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闹的世界中安静地活着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幸福,生活,童年
  • 发布时间:2016-07-27 13:50

  带女儿去做幼儿园入园体检。开学季到来之前的各种扎堆儿大家是知道的,医院也不例外,长长的队伍排了两个蛇阵,不少家庭是全家上阵。家长们的闲聊和小朋友因为害怕抽血而发出的哭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仿佛要把屋顶掀翻。

  抱着女儿,她把下巴放在我的肩膀上。早晨起得早,她还打着盹儿。很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抱着她排队打防疫针,小胳膊肉肉的,打了针也只是撇撇嘴,竟然一次没哭过。

  排队的时候,我们聊着天儿,有一句没一句,忽然感觉到了心里的安静。有了这份安静之后,就不觉得排在漫长队伍的中间有多无聊了。甚至觉得,这样的时刻真好,也可列为父女单独相处的亲子时间。

  女儿是个安静的孩子。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她的安静来自哪里。双鱼座女生是安全感不太充足的,需要给予特别特别多的关心,要体察到她敏感的小心思,要不断重复她是被爱着的。如果内心没有爱的匮乏感,她也是能够自自然然、脱口而出“我爱你”的小孩。

  想让她成为一个安静的女孩子,也是我的愿望。因为我有一个内心激烈的童年,在成长的过程里,心灵一直是躁动不安的,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耗了无数的内在能量,去平复各种莫名涌动的情绪。一直到40岁之后,才勉勉强强做到了对外界事物“不为所动”。我不敢说自己现在是安静的,却希望女儿拥有一个安静的童年。因为,安静才意味着快乐,有了安静的基础,才有可能去体会幸福。

  见不得人争吵。偶尔在公共场所看到有的情侣在争吵,激烈的话语,变形的面孔,为了一个小而又小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说话,解决矛盾。当然我自己也做不到心静如水,也会有发怒、失态的时候,但每每过后就后悔不迭,觉得自己浅薄、无礼。所以,回避冲突就会成为潜意识里的行为。好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里的冲突,多数都是可以回避掉的。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美丽与毁灭》,在后半部分花了大量篇幅,去写一对夫妻的争吵,这部分内容写得相当细致、逼真,看了让人觉得呼吸紧张、透不过气来。这是因为,这本小说是以菲茨杰拉德本人为原型的,他与妻子泽尔达因为生活琐事争吵不已,悲伤的婚姻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两个人的悲剧。菲茨杰拉德终日酗酒,精神濒于崩溃,在44岁时死于心脏病突发。几年之后,泽尔达死于精神病院的一场大火。

  阅读这本书让我惆怅了一段时间,因为它让我找到恐惧产生的源头。我的世界里曾有一段漫长的时间,是充满各种嘈杂声音的,久远记忆中的那些声音暴力,一直在扰乱我的生命质量,因此每逢有语言冲突的场合,我总会选择早早地避开,哪怕冲突的当事人与我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我渴望一个世界,那里的人们互致友好,彼此体谅,没有倾轧,面带微笑,而后来也终于明白,这只能是一个愿望,在喧闹的世界中安静地活着,才是现实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因此我对那些安静的人充满好感。在队伍中默默排队的人。在影院里一言不发的人。在地铁里沉静读书的人。在急匆匆的行人中间脚步悠闲的人。在湖边钓了一下午鱼的人。牵着孩子的手散步的人。数着红绿灯倒计时数字的人。在喧闹的空间戴上耳机的人。把食指竖在嘴边提醒噪音制造者的人。摆弄餐具小心翼翼的人。在冲突即将发生时突然释然面露微笑的人。选择让步的人。不按汽车喇叭的人……

  还能罗列出来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一定是可以听到诸多被忽略的美好声音的人群。比如在夏天听到虫鸣,在冬天听到雪落。这样安静的人,一定会与另外一个同样安静的人相爱。或者,一个安静的人,会慢慢让另外一个不安静的人,也能够安静下来。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不要急,我对女儿说,永远都不要着急,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不着急的好处。你的爸爸就是因为有时候会着急,才会制造出一些噪音来,可你不一样,你一出生,就是个安静的女孩。我希望,这安静能陪伴你一生。

  (云凡摘自《中国青年报》)

  ◎韩浩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