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拥抱90后没有未来,跪舔90后同样没有未来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90后,电视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22 10:32
——“新形势下的‘剧’创新”业务论坛召开
2016年,电视剧产业面临全新的竞争态势。随着90后年轻观众成长为影视剧重要消费群体,影视剧题材开始大范围拥抱年轻人。
3月30日,由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和《综艺报》社联合主办的“新形势下的‘剧’创新”业务论坛在春推会期间召开。
论坛就影视作品如何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会电视台、影视公司、视频网站等业内人士纷纷就“年轻态,中国梦”主题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于德江
电视剧应探索新赢利模式 尝试类型多元化
深圳卫视在购剧上会继续坚持都市情感定位,整体购剧成本预算不降反升,以此保障我们在购剧方面的话语权。深圳卫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三、四季度,探索独播定制剧,同时尝试电视剧剧场的新赢利和运营模式。
“电视台为什么要播剧”?我想有两点原因:一、它是电视台内容的重要支撑;二、为电视台带来广告收入。但是近一两年,省级卫视播剧少有盈利,多数地面频道的电视剧业务更是严重亏损。既然电视台播剧亏损,为什么各家依然重视?原因在于这会直接影响电视台的收视率排名。
现在电视剧产业链条上的所有机构都不满意。电视台认为购剧成本太高,无法带来广告盈利;制作单位认为利润降低,广告商认为广告效果在下降,只有演员满意。一部60集的电视剧,演员费用8000万元,一部剧的制作成本最低也要1亿元以上,这样的剧采购后还有哪家电视台能赢利?
深圳卫视准备在2016年开始进行新的尝试。一、电视剧播出考虑新赢利模式,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时段广告运作。二、由于赢利模式改变,必须做由电视台主导的独家定制剧,采用独播、联合定制方式;三、剧的类型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总是表现小鲜肉。现在行业内埋怨演员成本过高,归根结底是因为电视剧的类型需求太单一。
目前,我们与全国30个地面频道的节目购销部门合作,统一策划地面频道的联合自制。我认为这是一个信号,该合作模式为行业发展探索出新的可能性。
浙江卫视总编室电视剧部副主任马鸿雁
坚持“青春+”弘扬正能量
浙江卫视在选剧标准上只有两个字:青春。我们用四个“青春+”来诠释这一理念。首先是“青春+IP”,我们会选择优质的、正能量的IP题材,进行电视剧的创作和采购;二是“青春+成熟”,年轻人进入职场后,会对工作和生活有新的感触,逐渐走向成熟;三是“青春+热血”,这是对年轻人的励志鼓励;四是“青春+情怀”,大部分年轻人走出校园后,会在理想和现实挣扎中感到迷茫,他们需要情怀的支撑。以上四点是我们采购电视剧的方向。
近两年,浙江卫视年轻观众占比迅速增高,我们希望采购正能量的、有引导作用同时又符合年轻观众审美需求的电视剧。目前,浙江卫视电视剧采购部门与其他五大相关部门联动,可以随时调整电视剧编播,市场反应迅速;其次,我们将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紧密捆绑,也可以随时调整编排。
新丽传媒副总裁黄澜
优秀影视作品“年轻态”的三个标准
制作公司如何理解“年轻态”,我个人提供三点建议:一是作品要追求有共性的内容。这些共性是全人类的,而非某个年龄段所独有。二是如何建立世界观,如何看待感情、看待事业和家庭的冲突等,这是作品体现的个性。艺术创作首先要追求共性,其次要尊重特性。三是具有引领作用,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引领。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因为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对世界感到好奇,他们希望通过影视作品了解社会,建立个体价值体系。他们具有无限热情,创作者要保护这种热情,带给他们更多有营养的精神产品,能做到这点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责任。
新丽传媒今年待播的电视剧有《小丈夫》和抗战剧《胭脂》。今年8月我们会拍摄《如懿传》,9月拍摄《我的前半生》,后者是一部现代题材都市话题剧。
柠萌影业创始人兼总裁苏晓
一味迎合90后 颠覆行业使命感
柠萌影业今年提出做“超级内容”的目标,这需要我们守住两个底线:一是在制作的每个环节上精益求精,二是不求产能的扩张。去年我们只做了3部剧,今年乃至明年,我们的产量仍会严格控制在3部到4部剧的规模。
制作公司集体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一剧四星”时代,行业中至少有2/3的项目赚钱,但短短一年间行业发生巨变,变成甚至2/3的项目会亏钱。尽管每年仍会有销售价格的新高出现,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对制作公司来说难度很大。
原因在于资本介入后,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有一个传导过程,现在开始慢慢从渠道、平台,向制作公司过渡。视频网站经过几轮洗牌后,只余下以BAT为首的几家。卫视竞争也是如此,真正能够花巨资买好剧的只有前几家一线卫视。未来趋势很明显,真正能够做精品的内容企业一定是少数,可能只有十几至二十多家。
在这样一个残酷的大势面前,内容公司要想生存发展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做精品内容。门槛越来越高,内容公司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现在的问题是,在资本大举介入、整体创作心态浮躁的市场背景下,如何坚守创作者的人文追求,这点非常困难。好作品的思想性,是不分题材的。
一年多前,柠萌刚成立时我们为了得到腾讯的投资,励志要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内容公司,当时我提出了一个口号:做内容的如果不懂90后,生产的内容就没有未来。但我认为现在市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言必称90后,否则就会显得落伍。但迎合90后给整体内容制作行业带来了什么?它颠覆了行业的集体使命感,使创作者对思想性的追求大大削弱,这跟整个行业追求用户导向的转变有关。
如果不懂90后,企业生产的内容没有未来;但如果跪舔90后,其生产的内容依然没有未来。
百度文学副总裁梁朕
看好都市题材 百度文学16亿元内容采购
关于影视作品热门IP的改编,从百度文学的数据分析来看,有40%的用户喜欢玄幻题材,这也反映出目前电视剧的市场状况。这种现状造成了玄幻题材的文学IP价格虚高,很多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都在追逐这类IP。因为看的人多,所以写的人也多,市场较为混乱,内容良莠不齐,精品鲜见。就我个人来说,我更看好都市题材IP,它的包容性更强,可以是都市探险、都市情感、都市恩怨情仇等,作品更有代入感。
从去年开始,百度把百度文学和其他一些业务进行了剥离融资,我们上个月和一家A股上市公司谈定了将近20亿元的融资。目前,百度文学拥有大约16亿元资金,用于内容采购和后续推广。
文/唐潇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