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在灵活中稳定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互联网+,银行
  • 发布时间:2016-07-05 14:05

  “稳定”不等于“一成不变”。如果为了让银行核心系统稳定运行,而拒绝任何变化与更新,这显然是缺乏实际意义的。银行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稳定核心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稳定核心系统。

  “互联网+银行”带来的不仅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思维后在业务层面的创新,还有在银行IT层面的创新。银行IT在设计、搭建和运维等诸多层面也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满足银行业务创新所带来的新要求。没有银行IT的转型与创新,银行业务的转型与创新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核心系统就像银行IT的心脏,为银行诸多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支持。核心系统的创新无疑会为银行的整体业务发展带来新生机、新活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未来银行核心系统的创新方向或许会有很多,而当下“分布式”已经成为银行核心系统的一个重要创新方向。神州信息旗下企业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数码融信”)开发的“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就是在此方向的一个大胆创新。

  创新与转型:不仅仅是银行业务,还有银行IT

  当下我国银行业正处于转型与创新的关键时期。神州数码融信副总裁于宏志将银行的转型与创新归纳为6个特点:(1)业务转型。银行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转向重点拓展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交易银行和资产证券化等轻资产的业务以及创新的中间业务等领域;(2)差异化。银行对市场和客户进行不断细分,实现精细化管理与定向的差异化经营;(3)综合化。大中型银行开始走集团化、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通过跨界整合资源,提供涵盖金融和非金融的综合服务。区域性金融机构开始走合作发展的道路;(4)专业化。银行成立产品、行业、客户等垂直事业部,设立互联网营销中心、大数据中心等专业中心,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等专职子公司,通过这些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5)数据驱动。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使银行能够实现对客户、对业务的精确分析与预测,从而能够进行更为精准的营销、更为精细的管理;(6)“互联网+”。“互联网+”不是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简单的互联网化,而是银行使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模式,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银行若想做好“互联网+”,IT一定要跟上新要求。“互联网+”给银行IT提出了两个非常大的挑战,一是高并发量,二是高并发量之后很多用户会产生非常大的数据量。比如当前城商行一般都是千万级的数据量,多的可能是几千万,如果和互联网模式对接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会达到亿级。要迅速高效处理这么庞大的数据就会非常困难和吃力。所以银行的IT创新要走在业务创新之前,否则不仅做不好新业务,反而会影响银行IT的稳定运行。

  另外,“互联网+银行”不仅要求银行IT要能稳定高效地处理业务需求,也要能为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想象空间,而不是提供画地为牢的束缚。这就要求银行IT,尤其是银行核心系统不仅要稳定,还要灵活。长久以来,“稳定”是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当下“稳定”的核心系统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核心系统能否快速响应、实时处理互联网上海量的高并发数据;结构是否足够灵活,以适应银行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具有更好的业务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银行,也困扰着IT厂商,也成为神州数码融信研发“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的初衷。

  神州数码融信首席行业专家崔蕾表示,“我们做新一代核心系统最根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让金融服务摆脱束缚,创造出更丰富的金融服务场景。这一代核心系统最主要的革新动力、颠覆性的动力就来源于分布式技术以及其他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把这些成熟技术应用到银行传统业务系统当中之后,给我们带来了更多业务发展的可变化性和可延伸性”。

  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的快速灵活

  神州数码融信“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的快速灵活具体体现在“轻”、“微”、“主动”和“融合”四个方面。“轻”即系统结构由原来系统间的深耦合,转变为不同模块、不同服务搭配产生新系统,而实现这一亮点的前提条件是每个模块的功能边界足够清晰。“微”是微服务,它以不同方式独立组合或交叉部署,形成丰富、具有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并将极大释放整个系统性能。“主动”意味着系统能够对客户静态信息(包括客户和账户信息)以及动态信息(主要是交易相关信息)的感知,主动识别和判断客户的潜在需求,并主动向客户提供可能的金融服务。“融合”即通过产品工厂和统一账户模型贯穿整个金融服务与账户体系,以及各系统模块,所有模块间可以实现相应功能的互融互通。

  “分布式”是互联网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种理念和方法。而神州数码融信“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中的“分布式”并不是单纯照搬互联网领域的分布式理念,为了能将最新的技术发展潮流引入金融行业,神州数码融信做了大量的预研和准备工作,研发了全新技术体系平台:Sm@rtGalaxy。Sm@rtGalaxy是神州数码融信基于多年经验对银行业务特点的深入理解,并结合IT最新发展趋势,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面向金融行业的分布式技术体系。

  快速灵活与稳定运行可以兼得

  “互联网+银行”为银行核心系统的快速灵活提出了更多要求,然而对稳定运行的要求永远不会丢。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在实现快速灵活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稳定运行。分布式核心系统相比传统集中式核心系统虽然复杂度有所上升,但在实现系统稳定运行上的特征和优势也比较明显。比如从大的方面来讲,分布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应用数据分布到多个节点,同时也将风险分散在多个节点。如果数据都集中在一处,那么这里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就将无法正常运行。而在分布式的情况下,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那么其他节点还可以支持,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这就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这就好比把10个鸡蛋分别放在10个篮子里虽然复杂麻烦一些,但要比把10个鸡蛋全部搁在1个篮子里要安全的多。

  另外“稳定”不等于“一成不变”。如果为了让银行核心系统稳定运行,而拒绝任何变化与更新,这显然是缺乏实际意义的。银行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稳定核心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稳定核心系统。为了应对新的业务要求,银行难免需要对核心系统进行一些功能更新。对于传统的集中式银行核心系统来说,功能更新往往需要对系统做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这很容易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通过微服务的模式,可以把功能改造的点局限在一些微服务上,对每个微服务的改造都可以局限在某个单一节点,或者在单一客户群上进行灰度发布,从而降低对系统整体稳定运行的影响。比如银行想开发一种新的转账模式,不必进行大的改动,只要增加或者修改一些微服务,就可以对特定客户进行相应功能的发布,通过这种方式把整个开发风险度降到最低。

  陈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