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的力量——Red Hat Summit 2016见闻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Red Hat Summit,混合云,OpenStack
  • 发布时间:2016-07-12 10:13

  6月28日,一年一度的Red Hat Summit大会在美国旧金山拉开帷幕。今年已经是第12届Red Hat Summit。在中国人的概念中,“12”代表一个轮回。在开源的世界里,年收入已突破20亿美元大关的红帽也完成了一次蜕变。开源技术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小众、免费、只能用于开发或测试的环境,而是真正步入了企业应用的主流。开源之所以长青,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可以被传承和发扬光大。

  不讲技术,谈情怀,这是记者听了红帽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怀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在大会上的演讲之后的第一感觉。他并没有像惯常那样讲述红帽公司的战略或最新技术、产品,而是反复强调“参与的力量”。

  开源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开源推崇的是一种社区文化。每个社区的成员,既是积极的代码贡献者,又是开源技术的使用者和推广者。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更自由的空间,一个自己真正想要的世界,所以乐此不疲。

  这些代码贡献者很多就来自企业的一线,因此最了解企业IT应用的痛点。他们的真知灼见融入社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IT的“疑难杂症”。社区的创新能力远远超过了个体创新的集合。

  吉姆·怀特赫斯特表示:“我们的使命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客户、社区贡献者和合作伙伴的力量,实现协同创新。红帽就是开源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谈到区域市场,吉姆·怀特赫斯特认为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让人感到兴奋,且在开源方面具有很多商机。比如在中国,OpenStack、Ceph等都是应用的热点。为实现年收入50亿美元的中长期目标,红帽的策略是专注开源技术领域,实现更广的产品覆盖,全面发展,借助并购和合作伙伴策略,不断完善云生态系统建设。

  记者问到谁是红帽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吉姆·怀特赫斯特回应说:“如果是两年前,我的答案是VMware。不过现在红帽拥有更丰富的产品线。在不同的产品层面,比如操作系统、中间件、存储,以及新兴的OpenStack、容器等技术领域,红帽会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甚至和一些公有云服务商在产品和服务上也会有交集。”

  不过,不管红帽未来如何变,其独特的市场定位——立足开源,为企业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永远不会改变。这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红帽的成功之道。

  “容器+OpenShift”方向定了

  本次Red Hat Summit大会的议题包罗万象,涉及虚拟化、OpenStack、中间件、存储、容器、OpenShift、管理软件等。红帽也发布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不过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容器与OpenShift是谈论最多的,而且容器与OpenShift就像是一条丝线,将红帽所有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串联起来。

  让红帽引以为豪的是,它已经拥有了业内最广泛的企业级的Linux容器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应用交付。红帽的容器平台集成了管理、PaaS和CaaS(容器即服务)。红帽重构OpenShift,为的是更好地支持容器技术、Kubernetes等。红帽公司产品和技术总裁保罗·科米尔(Paul Cormier)表示:“容器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技术能力、一种环境。它是每个用户都必须具有也必须习惯使用的。”

  红帽已经全面转向容器,容器成了红帽产品线最基本的属性,在中间件、OpenShift甚至存储中,都可以看见容器的身影。

  以混合云为目标,从产品和技术能力的角度看,红帽正变得越来越全面:既提供基础架构,又可以更好地支持应用交付;将容器与PaaS进行无缝融合;最新发布的红帽CloudForms 4.1增加了对SDN的支持,红帽已经将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融为一体。

  从这次Red Hat Summit大会的情况看,容器技术无疑将成为未来红帽业务的重中之重,而“容器+OpenShift”将成为红帽开疆拓土的利器。

  就像OpenStack正从以前的实验性部署到现在快速进入企业市场一样,红帽认为,容器技术正在经历相同的转变,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级用户的认同。

  红帽认为,容器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Adopt阶段、Expand阶段、Commit阶段、Transform阶段。在Adopt阶段,人们开始尝试基于容器技术进行开发;在Expand阶段,用户利用容器技术提升IT效率;在Commit阶段,容器技术成为加速应用交付的利器;在Transform阶段,整个数据中心将实现容器化。在容器技术持续演进的过程中,红帽公司致力于与社区一起,推动容器技术标准化。

