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爱心拉面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爱心拉面
  • 发布时间:2016-06-09 15:08

  张平和同伴在爱心墙边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撕下两张写有“爱心拉面”的便条。在饭店收银员马玉的提醒下,他们绕过收银台,直接将便条递到领餐窗口。不到3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免费拉面就到了张平手中。

  今年22岁的张平来自甘肃武威,已经在兰州做了3年建筑工人。他喜欢打长期工,因为“工资比较稳定”,然而,在过完年回到兰州的十几天里,张平和他的伙伴们没有找到任何工作。

  “我带了1000多元过来,现在快用完了。”张平说,要不是有人提到免费拉面,自己“恐怕这一天都要饿肚子了”。

  “墙上便饭·爱心拉面”是指拉面馆在店里腾出一面墙,有爱心人士捐出拉面时,在爱心条上注明谁捐出的几碗拉面,然后贴在爱心墙上,有需要的人只须从墙上取下爱心条交给店主,就可免费吃上拉面。

  2016年1月25日,田卫海首次在网上了解到新疆“墙上便饭”公益活动,顿时感觉这个活动非常适合牛肉面行业。

  作为活动首发站,田卫海的公司率先捐出100碗“爱心拉面”,并在其后每个月捐出50碗面。“如果每个爱心人士都能在用餐时捐出一碗牛肉拉面,那么受惠者的数量将会非常可观。”

  收银员马玉全程经历了“爱心拉面”活动。她说,活动发起一个月,饭店总共收到了600碗左右的爱心拉面,其中有300多碗已经被领走。“领拉面的人有打工的、环卫工人和残疾人,但是我们信任他们,从来不问原因。”

  有两个食客让马玉印象深刻。其中一位年轻小伙衣着干净,主动告诉马玉,自己刚从监狱出来,手头拮据,只好来这里吃免费拉面。“不过他也就吃过两次。”马玉说。另一位是流浪汉,夏天时喝过饭店提供的免费开水,这次看到饭店做了“爱心拉面”活动,竟主动捐出了2碗面。

  活动开展至今,一方面存在便条过剩、无人领取的情况,另一方面,个别顾客却滥用起了人们的爱心。在兰州交通大学教授孟宪刚看来,任何公益活动都不能避免“吃白食”的现象发生,爱心本来就是凭良心的,很难对这种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其实,很多背包客、穷游的学生更适合参与这样的活动,他们在需要临时帮助的时候得到了社会的支援,就会把爱心埋在心里,之后反馈给社会。

  (摘自网易网)

  史额黎 马富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