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数据:以数据为依据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疗体系,互联网,大数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9-09 14:57
随着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保险制度和各种医保产品不断丰富,国外医疗服务竞争者的不断涌入,医院间的竞争将逐步加剧,特别是目前医院正处于“更新换代”、“改造就医环境”的建设浪潮之中,同时也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时刻。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提高医院的总体竞争力,是摆在医院领导面前的关键问题。除了必须不断提高医院的专业医疗水平外,还必须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解决“三长一短(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和医院评审等问题。
集成平台提升医院竞争力
目前,在医院的财务、设备、材料物资、人事、医疗管理等环节,信息系统大多可以按照全院、科室、人员、时间等维度对相关管理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或按上级管理部门的专项管理要求,如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监管、单病种质控医院评审、重点临床专科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但从数据利用角度来说,上述工作仅仅是跨出了第一步。基于以上的数据统计分析也最多只能反映出医院运营状态的一种表象,而并没有真正抓住形成这些表象的影响因素。医院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抓住这些表象因素所掩盖的关联关系,需要将数据及其展现变得越来越容易理解和令人信服。
集成平台可以有效地汇总并标准化数据,通过基于集成平台的复合类应用,改变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使之能够透过医院日积月累的海量数据去准确识别影响医院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并作出针对性决策,辅助医院提升竞争力。
将数据“还”给医院
依据数据(湖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信息集成核心技术研究、互联网医疗产品研发以及医疗大数据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医疗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并具有医疗行业特质和研究学术基础的复合型企业。经过十余年的经验积累,依据数据具备了强大的技术研究和实施服务的经验和能力,公司希望通过“先进技术来改变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用互联网思维来唤醒医疗数据”。
依据数据在业内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化医疗信息集成的新型建设模式,并实现了无侵入集成技术的应用,使平台在无需替换现有业务系统并且无需第三方配合的情况下,完成不同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和交换,为医院提供智能化、综合化的统一工作平台,构建智慧流程、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实现执行、管理、决策的一体化。
与此同时,平台以“开放、共享、互动”为目标,提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开放式应用平台,为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全方位全流程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链提供了有利支撑,目前以进驻平台的合作厂家已达30多家。
目前,公司正在向医疗大数据服务、移动互联网医疗、智能健康生态系统等应用方向进军,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医疗生态体系,努力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化医疗及医疗大数据系统产品研发和服务的提供商。
全集成实现360°无死角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建设的基本现状是:引进了不同厂商的产品,几个系统通过点对点接口直至ESB(企业服务总线)的方法互联,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很多医院涉及了几十个上百个不同的应用,点对点的集成已经不可能,当系统出现问题后,用户无所适从,一是不知是谁的问题,二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ESB的方案涉及大量系统协调与改造,短时内很难在工程上落地,集成平台技术应运而生。依据数据公司董事长王亚南表示,在经过多年垂直、孤岛性的建设后,现在医院已经开始转变为以平台为中心的新型建设模式。
但怎样的集成平台才是适用的?在王亚南看来,一是集成平台必须遵循一系列业界共同认可的标准与规范,二是能够实现数据、流程与应用的全集成。
首先,集成平台就是用于集成不同应用和服务的一组计算机软件,用于企业内不同应用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既然要实现互联互通,那么标准化就是基础。依据医疗数据集成系统可以满足传统数据集成工具的基本功能,更内置了符合本地化的医疗数据模型,支持国际、国内相关医疗数据集成标准,如IHE、HL7等,并且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校验、提醒、辅助修正等功能,不但满足了用户对种类繁多的异构数据库进行整合的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增量、互操作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后期更新,一体化地解决了数据整合和交换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其次,与其他厂商集成平台所实现单一的集成内容不同,依据数据集成平台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将数据、流程以及应用的全集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流程再造一直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依据数据集成平台4.0的版本,实现了全流程的可视化,形成了以医疗业务流程和服务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集成体系,确保医院所有的业务流程和节点360度无死角,可被追溯,可被明确和定位。除此之外,在流程技术之上,还实现了应用的集成,建成了一体化的信息集成门户,实现电脑端和手机端的统一。在电脑端实现了各个应用系统界面的无缝集成,不需要第三方做任何改造,即可快速切换。该平台简单有效,直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途径。
在手机端,针对医生、患者的手机端的应用系统(App),可以实现全流程的服务,即患者院前、院中、院后所有流程的数据都可以被记录、追踪。同时建立医生和患者基于信息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实现双方看到的数据是真实一致的。医院平台搭建好之后,再往院外、区域扩展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集成平台与数据中心合二为一
当数据集成与流程集成合二为一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在建集成平台同时,医院大数据中心就建立起来了。因为平台建设是根据医院业务流程进行的,每个流程节点的标准化数据应用和全流程的质量管控,都会经由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因此平台的建立意味着大数据中心的建立。
也许听起来这是一个愿景,但依据数据在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所进行的平台建设是其真实应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因为HIS等传统IT系统已无法支撑其业务快速扩展,因此想寻找一种方式,为其他系统减轻压力,并对未来发展形成支撑。因此依据数据帮助医院构建以临床大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大型医院统一集成平台,通过医院集成平台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与各系统标准化的互联与信息共享,并以平台为基础建设医院的数据中心,以平台与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各种服务于医生、患者和管理者的应用。这个项目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便通过验收,平台已经连接23个厂家、44套系统,平台日均交换数据400多万条,日均数据交换量可达到480多万条。通过内置危急值等全流程规则引擎等服务,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据悉,在使用平台之后,医院新系统上线速度相对于其他医院而言,提高了40%,而成本降低了30%。这是广东省大数据示范应用项目,也是国家大数据示范项目中有关医疗领域最开始尝试地一个。
不仅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鄂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等十余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集成平台也是依据数据的建设硕果。
在国家未来医改的大背景条件下,平台化医院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未来的集成平台理应是这样的。依据数据提供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台,而是为医院提供了一套体系,在院内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在院外实现各种扩展。
当然,很多人会有疑问:如此大规模的对医院系统进行改造,可能会对原有系统造成影响,而且可能会加大医院的投入。由于依据数据使用了无侵入式的集成技术和流式计算技术,几乎不需要第三方做任何配合修改,由此会大幅减少项目实施协调难度和复杂度,数据的质量也会更高。不仅如此,上线平台后,各厂商在与平台进行对接时,减负很多,慢慢地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共享共赢的生态模式。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过60多年建设与发展,成为了一家集医疗、科研与教学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1800多张床位,日门诊量达8000多人次。2000年以来,2011年医院在筹建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同时,规划了统一的信息化架构,采用HL7、CDA、HIE等国际标准和规范,构建以临床大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大型医院统一集成平台,通过医院集成平台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与各系统互联与信息共享,并以平台为基础建设医院的全局数据中心,以平台与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各种基于平台的应用。