  在本次大会上,红帽还发布了针对Linux容器的存储,称之为容器原生存储,它与OpenShift容器平台的集成,让开发者更容易地进行配置和维护基于Linux Containers的存储。红帽Gluster存储也将容器化。用户可以基于Kubernetes对应用和存储进行统一编排,从而增强对存储的控制力,同时简化应用,并通过整合降低成本。上述创新也显示出未来红帽在容器技术方面的发展思路,即利用容器技术帮助企业用户更好地建立、开发和管理应用,进一步提升业务的灵活性。

  容器已无处不在。

  中间件与PaaS走得更近

  你还在关注中间件吗?记者的感觉,好像从云计算开始兴起,特别是PaaS越来越火以后,市场上中间件的声音减弱了很多。如今,中间件仍是红帽的主打产品。在本次Red Hat Summit上,红帽最先发布的新产品就是中间件JBos EAP 7。

  在云计算时代,中间件还会独立存在吗?或是有可能被整合或融入到PaaS中吗?“红帽的中间件产品与OpenShift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JBoss EAP 7增添了很多新功能,可以更好地支持云原生应用。”红帽应用平台业务部门高级副总裁克雷格·穆齐拉(Craig Muzilla)表示,“对于开发者来说,中间件的使用模式没有改变,不管有没有云的存在。”

  JBoss EAP 7针对云环境进行了优化。当用户采用OpenShift进行开发时,JBoss EAP 7不仅可以提供包括容器、负载均衡、弹性扩展、健康监测等在内的诸多功能,而且具有直接基于IDE部署容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开发的效率和体验。JBoss EAP与OpenShift相结合,可以构建一个更高效的DevOps环境。而这个DevOps环境是混合的,可以支持在OpenShift之上再增加额外的中间件组件。

  Ceph没理由不火

  在中国,Ceph存储有一种要火的趋势。Ceph,一种开源的软件定义存储。现在也搞不清,到底是软件定义的火带动了开源存储的火,还是开源存储的热提升了软件定义的热,应该是两者相互促进吧。

  早在2014年,红帽公司便以1.75亿美元收购了inktank公司,而inktank的主要产品正是软件定义存储Ceph。Ceph本身是开源的、基于一个统一的对象存储系统,同时对外提供块、文件和对象接口,其对象接口兼容Swift和Amazon S3。

  虽然很早就介入了Ceph领域,但是红帽以前似乎没有将重点放在存储上,至少在中国市场上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我们经常听到的能和红帽联系上的产品是OpenStack、KVM、OpenShift等,没有Ceph,也没有Gluster(红帽收购的另一个存储产品)。

  不过现在,情况有了明显变化。

  2016年,存储成了红帽在中国市场发力的一个重点。据记者了解,8月,红帽将在中国举办“企业开源存储论坛”,重点推荐Ceph和Gluster。这个论坛将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另外,同样是在8月,红帽还会在北京、上海两地分别举行Ceph Day,是纯社区的活动。

  “软件定义存储之所以快速兴起,一方面,它让存储变得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它可以更好地支持云应用。”红帽存储和大数据业务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兰加·兰加查里(Ranga Rangachari)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年前,我们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力推动软件定义存储的销售,并且有了本地的合作伙伴。”基于Ceph,红帽已经与超微、闪迪、富士通、广达等多家厂商展开了合作。

  在本次大会召开之前,红帽就提前发布了Ceph Storage 2,主要增加了以下三方面能力:第一,支持新的全球对象存储集群,在运行于不同地区的集群之上提供单一命名空间,同时保证数据一致性;第二,通过集成身份认证系统,提升了自身的安全性;第三,进一步增强了与Amazon S3和OpenStack Object Storage(Swift)的兼容性。

  谈到Ceph为什么成了存储新宠这个问题,Ranga Rangachari提到两点:第一,因为对象存储发展很快;第二,Ceph与OpenShift有了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支持云。

  在存储方面,红帽采取了“齐步走”的战略,Ceph和Gluster将共同发展。Ceph主要面向云应用,而Gluster主要支持虚拟化环境。

  兰加·兰加查里表示,在中国,红帽将进一步加强存储销售渠道建设。今年4月,中国的软件定义存储初创公司XSKY在北京举办新产品发布会,红帽大中华区总裁张先民博士亲自站台助威,并高调宣布两家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Ceph存储的应用和发展。红帽已经敞开了存储的大门。

  ■本报记者 郭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