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美软通严防互联网金融“地震”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亿美软通,互联网金融,LendingClub,网贷平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0 16:45
最近有一张汶川地震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被疯转。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罕见的8.0级地震,当年的5月19日,谷歌搜索流量几乎降为零的时刻,正值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默哀三分钟。如今,8年过去了,地震的这张图片仍然让很多人动容。
也许是一种巧合,2016年5月12日,台湾附近也发生6.0级地震,福州、杭州均有明显震感。面对我们脚下地球的这种周期性颤动,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我们仍然无法准确预测。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控制和防范金融领域未知的“地震”,保障用户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利益。
互联网金融刮全球整肃风
近日,美国P2P网贷平台龙头LendingClub爆出违规贷款销售事件,其CEO被迫辞职,从而引发了美国财政部的关注,并紧急发布《网贷白皮书》,明示网贷行业的益处与风险,并鼓励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促进网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
而在我国,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但“某宝”事件的爆发让整个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到冷静期。国家去年7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监管和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强调加强行业自律,构建完善的大数据风控体系。
大数据是机制并行的补充
从国家战略回归个体,银行会根据每个人的存借款记录、信用还款记录综合得出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它将成为日后贷款消费、信用卡申请等的主要依据。
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由于数据的匮乏,在建立风控体系中,仅依靠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依据,未免过于狭隘,这无论对于借贷还是放贷,均是不负责的表现,也会严重威胁到平台本身的信用安全。用大数据来完善风控平台,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也许就可以避免上述风险。
如何落地小额信贷?
以小额信贷为例,大数据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P2P平台实现从贷前对贷款人的风险评估,到贷中的过程跟踪、贷后的消费管理,全程跟踪,给出不同信用评级,从而降低风险和坏账的发生。
在贷前,P2P平台可以利用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美软通)的“聚精准”平台,通过大数据锁定精准人群,并帮助P2P平台根据自身CRM体系,找出并完善相关目标用户画像,对其完成投资意向与风险的评估。
在贷款过程中,通过亿美软通的大数据风控平台,将数据信息与个人信用报告形成有效互补和交叉验证,通过模型得出该用户的信用评估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所能负担的贷款额度。在贷后管理中,如果借款人出现较大额的消费记录,或者有异常的消费行为,亿美软通的大数据风控平台将通知P2P平台形成有效的监控,以防止坏账和风险的出现。
亿美软通的大数据风控平台与用户现有的体系形成有效互补,可以更好地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安全保障。但是,大数据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互联网金融行业更需要行业的自律与净化,只有那样,才能使整个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亿美软通在企业移动商务技术和服务方面拥有15年的积累,并且从2015年开始正式启动“大数据+”服务,面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客户,为其提供包括精准营销、用户画像、风险控制、反欺诈等在内的精细化大数据应用与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