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拉尔多可谓最熟悉意甲的阿根廷主帅,1983-1990年执教阿根廷期间,最常奔波的地方就是意大利。他在巴西世界杯后主动向足协主席格隆多纳请辞总经理一职,“没完没了的世界杯,我的一辈子都和世界杯干上了,太累,我想过点自己的生活。”
他坦诚当时成为意大利常客的原因,“我执教时,多数国脚都在意甲踢球。我一般先到罗马,然后去南方,再飞到北方,看个遍。那时的意甲有卡尼吉亚、森西尼、巴尔博、马拉多纳、特罗里奥,这都是球迷们喜闻乐见的人物。我过去搜集他们的所有比赛录像,这些带子至今还珍藏在我家里。伊瓜因和迪巴拉这个赛季的大爆发,让我骄傲、欣慰,他们都是阿根廷人嘛。他们俩和代表球队的争冠角逐,的确和1980年代的意甲味道相同。他们俩都是无可挑剔的职业球员,敬业典范,这下马蒂诺可要犯难了,锋线人才爆棚,美妙的问题。马蒂诺也得像我一样,多往意大利跑。”
“技术之外,我更看好并信任他这个男人,严肃、守纪律、绝对职业,每个教练都爱用的球员类型。”
何时刻不要质疑伊瓜因
比拉尔多逐个评点,先从伊瓜因开始。媒体说“伊瓜因一年前看似不可再进步,到了职业下坡期”,比拉尔多摇头:“小烟枪不能动,不容讨论。你们怀疑他,因为他经历了两个痛苦时期,都在国家队,一是2014世界杯决赛打德国上半场错失良机,二是去年美洲杯决赛对智利罚丢点球。如果这两球进了,他就是不容置疑的民族英雄,不是我们现在议论的伊瓜因了。然而,每个射手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足球如人生,命运经常由个别片段来决定。”
阿根廷《体育画报》曾讽刺调侃伊瓜因:“一个迎来健康体态的死人”,比拉尔多不同意这说法,“伊瓜伊还不老,我为他的猛烈重生感到兴奋。他从未妥协、退缩、听凭外界风声自怨自艾,他证明了自己的水平。足球就是这样,得失一线间,成功与失败往往咫尺之遥。赢了你就是天才、英雄被歌颂,不赢就落入牢笼挨骂,这样的事情我们还见得少吗?多年前大学生输掉世俱杯,阿吉雷·苏亚雷斯、马内拉、波莱蒂3个呼声很高的天才少年就此成了攻击对象,而在那前一年,阿根廷球队干掉曼联捧起世俱杯,他们去了总统府接受元首祝贺。这就是差距。我想伊瓜因很明白这个道理,作为职业球员的后代,他清楚足球的法则。别人怎么想我们改变不了,只能尽力改变自己再去影响他人。”
听闻伊瓜因可能转会,拜仁切尔西都在努力,比拉尔多建议伊瓜因留下。“他在那不勒斯遇到了任何地方都不会提供的机会:即成为团队领袖,唯一风向标。他在哪都能进球,在皇马进得也不少,可那里的队友比他更受关注,更具媒体传播价值,唯独那不勒斯能给他特别的氛围和角色。现在,人们都说伊瓜因的那不勒斯,永远不会说伊瓜因的皇马,伊瓜因的拜仁。我想他在那不勒斯很难走出家门,正如马拉多纳当年,那里的狂热和民众情绪太震撼了。”比拉尔多当然感谢那不勒斯人,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对阵东道主意大利在圣保罗球场进行,“那天,多数那不勒斯球迷支持我们,差不多变成我们的主场。我也希望那不勒斯俱乐部越来越好,明年欧冠走得远。”
“迪巴拉是个更现代的前锋,在1980年代,他这样的球员估计没球踢,因为没人会使用。”
迪巴拉心理极其强大
话题转向迪巴拉。巴勒莫一年过渡,尤文一年大红大紫,梅西向马蒂诺力荐“这样的天才我们必须要”,哈维说“迪巴拉有巴萨DNA”,转会流言已在围绕新人。比拉尔多认为,这不会干扰迪巴拉,“他得学会和各种声音生活在一起。我很早就知道他了解他,那时他参加阿根廷青年队集训。他很腼腆,不外露,但个性坚强,心理强大,不易被环境所左右。再者,他的家庭非常棒,明事理,给他塑造理想的成长空间。我感觉迪巴拉有点像卡尼吉亚,长期在意大利踢球,一直在享受足球中进步,仿佛感受不到压力,让负面的东西和自己绝缘,独立而快乐地发展。迪巴拉在阿根廷踢球的时间不长,可以说足球方面的成型、熔炼完全在意大利,所以更需要紧紧跟随观察,像我当年对卡尼吉亚(效力维罗纳、亚特兰大、罗马3支意甲球队)。”马蒂诺来过意大利一次看迪巴拉踢球,把他列入今年里约奥运会名单。
意大利球迷渴望伊瓜因和迪巴拉尽快在阿根廷国家队合作,与梅西组成三叉戟,比拉尔多大笑,“还有阿圭罗、特维斯、迪马利亚呢,选择留给马蒂诺吧。我不知道马蒂诺怎么想的,单从位置而言,伊瓜因和迪巴拉太能共存了。伊瓜因是典型的中锋,脚下技术比古典中锋有了进步,类似克雷斯波。技术之外,我更看好并信任他这个男人,严肃、守纪律、绝对职业,每个教练都爱用的球员类型。迪巴拉是个更现代的前锋,在1980年代,他这样的球员估计没球踢,因为没人会使用。那个时代我如果抛出‘全能前锋’定义,会遭到抗议和耻笑,大家有了思维定势,攻击线只存在中锋和边锋,怎么可能给一个人自由跑动呢?幸好,现在一切都变了,梅西出道时也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在阿根廷国家队踢边锋,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梅西这种人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他必须在整条线上自由牵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