子冲破厚实的泥土长出新鲜的嫩芽,看似柔弱,实则蕴藏着惊人的力量。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传媒行业永恒追求的是什么?好戏才刚刚开始!

  时代像一个偌大的舞台,聚光灯照耀下也只是短暂的光华。“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用臧克家这句杂谈来形容处于变革中的传媒行业倒也有几分贴切。渺小如我,作为这场变革中微乎其微的一粒沙,却也忍不住思索和追问: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传媒行业永恒追求的是什么。

  短短几年时间,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媒体行业,比当年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对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冲击更加凶猛。移动互联网大潮下,渠道和用户习惯的骤变,迫使PC时代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络媒体与纸媒一样不得不踏上了漫漫转型之路。如今,转型成为任何不甘落后的传统媒体必须翻越的崇山峻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大型老媒体在变,新浪、网易、凤凰等老牌门户网站也在变,变则通,通则久,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不被滔滔后浪轻易湮没。近年来,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唱衰的真的都会衰落吗?网媒发展十数年,纸媒真的衰落了吗?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真的会衰落吗?

  传统媒体确实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但这不代表它会衰落或者消亡。综观传媒行业,纵然新媒体长袖善舞,传统媒体也远远还未到谢幕的时候,相反,新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开疆拓土,探索新时代的媒体新价值。英国《独立报》将于本月发行最后一期纸质版,全面转向网络版,其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令人佩服。各老牌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网站们也都在向着新媒体领域积极发力。时代在变,渠道的拓展或者迁移、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丰富,并非是向新兴力量或者趋势缴械投降。传统媒体所感受到的威胁,其症结并不在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甚至不来自于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竞争,而是来自于传统媒体本身,能不能突破自我,超越长久以来的传统媒体属性和惯性,从内在焕发出新的精神和文化。传媒行业之新追求,并不在于从纸张、电视等传统媒介到PC到移动端媒介的物理空间的移动,而在于以与时俱进的视角和思维,保持精神和文化的鲜活,在于跟随不断进步的社会向人们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即保持传媒之所以为传媒,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责任,在于新、意,在于先进性。轻松娱乐也好,针砭时弊也罢,亦或仅仅是原原本本地呈现世界本来的面貌,或是咏物抒怀、有感而发,一段视频、一首乐音、一段文字,甚至仅仅是一幅静止的图画,能够让人有所触动、有所思有所想,足够。如果能够悦人悦己,甚欢。

  近日英国30年来首份付费阅读的全国性报纸《新的一天》(The New Day)创刊,由英国镜报主办,秉持政治中立,涵盖正面和负面新闻,致力于向人们传递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同时,该报不设官网,只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设置主页。“印刷业还远未走到消亡的尽头。”镜报集团CEO这样认为,“如果报纸能够提供不一样的东西,就能在数字化时代活下来。”在传统媒体被没落、新媒体被颂扬的时候,在人们对阅读免费收费问题争议不休的时刻,《新的一天》开始了。

  付费-免费-付费,

  是回归价值,更是灵魂觉醒

  近日北京再次笼罩在厚重的雾霾之下,晴日的蓝天阳光不见了。曾经我们以为空气和阳光是免费的,是充足的,是享受不尽的。如今看着窗外昏暗的天地,暗自苦笑,更不禁叹息。不知确切地从什么时候起,蓝天阳光成了稀缺性资源,显得那么珍贵。如果有人可以卖给我每年300天的蓝天,我愿意购买,可惜并没有。土地荒漠化了,还可以退耕还林;天空雾霾化了呢?这世间,有些东西一旦改变,就很难回到从前本真的样子。人们往往珍视贵重的物品,却容易忽视或亵渎天地自然免费的馈赠。柴静曾提到“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我们应该心存爱惜和感激,以谦卑之心去看这世界,去听这世界,去读这世界,以最真最诚之意去思索,因为世间所有天然的存在,都值得感知和尊重,而非忽视或亵渎。

  免费的馈赠如果不加珍视,终将不复存在。传媒也是如此。当免费的信息资源如汪洋般浩瀚,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不花钱的信息供给,对于逐渐兴起的付费视频、付费阅读等也变得难以接受。互联网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加工和传播的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媒行业的效率,这是值得肯定的。而随着海量同质化或者低价值信息的泛滥,人们其实正处于一种相对低营养的信息环境。传播媒介的互动性、趣味性、效率性被过分放大,传媒内容的品质和价值却渐渐被边缘化,磨了锐气,失了精神。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媒行业不得不反思的问题。内容依然是传媒的核心,互动性、便利性等则应该是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而不应该喧宾夺主。

  所以当微信付费阅读的消息传出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欢喜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期待付费阅读能倒逼传媒内容价值的回归和升华,期待更多媒体和媒体人灵魂的觉醒。“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了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免费魔咒的武器。”马化腾曾这样表示。要破解这多年来形成的免费魔咒,需要千千万万媒体和媒体人的共同努力,做用心的媒体和媒体人,创造有价值灵魂的媒体和产品,原创的、稀缺性的内容才值得珍视,才有收费阅读的底气,才配得起人们的期待和赞许。

  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转型只是传媒行业漫漫发展路上的一个阶段,未来,或许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将不存在实质的区别,在创造价值和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趋同,以共同的价值观为灯塔,照亮世界,照亮人心,叫醒每一个昏睡的灵魂,也守护传媒干净的初心。

  浩渺中前行,平凡中升华,带着花儿般的芬芳,再走一步就是希望

  日前阿里战略入股财新传媒,阿里传媒的版图逐渐清晰,囊括了形形色色领先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宏伟的蓝图令人充满期待。而我却动容于一个小小的细节,财新传媒声明:“新的投资者与原有股东一样,尊重财新传媒不受股东商业利益左右的编辑独立原则,也认可内部防火墙、合规管理等制度安排,以保障财新传媒的公信力。”是的,传媒最基本的公信力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弃,并且要牢牢坚守和捍卫。

  当然,独立性是追求自由乃至自我实现的抗争,公信力却是与真正的良知的距离感,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同理,这个生命必须是无私的,无我的,可爱的。

  回首传媒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恍惚间,曾以为换了人间。醒来,却发现,还好,还在。思想在,灵魂在,心在,精神不死,四季轮转新旧更迭又有什么关系呢?传媒的火种不会熄灭!浩渺中,平凡中,传媒的价值正在缓缓苏醒,带着花儿般的芬芳,永不凋零。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明朝。燃烧吧,向阳而开的希望!

  致敬所有在品质原创路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真正接近良知的新老媒体和媒体人!你们,就是行业创新的希望,就是人类理想的光芒!

  文/倩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