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 界定困难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足球,冒名顶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17 10:00
在现代足球规章中,有关冒名顶替的处罚条目是最早出现的规章之一。不过,对于如何界定涉事球队的管理责任,一直非常困难。因此,规则只能明确冒名顶替的球员自己的责任,并且大多会处以相对最为严厉的处分。一般,冒名顶替的球员都将至少被禁赛2年,这在足球规章中已是最严重的处罚。同时,参赛球队的比赛成绩也将被取消,至于最终是否剥夺参赛球队的资格,还要看后续调查的结果,是否球队高层有卷入冒名顶替的造假行为。
国际上,类似的冒名顶替行为最夸张的是2010年9月,巴林国家队在热身赛上3比0大胜参加过南非世界杯的多哥队。但很快巴林足协发言人就声称,这支所谓的多哥国家队是冒牌货,没有1人来自刚结束的非洲杯预赛班底,球员们的技术和体能之业余,令人匪夷所思。但多哥体育部长声称从未与巴林足协接洽过热身赛事宜,对此一无所知。巴林足协则否认被冒牌的经纪人欺骗,因为后者提供了多哥足协的官方确认函。此事最终追责到前国家队主帅巴纳,他当时正带着另一支假冒的多哥国家队在埃及比赛。这支球队的球员完全由他自己的足球学校的业余学员组成,比赛结果可想而知,业余的多哥国家队0比7惨败埃及队。最终的处罚结果,是巴纳被禁止从事足球活动3年,参加比赛的业余球员们都被禁赛2年。
在职业联赛中,冒名顶替最有名的案例是在厄瓜多尔。安赫尔·凯莫在一次当地足球俱乐部的试训中,与一个名叫冈萨罗·齐拉的路人相识,他自称身份证丢失,于是借了冈萨罗·齐拉的身份证在厄瓜多尔足协注册,之后又用这个假身份签了职业合同。假齐拉的职业生涯居然持续了整整7年,直到2010年才被事揭穿。此事曝光后,厄瓜多尔足协做出的处罚是对假齐拉禁赛2年,同时扣掉基多大学3个联赛积分,甚至剥夺第2阶段联赛冠军头衔。不过最终,对于基多大学队的处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毕竟基多大学并没有核实注册球员身份的能力,这本身是足协和职业联盟的管理漏洞。
2012年,不莱梅和荷甲球队阿尔克马尔热身,当值的保加利亚裁判雷切夫也是被冒名顶替,雷切夫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安排执法这场比赛,另一位名叫尤诺夫的裁判冒用雷切夫的身份执法了这场比赛。最离奇的是尤诺夫早已遭禁赛,去年他未经保加利亚足协同意擅自去了南美执法比赛,当时还处在禁赛期。而安排尤诺夫冒名顶替的,是一家博彩公司,此事在保加利亚也引发了轩然大波。最终尤诺夫被禁止从事足球活动3年,但因无法找到他与博彩公司勾结的线索,未能进入司法调查流程。
记者寒冰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