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的秘密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砍价
  • 发布时间:2016-06-09 15:43

  我们民族有一个习惯,叫砍价。“砍价文化”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其实也就几十年的光景,自打有了自由市场才开始的。砍价一开始就是抹零头的,你在农贸市场买点菜什么的,问这个东西多少钱,说一块零三分,三分自然就抹去了,给一块钱。这样,砍价就慢慢形成了。

  砍价有时候不光带给自己乐趣,还给对方一个乐趣。对方会有什么乐趣呢?他认为,只有经过砍价的拉锯,最后价格得以确认,双方才能心安理得。如果人家说这个东西卖200块,那我给你200块,那他马上就心里不舒服了。他会这么想,哎哟,这个东西我要少了。

  我有一块青花瓷砖,是永乐时期的。当年,永乐皇帝在南京建造大报恩寺,里面有个大报恩寺塔。那个塔高70多米,是当时长江岸边最雄伟的建筑。当时的地砖就是这种瓷砖,块虽然不大,但非常厚。永乐青花作为地面,可以想见,所铺地面该是何等奢华,比今天任何铺地面的材料都要昂贵。

  这个东西是我在天津买的。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在天津逛古玩早市时,遇见一个老乡,背着好多东西,一件一件往外掏。他从包里掏出一堆烂报纸来,我件件打开来看,就认准了它。我问他多少钱?他说200。我把它捏在手里,看了一眼就马上揣到书包里了,不能再把它露在外头。如果引来很多人围观,鸡一嘴鸭一嘴的,就把这事给说坏了。我说200太贵,100块吧。不行。那你说多少?就200。那你不能开口不改呀,咱们150吧?不行。180行不行?不行,就必须200。那好,我给你200。交完钱,我就扬长而去。

  我跟他拉锯,是让他确认200的价钱,也是给我找个讨价还价的乐趣。之前我碰上过这种事,他说200,我马上说我给你200,这东西我拿走了,他说兄弟我弄错了,我那件东西是200,这件东西是2000,我记错了,对不住了。我当时就没有办法了,你得允许人家犯错误。但如果在价格上拉锯,他脑袋来不及想,我马上说给你100,他说不行,他知道他要低了,但是他收不回去。给150不行,给180不行,给200总行了吧,是你自己开出来的价钱。讨价还价的过程,有时并非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夯实对方已说出的价格,这在过去是一种商业规律。

  (清荷摘自《嘟嘟》新星出版社)

  马未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